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2(非原创)转载
第6章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 现代 通信技术 与计算机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
6.1.1 计算机网络概念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计算机(主机),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联,通过网络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通信、分布式工作等功能。
[说明]
1.网络中的计算机,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统称 主机
2.【重点】通信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1)工作在物理层的集线器(HUB),采用广播方式传播信息,数据传输的单位是bit(比特流);
(2)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 的交换机(switch),采用存储——转发,过滤、方式实现信息传输,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
(3)工作在 网络层 的路由器(Router),通过数据包(数据分组)的路由选择功能,实现 不同网络 之间数据传输,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数据包或数据分组。
3.通信线路分为有限导体(有向导体)或无线导体(无向导体)两类。
(1)有线导体 包括 双绞线、光纤(多束光纤的集合,称光缆)
(2)无线导体 是指在 空气或大气中 传播的无线电信号、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号。
4.【重点 选择、简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区别:计算机的功能和Internet的功能)
答:
①资源共享;
②信息通信;
③分布式处理;
④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说明]
(1)计算机网络中资源共享包括 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共享:共享打印机、网盘
软件资源共享:微信、qq、绿色软件等安装包
数据资源共享:下载歌曲、视频、文档(论文)
(2)信息通信(数据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
(3)分布式处理(或 协同式工作)
将一个大的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分配给多台主机,分别完成。
即分工方式 网格化。
(4)计算机网络中
主机可靠性:指主机互为后备机,当一台主机故障时,其它主机代替它工作。
主机可用性:实现主机负载均衡(平均分配工作量)。
[结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是资源共享
6.1.2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1.1969年,美国研发成功ARPANET,最初用于军事领域,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应用至今。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起源。
2.1982年,研发成功局域网技术,提出了局域网构建的“Ethernet”标准,符合现代局域网的IEEE802.3标准;
[说明]
①计算机网络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②Ethernet=以太网,成为局域网的代名词。
3.1985年,美国ARPANET交付给NSFNET(美国国家基金会网络),1986年,开始民用,称Internet(互联网)。
4.1987年,我国接入Intternet;1995年,开始商用。
5.网络体系 结构 有两个标准
(1)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网络协议分为7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属于国际标准,但没有被使用。
(2)TCP/IP协议标准将网络协议分为4层;实际使用的网络体系结构。
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6.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将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说明]
①资源子网包括客户机、服务器;
②通信子网包括通信设备(网络设备),通信线器(传输媒体、传输媒介)
6.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域域网(MAN)
[重点说明]
(1)局域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网络为单位、家庭或个人所有,例:园区网、校园网、企业网、大楼网、办公室网、家庭网(WIFI)、宿舍网等。
(选择题)图书馆中提供无线上网,属于局域网分类。
(2)广域网用于实现局域网之间的互联。
①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是Internet
②Internet实现世界范围内局域网的互联
③我国四大骨干广域网是
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
CSTNET(NCFC) 中国科技网
CHINAGBN 中国金桥网
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属于我国广域网的运营商,即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
