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之二:学业质量评价成绩报表的内涵解读
容闳书院体育馆,教科培科研部副主任熊志权主讲:学业质量评价成绩报表的内涵解读。
问题:老师看不懂成绩报表,就像医生看不懂心电图?
本讲座涉及4个关键词:
学业质量、评价、内涵特征、成绩报表。
学业质量指的是课程与教学的干预;
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学业评价需要收集证据,不能误判。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去判断,如同医生看病需要看体温、血液、心电图、化验等各项指标,我们看学生同样不能单纯去看考试成绩,因为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有一个不同的前提,还有绝对的成绩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相对位置如何并不清楚。而且成绩的背后涵盖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家庭背景、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等。
评价的内涵特征:从几个案例说起,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收到老师的短信:
考试试卷已发给您的孩子,请家长签名,并带回学校,98~100分的同学写反思,字数不限;98分以下的同学,每人写一百字的反思。
考98分的同学依然要承受如此待遇,请问:怎样的成绩才是好成绩?
小学不宜进行排序评价!
全国知名的高考名校衡水中学某班的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有老师问学生:这次考试你准备干掉多少人?学生豪气冲天地说:能干掉多少是多少!越多越好!这是多么血腥、多么残酷的事情!让人胆战心惊!
思考:1.一次考试两个同学都考了80分,他们的能力结构和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完全相同吗?
2.两所学校的英语平均分都是80分,请问,这两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完全一样吗?
3.如何进行个体和群体学业质量 的跟踪与评价?
a,考虑起点和过程变化的折线图;
b,考虑学生家庭背景的质量分析
这里提到了诸多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中文阅读能力、中文表达能力、运算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
问卷调查:本学期,和你经常居住在一起的是( )
A.父母 B.父亲 C.母亲 D.祖父母或其他人

4.数据可视化
现代教育测量能够采集到每一小题的得分,从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到规律。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如:人体温度分布图;
亚洲夜景灯光图;
全国剩女分布图;
数学素养分数对比图;
近三年“珠三角”城市高考重点本科录取率。。。
考试成绩可视化:标准差
学业质量评价:平均分指标严重不足,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思考题:张三物理考试成绩进步了吗?
期中85分,期末80分;看上去退步了!?
若又知期中平均分为86分,而期末平均分为80分;可见期末相对好一些!
评价考虑两个因素:群体平均分(试卷难度)和分数分布规律(离散程度)。
增值评价原理:承认学校起点差异;关注过程变化趋势;强化终点增值;反思总结改进。
测试成绩可视化的主要图表:
1.金字塔图

用于两个数据接近的群体之间比较,如男生、女生;
2.柱状图

2012年七年级新生喜欢的老师类型分布图;
3.雷达图

4.百分比图

5.须箱图

6.相关性折线图
结束语
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单纯的量化评价是无法达到对人的理解的,教育统计寻找的是教育共性规律,而这些规律对于了解鲜活的个体儿童似乎并非一一对应。我们关注教育共性的同时,更要留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环境。在开展量化研究的同时,我们少不了质性研究,如进行教学叙事反思、案例描述、访谈交流等一切原生态的田园式研究,尽管这些个案不能作为规律,但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生命意义,在规律与个案中相互结合开展研究,才能把教育导向卓越!
2015-07-14 0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