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戏剧界座谈来京演出的豫剧、婺剧、吕剧(1962年婺剧部分摘录)
在10月18日婺剧座谈会上。人们一致赞扬了婺剧这个古老剧种的遗产丰厚,唱腔优美,有自己独特的传统风格。与会者认为婺剧这几年的挖掘遗产推陈出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认为这次演出的有些本子经过改编后有很大提高。《对课》剔除了老本《三戏白牡丹》中黄色的糟粕, 成为一出健康的喜剧;《三请梨花》中把原本是非不明的缺点删掉,改成强调批判薛丁山的大男子主思想,都是很好的。大家也対《三请梨花》《双阳公主》的剧本改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展开了争鸣。有人从为,《三请梨花》把原有三休改掉,矛盾就比较简单了,致使后来梨花假就缺乏了足够的根据,也因此梨花性格的悲剧性就显得不够了。有人认为,《双阳公主》一剧中, 对狄青不辞而去, 改得缺少足够的理由。
大家对婺剧歌舞繁重的表演艺术, 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婺剧团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的成就显著, 如郑兰香、吴光煜、倪芝萱、李永兰、徐勤纳等, 都能很好地继承婺剧丰富的传统演唱方法,在《断桥》《米兰敲窗》《僧尼会》等几个折子戏里, 他们已经掌握了繁重的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