[补充]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即各类网络(WEB),例taobbao、baidu等。
⑤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关系
局域网是广域网存在的基础,广域网为局域网提供服务。
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1)网络拓扑结构概念:将网络中主机抽象为“点”,将网络中传输介质抽象为“线”,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称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注意顺序)星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总线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无线通信还有蜂窝结构。
[说明]
①星型拓扑结构
I.小型局域网中使用最广泛的拓扑结构;
II.一个中心结点[(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WIFI)]连接多台设备;
III.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扩展;
缺点:中心结点故障,整个网络瘫痪。
②树型拓扑结构
I.应用于 大型局域网,是 多种 拓扑结构的集合;
II.可使用 多种网络设备 和通信线路。
③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主机连接在一条线路上
④网状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连接有多条线路冗余(两两相连),防止设备故障时断网;构建成本高,一般应用于广域网。
3.按网络使用的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例如,公用网 各类商业网站
专用网 单位内部使用的网络,如税务网、单位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网等。
4.【重点 难】按信息交换技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说明]分组交换网 是目前 计算机网络中 广泛使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如:Internet中传输的数据单位就是 分组 或 数据包。
【复习】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产品
6.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6.2.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1.信源 信息发送方
2.信宿 信息接收方
3.DTE设备:指主机,包括客户机和服务器
DCE设备:指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传输线路)
4.MODEN设备(调制解调器)
(1)属于广域网设备,用于实现 局域网设备接入广域网(路由器也属于广域网设备)
(2)调制:将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实现数据在电话线中传输
(3)解调制: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A/D转换)
6.2.3 信道通信方式
1.半双工通信:指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发送数据时,不能接收数据;接收数据时,不能发送)
特点:单位时间内,通信量小。
2.全双工通信:指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同时接发
(主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可接收数据)
特点:单位时间内,通信数据量大
3.带宽(不是宽带)指单位时间内,数据的发送量。
例如,网卡的带宽有10Mbps、100Mbps、1000Mbps(1Gbps)
1000M网卡表示每秒钟可发送的数据量是1000Mbit
6.2.4 数据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基带信号,基本的带宽)没有经过处理的,由计算机发出的原始数字信号。
2.【重点 难】宽带传输
(1)宽带是指 一条通向线路中,同时有多路信号传输;
(2)多路基带信号,经过处理后,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形成宽带技术。
宽带技术包括:
①FDM(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将模拟信号形成宽带信号,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广播、CATV(有线电视)
②TDM(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将数字信号形成宽带信号,例如,多台主机共用 交换机 或 路由器。
③WDM(波(波长)分多路复用技术)将光信号形成宽带信号。
3.并行传输 和 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 指通信双方之间同时有多条线路传输数据
串行传输 指通信双方之间只有一条线路传输数据
[比较]与串行相比,并行传输单位时间数据量大,但传输距离短
6.2.5 通信服务质量
1.“面向连接”的可靠通信:发送方 要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信息后,再发送之后的数据。例如,TCP协议。
2.“无连接”不可靠通信:发送方无需接收方发回确认信息。例如,UDP协议
3.差错控制 分为 检错码(只检错)和纠错码(检错且纠正)两种。
6.2.6 数据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分为 有线介质 和 无线介质
1.有限媒体
(1)双绞线(对称电缆、网线)
①铜导介质;
②传播的是 电磁信号;
③双绞线 绞合的目的;
I.防止近端串扰;
II.防止外部电磁干扰。
