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殊教育【言语康复】舌根音g、k、h的构音训练方法简介

2021-12-01 20:32 作者:的卢绝影  | 我要投稿

根据音位习得顺序,g、k、h的习得年龄在3岁和3.5岁之间。

g、k、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


g、k、h音位异常的矫治方法
以声母h的音位异常治疗方法为例:

我们按照这四个步骤进行训练:音位诱导→音位习得→音位对比→音位强化

1.音位诱导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诱导出被遗漏、歪曲或替代的h音,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2.音位习得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材料巩固发音,帮助患者发出h音以及含有声母h的单音节和声韵组合。

3.音位对比训练是将容易混淆的一对声母提取出来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这里采用的是h和g的音位对比。

4.音位强化是指将h相关的声韵组合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对声母h的灵活运用。


一、音位诱导

1.增强对目标音位的感知,让孩子聆听相关词语。



2.认识h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诱导声母h

(1)找到正确的发音部位

  • 敲击舌中线:

利用舌后缩反应刺激舌向后运动并抬向软腭。训练人员用压舌板沿着患者的舌中线轻轻地从前向后移动,大约到舌1/2 处时,患者的舌将后缩并向上抬起接近软腭。当刺激还在持续时要求患者呼气,这样会产生软腭擦音。

训练人员再用压舌板深度刺激患者舌后部的中间位置,要求患者向上顶压舌板。如果患者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则需要进行多次刺激,动作要有一定力度。通过刺激,可以让患者将舌后部抬起。

可用手指、婴儿牙刷、脆饼干或其它食物、咀嚼玩具等等敲击舌中线中部。


  • 抵抗运动:

训练人员用纱布捏住患者的舌尖和舌叶,轻轻地向前拉,同时要求患者的舌向后向内缩进。如果患者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应当多做几次训练。将舌拉出的目的是为了刺激舌向后运动。当舌向后缩时,要求患者将气流轻轻地从舌上面吹出,就会发出软腭擦音。

(2)建立正确的发音方式

当患者舌后部能主动抬起时,教患者发“h”音。将一张纸巾放在患者嘴唇前面,要求患者舌轻微抬向软腭,形成间隙;康复师示范发“h”,患者模仿发“h”音。气流持续从口中呼出,能观察到纸巾持续飘动。


二、音位习得

跟读词语,通过大量的练习材料巩固发音。


三、音位对比

  • 2张图为一组,比如“花”和“瓜”,让患者读字词。分清容易混淆的声母音位。

四、音位强化

声韵组合强化训练,通过句子中的练习,加强对目标音位的灵活运用。

例如:

  • 小老虎在画彩虹。

  • 妈妈买了黄瓜、火龙果和糖葫芦。

  • 公园里有桂花/荷花/小河/蝴蝶。

  • 桂花是黄的,荷花是红的。

  • 她用黑色的画笔在花瓶上画了蝴蝶。


特殊教育【言语康复】舌根音g、k、h的构音训练方法简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