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刚需餐饮选址的技巧,最重要的都在这了……

2022-01-02 12:54 作者:小生意人康健  | 我要投稿

关于选址,一直是餐饮攸关生死的大事,也一直是我相对最擅长的板块。

学员在聊天记录里说我神了,其实没什么神不神的,我也就是比普通人看得铺子多一些,而之后又特别擅长复盘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观千剑然后识器,操千曲然后晓音”,“无他,唯手熟耳”

以下正文:

刚需餐饮选址的秘诀,看这一篇就够了!

关于选址,有太多人写过太多方法论了,可对小生意人来说,有很多是无法落地的,都说餐饮做的是周边3公里的生意,可你告诉我,作为一个投资二三十万的小店,你准备拿多少钱去调研店铺周边3公里的数据?又怎么保证你拿到数据的准确性?

今天我写的方法,一定不是100%正确的,但对绝大多数普通创业者来说,一定是最实用的!

1. 去迎合需求,而不要去创造需求。

我们永远不要去做没有人做的事,这里没有什么类型的店,有很小的概率是没有人发现这个商机,更大的概率是这里压根不需要这样一家店。

刚需品类更是如此,要选就要往刚需扎堆的地方走,消费者去谁家吃是偶然的,但来这里吃饭时必然的,你的精力只需要放在迎合需求上,而不是创造需求。

我遇到很多人,选址时舍不得转让费,专挑不要转让费的商铺,难道你指望消费者为了你一家快餐店,专门驱车前往吗?请记住目的性消费只有两种,一种是顶天立地的大店,本身就是目的地,另一种是一条街,一个商场,一座美食城,里边有铺天盖地的小店,消费者不在乎你是谁,是为了这里可选得多而来。

而单一小店,几乎可以放弃什么所谓的线上引流,因为引流成本远远高于你的利润。有自然到店和频繁复购的,才是正经餐饮生意。

所以,刚需扎堆,是选址的大前提。

2. 只有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的本事,就不要去武警宿舍闹事

我们推出过一个刚需小项目,主要的优势是产品标准化(非料理包),供应链厂家优势,迭代高速,且VI鲜明,费用低。

可这个项目的对标对手是谁,就是街头巷尾那些无品牌,无意识,无设计感,而且无迭代的夫妻老婆店,尤其是曾经加盟黄焖鸡米饭之类傻瓜式操作的品牌。(傻瓜式操作非贬义,而是说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但店主并没有研发能力和厨房技术)

这些黄焖鸡米饭店的店主,普遍靠的是勤劳,而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比如我一个曾经做黄焖鸡米饭的学员跟我说,自己的店生意下滑严重,我说你出新品了吗,他说有,我一看,好家伙,“黄焖排骨”,“黄焖肥肠”“黄焖大虾”“黄焖猪手”。。。。。

你要非说这个是新品,我也无话可说。

我们的项目吊打这样的品牌是完全无压力的,只要你自己也能和人家一样勤奋,真的是想亏都难。

但问题是,这个项目的定位就是“拳打南山黄焖鸡”,可你要选址的时候,非要往“老乡鸡”边上凑,那挨揍的是谁,你自己琢磨。

当然,我们选址时也不是就要避着这些比较成功的快餐品牌走,而是说,要评估整个商圈里,我们能不能干掉至少一半人。如果你非要选址在逼格满满的地方,也不是不行,但不能做我们20W的小项目,你增加预算就好了,我有别的项目给你。

3. 从来没有好不好的铺子,只有适不适合的铺子

翻台慢的产品,就别往纯办公商圈凑。

做亲子家庭为主的品牌,就别往最潮的年轻人聚集地开店。

商场店模型降维做街边店就少了烟火气,街店模型升级做综合体也会显得格格不入。

大餐饮层开快餐货小吃,交通枢纽开逼格满满的正餐,都是属于“超高危”。

奶茶开到老人多的小区楼下,饺子外带开到步行街,听起来感觉搞笑,可都是真实发生的案例。

冲动性消费的产品,放到逛街还没做生意的人多的商场,问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换项目也许还能活,不换只能等死。

4. 店铺不是越大越好

坪效和人效都需要综合考虑。

成熟的连锁品牌都会有一个“单店模型”的概念,其中就包括最优的店型大小和选址策略。(割韭菜品牌不在此列)

刚需品类的门店大小需要综合考虑商圈高峰时段(时非常集中还是有一定延续性),门店出餐效率,翻台效率等。

过大的门店不止会增加成本,最关键的是,空落落的,也确实不好看!

其实就像我提醒门店,饭不要给太多,不够可以免费加,但给多了都剩在碗里非常难看!


刚需餐饮选址的技巧,最重要的都在这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