④双绞线分为:
I.屏蔽双绞线(STP)抗干扰能力强,成本高
II.非屏蔽双绞线(UTP)抗干扰能力弱,成本低。
(2)光纤(多束光纤的集合,称光缆)
①玻璃纤维材料;
②传播 光信号(计算机只能识别电磁信号,所以需要光电转换);
③特点:单位时间内,数据最大;传输距离远;成本低;
④【重点】光纤分为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I.单模光纤:光纤只能传输一路信号
II.多模光纤:一条光纤中允许同时传输多路信号(WDM宽带技术)
[区别]与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中信号传播远、成本高。
6.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6.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采用 分层 的体系结构 原因
(1)人类的三大网络(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中,最复杂的 是计算机网络。
(2)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可将一个大的复杂问题 划分为 若干个小问题,降低问题的复杂度。
(3)层间关系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使用下层的“服务”
[结论]一台主机中,协议层间关系是“服务”关系。
(4)对等实体:指两台通信主机之间的关系,对等实体之间是“协议”。
①协议(protocol)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循的规则或约定。
②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每一层 都有 若干个协议。(协议就是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
(层间关系和对等关系是服务于协议的区别)
协议的三要素:
1.语法
2.语义
3.时序(或同步)
6.3.2 ISO制订的OSI/RM体系结构(国际标准,没被使用)
1.OSI采用7层模型,从下向上依次为物理层(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1、表示层、应用层。(背)
[提示 简答题]以图示方式表示OSI模型
(p209 图6-131列7行)
2.[复习]
(1)物理层的数据单位是比特流;使用的设备是集线器(HUB)
(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使用的设备是交换机;使用的协议是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或PPPoE(PPP over ethernet)
(3)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分组或数据包;使用的设备是路由器;使用的最主要协议是IP协议。
(4)传输层的数据单位是报文段
6.3.3 TCP/IP 网络协议
1.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不是国际标准,但是是市场上实际使用的协议标准。
2.TCP/IP协议体系将网络协议分为4层,从下往上依次为: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际)层
网络接口层 ↓
例如,
(1)以图示方式表示TCP/IP体系结构。
答:如上图。
(2)TCP/IP协议体系结构将网络接口层划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有两层)。
3.【重点】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使用的协议;Internet主要的通信协议是TCP/IP。
(1)TCP/IP协议是由100+个协议组成;最主要的协议是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Internet协议或网际协议)两个协议。
(2)【重点】
①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通信协议;保证到达目的地的数据是正确的;
②IP是所有通信过程中必须使用的通信协议;保证数据到达正确的目的地。
4.每层协议
(1)数据链路层:PPP或PPPoE
(2)网络层
①IP协议
②ARP(地址解析协议)
将虚拟的IP地址,转化为网卡的物理地址。
③RARP(逆向ARP)
将网卡的物理地址转化为IP地址。
④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用于网络中差错报告式询问报文。
例如,Ping命令调用ICMP协议,查询网络中的主机是否可达(或是否存在)。
(3)[复习]传输层只有两个协议
①面向连接可靠通信协议 TCP;
②无连接不可靠通信协议 UDP(用户数据协议)。
(4)应用层常用协议有:HTTP、FTP、SMTP、POP3、DNS、Telent等。
6.4 局域网
(连网目的是共享)
6.4.1 局域网概述
带宽:10Mbps 100Mbps
误码率:数据出错的概率。表示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局域网的误码率远低于广域网。因为局域网距离短。
6.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1.只使用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两层的协议体系。
2.[复习]局域网构建的标准有两个
(1)IEEE802.3 国际标准
(2)Ethernet(以太网)企业标准,是目前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构建标准,以太网成为局域网的代名词。
6.4.3 以太网速率标准
例如,100BASE-T 含义
100表示100Mbps 带宽
BASE 表示基带信号
T 表示传输介质(twist 双绞线)
F 表示光纤介质 fiber或fibre
再例,(填空题)1GBASE-F(或1000BASE-F)表示带宽值是?(1Gbps或1000Mbps )、信号种类?(基带信号)、使用的传输介质是?(光纤)
[说明]宽带信号 broad 如:1000Broad-F
