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生的“人生使命”
“这是第三次败北了。怎么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么差,关键时刻就不敢出手呢。”他心里嘀咕着,也许敢出手就赢下来了。
在那时看来,他的人生使命不过是赢下乡里的单打冠军。是的,一个初中生的人生使命。

当然,20年后,他一定不这么看。因为人生不单单是打乒乓球。何况,一个乡里的冠军,值得称道吗?
不过,20年后,他依旧没有“堂堂正正地”赢下一个冠军。这不是一个人不思进取的写照。而是,后来因为参赛人数实在是少,而且都是那些老熟人,很少鲜肉加入,所以比赛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表演赛”。
就在十几年后,他参加了省级的比赛,也拿到了一些市级的名次。个人的、团体的,冠军、亚军、季军,还有出不了线的,啥都经历过了。谈不上圆满,但好歹完整。
只是,当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是会“调侃”:我最想要的是一个乡里的单打冠军。这是人生梦想啊!说着说着,也就笑了。
但是,这笑分明、好像、恍惚不是那种轻松淡定的笑。也许,真的是轻松淡定的,只是在某些时刻,我们回忆人生过往的时候,好像觉得,咦,因为少了这个冠军,好像人生不那么完整了。
如果有了这个冠军头衔,那人生会否真的不一样呢?可能不会。只是如果我们的人生拿下了一个又一个梦寐以求的冠军,那这个人总会更容易绽放自己的魅力,在别人眼中,显得更加耀眼。

又或者,他梦想的拿下冠军,不过是在为了:人们谈及这个村落的乒乓历史、乒乓文化传承时,他也会成为其中非常闪亮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的一个小骄傲。这也是他的私心吧。
当然,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私心,当我问及X君,说他是某乡一哥(确实也是公认的),他却答复:不,不,我从来没有拿下乡里的冠军。当我问及D君,说他是某市一哥(几乎是公认的),他却答复:不,不,我从来没有拿下全市的冠军。他们的语气,也是调侃,却好像听得出失落。
原来,果然,他们跟那个少年,一样地,在乎这件事。
时光荏苒,当年的那个他,进入到大学,依旧拥有梦想。梦想拿下这所学校里的男单冠军。
就在第二年,他有机会了。按照客观事实描述,真的是那年参赛的高手较少。准确来说,那两年,大学就刚好没有多少很强的选手。于是,他杀入到了决赛。意料之中的,他还是没有拿下冠军。
本质上,是他实力不够。事实上,他真的是实力不够啊!
这么说,也不是想要打击他。—毕竟,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无论贫富、成败。梦想有时很廉价,有时却很珍贵。
廉价到十年后,你再去看这件事情,会觉得不过尔尔,并没有多大价值,甚至你可能还会嘲笑自己投入了太多。
珍贵到十年后,你再去看这件事情,会觉得尽管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但你再也没有一个梦想,舍得投入那么多了。
也许,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梦想你一直都会有。只不过,当你是他一样年华的初中生,是他一般光景的大学生,那时的梦想是纯粹的,是给予自己的。
后来的梦想,可能为了世俗、名利,或者为了家人。

回首过往,每一个缺憾的梦想,都让你更加老成地面对人生和生活。但是,每一个年少时的梦想,曾几何时,都那么甜蜜。因为,每一个曾几何时,我们都拥有“我能娶到校花”般的笃定、自信。
这种笃定、自信,看起来可能自大,却纯粹、美好。只属于曾经是孩子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