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枯木逢春犹再发

六、近现代时期:
德川幕府倒台之后,随着王政复古、明治维新等政策的推行,在“废藩置县”“版籍奉还”等一系列的措施下,大名、藩主、藩士逐渐消失,慢慢的被士族、华族所取代。原来的茶道从业者,丢失了铁饭碗,不得不另谋出路。
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也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文明开化”“欧化社会”开始流行起来,同时在此风潮下,传统的东西受到冷落,茶道界也极为不景气。然而茶道老师依旧坚守以前的方法和规定,始终难以摆脱这种危机。后来,在外国合理主义的基础上,开始逐渐的发生转变。那些难以丢弃的,也基于此得以保留下来。

明治之后,四民平等取代了四等身份制。在“文明开化”的背景下,各流派家元也争相成为皇族、华族、士族的茶道老师,以此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同时,各家家元也在谋求点茶方式和茶道秘诀的简单化,并将传授过程变得更加的复杂化。
然而近现代的日本茶道,却有些乱象丛生:相对来说,比起那些形式上和物质上的东西,人们在精神上的体验也许更加重要一些。在千利休之后,人们渐渐的忘记茶道最根本的精神是什么了,茶道也开始堕落成为专供别人欣赏的形式上的茶事、茶会活动。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茶道也开始变得更加职业化、娱乐化了起来。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呈现出了一种固步自封的倾向,这样一来“茶道”就必然会缺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