MAC地址 = 物理地址 = 硬件地址
是网卡中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编号,占48bit。
6.4.4【重点】 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硬件设备
1.局域网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中继器)、交换机(网桥);实现局域网中数据传输;
2.广域网设备包括:路由器、MODEM(调制解调器);将局域网中主机接入广域网(Internet)。
3.网卡(=网络接口卡=网络适配器)的功能:
①实现数据传输的 串行/并行 转换。
[说明]计算机内部总线结构采用并行传输,网卡与传输介质(网线)之间串行传输。并行传输速率高于串行;
因此:
②网卡具有 缓存 功能;
③网卡具有 数据传输功能。
[说明]网卡的带宽值有10M/100M/1000Mbps 自适应
4.物理层设备 集线器 或 中继器(集线器是有多个接口的中继器)的功能是扩大网络覆盖地理范围。
[复习]物理层的数据单位是 比特流(bit sream)
5.数据链路层设备是 交换机(多接口的网桥)功能是:
①采用存储——转发 工作方式实现数据传输(store-forward);
②具有过滤功能(只向指定的主机发送数据);
③实现同一个网络中主机互联;
④实现同类网络互联。
6.【重点】网络层的设备是 路由器(网关) 功能是:
①具有 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转发的路径);
②采用 存储——转发 的工作方式,实现数据 过滤转发;
③具有 流量控制 功能;拥塞控制
④具有 差错控制 功能;
⑤实现 异构 网络互联。(实现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具有协议转换功能)
[说明]上一层兼容(包括了)下层设备的功能
7. [选择/简答]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答:交换机属于 数据链路层设备,采用 存储——转发 工作方式实现数据帧的过滤发送功能;是局域网设备,实现同类网络互联。
路由器属于 网络层设备,具有 路由选择功能、流量控制功能、差错控制功能;是广域网设备;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6.4.5 局域网组网实例
1.RJ-45是双绞线 与网卡 间的插头,称水晶头。
2.双绞线连接RJ-45,线序有两个标准:EIA/TIA568A、EIA/TIA568B
3.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
除此之外,局域网还有NETBEUI协议、IPX/SPX等。
4.ping命令调用ICMP协议,测试网络主机的可达性或连通性。
例如,ping www.baidu.com
6.5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计算模式
6.5.1 网络操作系统
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供网络服务、实现信息通信等功能。
常用的NOS(网络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Novell netware、windows NT(2003/2008/2012等)
6.5.2 【重点】网络主机间关系(网络计算模式)
1.C/S(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 模式)
①客户端 提出服务申请(服务请求);
②服务器 应答服务请求,提供相应服务。
例如,用户使用本地主机中的 浏览器(主要客户端软件,Windows中默认的浏览器是IE或Internet explorer)作为客户端,访问taobao服务器。
2.对等模式(peer to peer)
网络中的主机 即是服务的消费者(客户端,申请服务),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器,提供服务)。
[重点说明]计算机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3.网格计算模式[复习 分工方式网格化]
[备注]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计算机网络主要应用于:
①信息检索;
②现代通信;
③办公自动化;
④电子商务;
⑤企业信息化;
⑥远程教育;
⑦娱乐生活;
⑧军事领域等。
2.局域网常见的拓补结构有 星型拓补结构、树、总、环、网…
【简答】局域网的组成
答:局域网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主机(服务器和工作站)、网卡、集线器、交换机、传输介质(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等
第7章 Internet(互联网)和intranct(内联网)
7.1 [复习]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填空] Internet遵循TCP/IP协议
7.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信息高速公路 指在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或信息。
7.1.3 [复习]中国四大骨干广域网
①CHINANET
②CERNET
③NCFC —> CETNET
④CHINAGBN
7.2.1 Internet服务提供
ISP
ICP 内容提供商
7.2.2 Internet接入方式
(用户主机接入Internet的方式,如手机上网:WIFI或运营商流量)
1.拨号上网(古老方式)
硬件要求=PC+电话线+广域网设备(MODEM)
软件要求=拨号软件+客户端浏览器+账号(用户名和密码)
2.【重点】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①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学名)
②上传速率和下载速率不相等(含义)
③是目前家庭用户、小企业用户广泛使用的接入网技术。
3.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一种宽带按入技术)概率小。
