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国新冠的未来趋势

2022-11-14 13:20 作者:装饰知识局之诺装饰  | 我要投稿

病毒的特性

病毒是一种被动存在类型的生物体,它本身没有自主生命力,而是靠寄主细胞内提供的能力进行自我复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生命存在现象。由于其被动生存的性质,那么其宿主环境对其影响是互偶的,也就是病毒的进化方向完全取决于其生存环境条件,也就是宿主带给它的环境条件。

因此讨论病毒的进化方向必然要讨论其赖以生存的寄主环境。


病毒的存在过程

不同环境导致的新冠病毒进化方向

我们从两个比较典型的管控差距比较不同的宿主环境来讨论病毒的未来进化方向,一个是美国的病毒进化方向,一个是中国的。

我们从病毒的这几个特性去展开分析:毒性,复制速率,突变速率。


毒 性:

美国,刚开始新冠病毒(以下简称病毒)的毒性是比较大的,也就导致致死率非常高,易感性也比较大,否则怎么会足以引起大家的恐慌及重视呢。随着大量人群的感染,病毒发生了突变,进化,而那些毒性非常大的病毒由于导致宿主很快死亡,反而使得其没有或很少有传染给别的宿主的机会,而那些毒性比较小的突变反而能随着宿主生存下来并传染给别的宿主,随着传播蔓延毒性小的病毒占据了大多数人群,而这部分人群产生抗体后即便再被毒性大的病毒入侵也变得有一定的抵抗力(打疫苗也相当于感染过低毒性的病毒并产生抗体),也就是相当于减小了其毒性,因此病毒想要生存下来必然向着毒性越来越小的方向去进化。甚至后来一度出现很多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寄主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并没有给病毒以传播的机会,也就限制了病毒的进化。而后来大多是外来病原体导致的感染。


毒性减弱


复制速率:

美国,任何生物的进化都是无序的,随机的,但因为自然环境的选择而导致了其存在的形式。而由于放开政策,给病毒充足的进化环境,而潜伏期太长的病毒必然会被潜伏期短的代替,潜伏期短毒性弱的病毒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条件下,其传播速度无疑是最快的。比如病毒a进化出来病毒b和c,c比b的复制速率短,c是两天而b是十天,两者都同时传染了10个宿主,十天之后,病毒c可以传播5波人群,而病毒b只能传播一波人群,这就导致病毒c的宿主存量是巨大的,以此发展下去,由于感染过病毒c的宿主产生了抗体可能就不再感染变异病毒b或感染率很低,实际表现为病毒c的存量会越来越大,占据感染人群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病毒在潜伏期的进化上的方向应该是复制速率变大,潜伏期变短,整体体现为易感性变大。

中国,一旦引进变异后的病毒c,由于处于封控状态,其印象停留在病毒c变异前病毒a的特征。产生的错觉就是高毒性的病毒a产生了大量的蔓延。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便进行更为严格的封控。过后分析,其实没必要过于恐慌。


病毒的复制

突变速率:

美国,病毒突变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复制机会,在复制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突变。因此突变的发生基本上发生在持放开政策的地区。感染的机会越多突变的机会就越多突变速率越大。

中国,封控状态下病毒发生突变的可能很小。


综上分析,针对病毒的对策不同病毒的环境不同其发展趋势就完全不同。如果完全处于封控状态在没有外部病毒渗透 情况下,封控政策最有效果,可以一次性巨量损失,将病毒完全消灭。但不能保证外部渗透的情况下,就要根据病毒的发展规律重新制定新的防控政策。总之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就可以。那就要采取控而不封的政策,首先普及新冠的科学认识,大家不必再谈冠色变,重症型人群做好合理防控,比如老人孩子等感染后容易高危人群做好防护甚至隔离,年轻人持放开政策为家庭社会国家增加经济来源,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疫苗也要更新,普及,让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小,当病毒的总体进化到了一个非常小的毒性的时候(完全进化状态下大概要两三年)就可以完全放开控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产。


我国新冠的未来趋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