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经递质的讨论)记录一下我被拉黑前和@ 北川悠z 的对话

2023-07-18 22:28 作者:星河潜溪  | 我要投稿

最近很忙,但是偶然讨论下神经科学的东西,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人,没有科学素养不说还没有讨论的素质,慢慢说理说不清,最后他扔出了一堆可能是问Chatgpt得到的文献,还拉黑了我,记录一下,以免以后误会。

对话发生在 BV1Hk4y157jC 的评论区中。

@星河潜溪 UID: 15114289

@北川悠z UID: 11391249


星河潜溪

蟹蟹up,一点小质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前不刷手机,早睡早起,做好一日规划并遵守执行,将大目标换为持续的一系列小目标……恐怕都是常识类的建议,即使用多巴胺理论将其解释一遍,也只能是对已经拥有自律能力的人做一些补充,而对于本身就难以自律的人,是没有什么助益的;另外就是可能还是不要神化多巴胺这个递质吧,良好的生活规律是一个涵盖神经、心理、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综合系统,每个方面都有可操作的部分,过于强调多巴胺在其中的作用恐怕会有牵强附会的情况。

18小时前57回复


北川悠z

我也给你来点质疑, 1.有没有可能, 多巴胺是一切动力欲望之源, 根本不需要神化, 它本来就是神一样极其重要的神经递质. 2.常识类的东西? 别人无脑说一遍你就无脑装进脑子里的东西, 你觉得是属于你的常识? 用多巴胺讲解一遍原理到你这还成多余的了. 那祝你以后满脑子都是不需要原理的"常识". 3.自己没有心理学基础就不要对专业的人瞎扯淡, 你所谓神经,心理,社会,文化综合系统到底是什么? 你自己解释的清吗? 要是都解释不了, 纯粹瞎堆词汇,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质疑别人?

10小时前1回复

星河潜溪

回复 @北川悠z :如果up真的像你一样,认为多巴胺是 一切 动力欲望之源的话,那即使我不是专业的,也太能对你这种观点提出质疑了。


北川悠z

回复 @星河潜溪 :

[脱单doge]

太强了,我可以找出至少一百篇文档证明这点,请问你呢?


星河潜溪

回复 @北川悠z :别文档了,你先找出一篇说多巴胺是一切动力和欲望之源的论文来


星河潜溪

回复 @北川悠z :你一边找着论文,我一边给你提个小建议,不是加个狗头就能中和你咄咄逼人的语气的,有成效的交流是建立在尝试相互理解和解释上的,而不是预设立场和电子对抗游戏,如果你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从这么一个奇怪且可疑的角度(即认为A是一切B的C这样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以及人的生活习惯不是处在一个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复杂环境中的)来反驳我,那你可能要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多巴胺系统和边缘系统到底在对什么样的事件做出反应了。


北川悠z

回复 @星河潜溪 : 你愣着干嘛,你不去找吗?你的综合系统呢?你的质疑明明建立在一些毫无根据的想当然,换句话说,就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废话,挑不出一个有价值的点,甚至挑毛病都浪费精力。拿着一些废话去质疑有真正内容的东西,被人质疑不是很正常。难道你不以自己毫无知识而羞耻,反而以像个寄生虫一样点评别人的干货“即使...恐怕...没有什么助益”“牵强附会”感到光荣吗?


北川悠z

回复 @星河潜溪 : Berridge, K. C., & Kringelbach, M. L. (2015). Pleasure systems in the brain. Neuron, 86(3), 646-664.
Dagher, A., & Robbins, T. W. (2009). Personality, addiction, dopamine: Insights from Parkinson's disease. Neuron, 61(4), 502-510.

Salamone, J. D., & Correa, M. (2012). The mysterious motivational functions of mesolimbic dopamine. Neuron, 76(3), 470-485.

Ikemoto, S. (2010). Brain reward circuitry beyond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 A neurobiological theory.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5(2), 129-150.

Berridge, K. C. (2007). The debate over dopamine's role in reward: The case for incentive salience. Psychopharmacology, 191(3), 391-431.

Belujon, P., & Grace, A. A. (2015). Dopamine system dysregula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8(1), pyu095.

Niv, Y., Daw, N. D., Joel, D., & Dayan, P. (2007). Tonic dopamine: Opportunity costs and the control of response vigor. Psychopharmacology, 191(3), 507-520.


至此我被拉黑,也不能如他愿为他提供相关文献


星河潜溪

@北川悠z 无语了,我请你拿出一篇能够证明“多巴胺是一切动力欲望之源”的论文,你找了一堆什么东西?你看过里面的内容吗就敢掏出来?连摘要和结论都没看过?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肯定是以复杂的形式参与了动机和学习过程的,但是你仔细看看你列出来的第三篇文章,DA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奖励,更不是什么一切动力欲望之源,你列出来的这些是不是只能说明你既不懂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的角色在神经科学乃至心理学中意味着什么,也没有对于科学事实的严谨求真的态度,只凭着你自己对多巴胺“一切动力欲望之源”想当然的维护,把我作为靶子,在这里自我感动?


星河潜溪

回复 @星河潜溪 : 把我拉黑了?笑死,一点学术素养都没有,从ChatGPT问了几个似是而非的文章就拿来对线,良好的讨论氛围就是让这种人弄得乌烟瘴气的。本来我还挺想和up以及评论区的其他朋友多探讨一下,这种人一来,精力全放到对线上了


(神经递质的讨论)记录一下我被拉黑前和@ 北川悠z 的对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