4.局域网接入方式 用户在局域网中通过网卡接入
例如,校园网、企业网等网络中的主机接入Internet。
7.2.3 Internet的宽带接入示例
主机要接入Internet,必须配置IP协议。
IP协议的配置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IP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的IP地址
7.3.1 IP地址
1.所有 接入网(上网)主机必须 至少有一个(允许有多个)唯一的IP地址;
2.目前使用的IP地址有两个版本:IPv4(主流)和IPv6(推广);
3.IPv4(v是version的意思)使用32bit 二进制地址形式表示。
IPv6使用128bit 二进制地址形式表示。
属于虚拟的逻辑地址(相对于 网卡的 物理地址)
4.IPv4(IP)采用 点分十进制 形式表示(考试)
例如,1100 0000.1010 1000.0000 0000.0000 0001/2
=192.168.0.1
5.IP地址采用 分类 的方式划分,分为A、B、C、D、E五类,其中只有ABC三类可分配给用户主机使用,所以说:IP地址分为三类是正确的;D类是广播地址;E类是保留地址。
6.每个IP地址采用 分级 结构,
IP=网络号(网络地址)+主机号(主机地址)
两个部分组成,同一个网络中,网络号必须相同,主机号不能相同。
7.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是网络号,最高位固定为(O)2.后三个字节是主机号。
①网络号的表示方式:主机号部分全0,。
例如,A类地址后3个字节是主机号,全0表示。
②0.0.0.0表示当前网络,不可分配。
③127.0.0.0表示回环测试地址,专门用于测试本主机内部网络是否正常(本质:测试网卡是否驱动)
④例如,某企业申请了一个A类地址10.0.0.0,则此企业可分配的主机号取值范围0.0.1-255.255.254
I.10.0.0.1-10.255.255.254共有224-2主机号地址
II.10.0.0.0表示网络号,不能分配。
III.10.255.255.255 表示广播地址,不能分配。
A类地址网号取值范围:1.0.0.0-126.0.0.0(十进制)
(第一个字节取值范围:0-127)
0 000 0000- - 111 1111
[复习]A类地址 1.0.0.0-126.0.0.0 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取值范围1-126
B类地址前两个字节取值范围从128.0 --- 191.255
C类地址前三个字节192.0.0 – 223.255.255
合法的IP地址,四个字节每个字节取值范围从0-255
例如:10.0.0.0.0可分配的主机号10.0.0.1-10.255.255.254
8.B类地址前两个字节是NID(网络号、网络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前两位固定为(10)2,后两个字节是HID(主机号、主机地址)。
(1)B类地址网络号取值范围? 128.0-191.255
10 00 0000.0000 0000-10 11 1111.1111 1111
例如,某企业申请了160.16.0.0的B类地址
(2)某个B类地址,主机号取值范围?
160.16.0.1-160.16.255.254
例如,160.16.26.36-160.16.254.236
9.C类地址,前3个字节是网络号,第1个字节的前3位固定为(110)2;第4个字节是主机号.
(1)C类地址网络号取值范围?
110 0 0000.0000 0000.0000 0000
110 1 1111.1111
192.0.0-233.255.255 共有221个(因为三个字节24个,110是固定的)
例如,某单位申请C类 210.35.128.0
(2)某个C类地址主机号取值范围?
210.35.128.1-210.35.128.254
[重点说明]210.35.128.0表示网络号,是合法的,但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
210.35.128.255是广播地址,是合法的,但不能分配使用。
[出题方式]
①(填空)172.16.32.56属于?类地址;网络地址是?;主机地址是?(B、172.16、32.56)
②(选择)以下地址合法的是?(BEF)
A.12.256.36.2 B.255.255.255.255(广播地址)
C.169.58.3 D.36.98.56.12.3
E.192.168.5.3 F.1.1.1.0
(界定)合法的IP:0.0.0.0-255.255.255.255
能分配的:1.0.0.1-126.255.255.254
128.0.0.1-191.255.255.254
192.0.0.1-223.255.255.254
10.私用地址:指不能直接接入Internet的地址
(1)A类的10.0.0.0(1个网络号)
(2)B类的172.16-172.31(16个网络号)
(3)C类的192.168.0-192.168.255(256个网络号)
例如,10.36.56.3、172.28.6.5、192.168.1.1都属于私用地址,无需租用可直接使用。但使用私用地址的主机不能直接接入Internet。其它可分配地址,都是公共地址(需要付费)。
11.(难)子网掩码
长度与IP地址相同(32bit),用于表示IP地址中的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网络号用(1)2表示,主机号部分用(0)2表示。
默认的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0.0.0
例如,IP:0000 101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
子网掩码:1111 1111.0000 0000
默认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
默认的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例如,已知某IP地址172.36.120.5,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求子网络号。
解:IP地址1010 1100.0010 0100.0111 1000.0000 0101
子网掩码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
子网号1010 1100.0010 0100.0100 0000.0000 0000
172.36.112.0
主机号0000 0000.0000 0000.0000 1000.0000 0101
答:子网络号172.36.112.0
(总结:不区分ABC类,只看1和0)
同一网络中,,主机的网络号相同,主机号不同。
7.4 【重点】域名 和域名系统
1.【重点】主机在网络中有两种标识(识别)方式。
数字的IP地址,字符的域名。
2.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的IP地址,难记忆;计算机无法直接识别字符的域名,但好记忆;需要由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实现字符的域名 转 数字的IP地址。[以上为域名系统的功能]
3.DNS服务器中保存的是 域名与IP地址 之间映射(对应)关系。
4.【重点】域名(网址,如baidu、taobao)采用分级结构表示,从右向左 分为顶级域名,二级域名……
例如,www.pku.edu.cn
.cn 顶级域名,表示国家或行业领域 (p238 表7-2)
.edu 三级域名,表示机构类型
.pku 三级域名,表示机构名称(北京大学)
www. 四级域名或主机名,表示域名的功能。网页服务器。
mail 邮件服务器;Blog博客服务器。
.org 非盈利性组织
.int 国际组织或互联网机构
.net 网络机构或信息中心
7.5 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
1.【重点、简答、填空】计Internet的功能?或Internet提供的服务?[复习计算机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顺序)
答:Internet提供的服务包括www、FTP、E-mail、Telnet、BBS、IP电话、搜索引擎、网络寻呼等。
[说明]www服务是目前Internet提供的最主要服务形式。
2.www服务
①www(world wide web)环球信息网或万维网。
②使用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编写的网页,可以全世界范围内访问;支持多媒体传输,网页中可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媒体形式;
③HTML语言通过 超文本 技术,实现超链接功能;
④www服务采用 客户/服务器 模式(C/S);
⑤客户端使用浏览器 软件访问服务器;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IE和Netscape(网景公司)的Navigator(大航海浏览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图形化界面浏览器);
⑥浏览器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即地址栏)的格式分为三个部分:协议、域名、路径名和文件名。
例,http://www.baidu.com/aa/index.htm
⑦URL中的协议有
I.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默认的。
II.FTP(文件传输协议)ftp://download.online.com
III.mailto(邮件传输协议)mailto://77778@qq.com
IV.news(新闻组服务)news://news.microsoft.com
3.FTP服务(文件传输协议)
①用于实现文件的上传或下载;
②将本地硬盘中的内容复制到网络的服务器中上传(upload);
③将服务器中的文件复制到本地硬盘中,下载(download);
④FIP提供两种服务方式(两种用户登录方式)
I.匿名用户登录:使用了默认的用户名(anonymous)登录服务器,一般只有下载权限。
II.注册用户:使用注册账号(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服务器,一般即能上传,也能下载。
4.E-mail
①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
②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是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MIME),
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POP3(邮局协议第三版,IMAP);
③收发电子邮件的前提是具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有两种获取方式:免费在线注册,付费用户(VIP);
④邮箱地址的格式 用户名@域名 例如,88999@qq.com
用户名中不能使用空格,域名中必须有。
⑤邮件组成包括:收件人地址、主题、附件、正文、发件人地址(方便回复)5个部分;
⑥常用的邮件收发软件是Outlook express(microsoft)
5.Telnet(远程登录)
①利用本地主机的输入设备 操作远程主机,操作结果输出在 本地主机的输出设备上;所以,本地主机称 虚拟终端。
6.BBS 电子公告版(是聊天工具)
7.搜索引擎
①搜索引擎采用 关键词(字)、图像 等方式进行信息检索;
②常用的搜索引擎有baidu、google
8.常用的网络寻呼(ICQ)软件有:微信、QQ、MSN等。
7.6.1 Intranet概念
(内联网)使用的协议体系结构,提供的服务与Internet完全相同。
同一个网络中,主机的网络号相同,主机号不同。
IP地址、域名、主机之间的关系
1.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一个IP地址只能属于一台主机;
2.一个域名可以对应多个IP地址,一个IP只能对应一个域名;
3.一个域名可以对应多台主机;一台主机中可以有多个域名。
第9章 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
导言:目前制约网络发展的关键原因是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产生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中存在丰富的资源。
9.1.1 信息安全的定义
1.[简答]什么是网络安全?或什么是信息安全?
答: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任何对数据进行未授权访问的措施,或者防止造成信息有意无意泄露、破坏、丢失等问题的发生,让数据处于远离危险、避免威胁的状态或特征。
2.安全的三个特征或三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9.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1.【重点】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答: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说明]
(1)计算机病毒是指令或程序代码;
(2)病毒有两种存在方式:单独的程序,嵌入在其它程序中。
2.【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传染性(核心)破坏性、潜伏性、隐蔽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等。
[说明](选择题)
①潜伏性:隐蔽的同时,伺机而动(时机成熟,发作)
②隐蔽性:不被发现(隐蔽的文件的形式或嵌入在其他程序中)
③可触发性:满足条件时(到达时间点,运行了某个程序),病毒会自动运行。
9.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分为:
(1)引导型病毒:破坏硬盘的0磁道、0扇区的启动文件。
(2)文件型病毒:破坏类型名为 .exe(可执行文件)或.com(命令文件)
特别地,宏病毒专门攻击word文档(.doc或.docx)。
(3)复合型病毒:具有多种病毒特征。
(4)网络型病毒:在网络传播的病毒。
【重点】[选择、简答]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答: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有:
①计算机网络(Internet)
②移动存储介质(如: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
在Internet中传播主要通过网页、电子邮件、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等形式。
9.2.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重点】[多选、简答]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或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答:计算机病毒采用“预防为主、查杀结合”的方针
具体措施包括:
①操作系统需要及时升级、打补丁;
②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及时升级;
③定期查杀病毒;
④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介质;
⑤不访问不良站点,不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
⑥定期制作系统备份;
⑦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软件;
⑧制订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9.3.2网络黑客
利用网络漏洞,破坏计算机系统,非法获取信息的专业技术人员。
9.4数据加密
1.数据加密的六个要素:(不要背)
①明文;
②加密算法;
③加密密钥(加密密码);
④密文;
⑤解密算法;
⑥解密密钥。
2.数据加密有两种技术
(1)对称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解密算法
加密密钥=解密算法
例如,DES算法
(2)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算法
加密算法< >解密算法
加密密钥< >解密算法
例,RSA算法
[说明]非对称加密是目前网络主要加密技术。
9.4.2 数字签名 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
签名方使用私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接收方用签名方公布的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
数字签名的功能:防抵赖、防伪造
9.4.3 数字证书 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邮件收发)
1.功能:用于标志和证明网络通信双方身份的数字信息文件。
2.数字证书包含的信息:该证书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公开密钥、颁发数字证书认证机构的签名信息。(CA认证中心)
[总结]考试时,一定选非对称加密。
9.5 防火墙
1.【重点】处于内网(Intranet)和外网(Internet)之间,用于过滤进出内网信息的一个软件。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2.防火墙按技术分为:
①(数据)包过滤防火墙;
②应用层防火墙;
③代理服务防火墙等。
(proxy 代理)
3.防火墙的功能或作用?
答:防火墙是处理于内网和外网之间的一道屏障,防护墙通过制订安全规则,设置允许或禁止通过的数据包策略,抵御外部非法攻击。采用被动防御方式。
4.常用的杀毒软件有:360杀毒、卡巴斯基、金山毒霸、瑞星杀毒、江民杀毒1、Norton Anti Virus等。
【重点】防火墙没有杀毒功能。
5.防火墙只能抵御一部分攻击;
6.杀毒软件有滞后性,只能查出一部分病毒,之后,在能识别的病毒中,杀除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