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大盘点!最便宜的重疾险来了
我有个大学室友群,安静的时候几个月没人说话。
突然有人问到了保险,正巧二师姐就是做保险测评的,于是群里又热闹了。
大家都反映了一个问题:
现在的重疾险,五花八门的,保费也不一样,不知道怎么选?
在我看来,买重疾险就像买房,关键看重保障本身。
今天我就专门写一篇文章,带大家弄懂重疾险,顺便做个6月份重疾险盘点。
1
重疾险虽然看似花样繁多,但其实它的保障,主要有这七块:

那么该怎么选呢?
1、重疾+中症+轻症,是刚需。
重疾险的保障,类似房子的户型,选起来就简单很多。
保障越多,户型就越丰富,配套也更齐全。
就像刚需买房,大多会选择三居室。
用我的这种方法,重疾险的刚需就是:重疾+中症+轻症。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先让步,选入门版的:只保重疾。
预算多的朋友,下面的保障走起来。
2、重疾额外赔,很实用。
我说过,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
现在很多重疾险,喜欢赠送保额。
比如达尔文5号焕新版,60岁前重疾理赔了,赔180%保额。
达尔文5号荣耀版,可选50岁或60岁前,重疾额外赔60%保额。

重疾额外赔,其实相当于送了一款保到XX岁的定期重疾险。
就拿达尔文5号焕新版来说:

60岁前确诊重疾理赔了,额外赔180%保额。
买50万保额,60岁前就多赔40万。
相当于送了一款,保到60岁的定期重疾险。
送保额,就是送钱,这么好的事当然要。
3、重疾险赔二次,就够用了。
很多朋友以为,重疾险是赔付次数越多越好。
其实不是。我看了HK精算师统计的重疾险多次赔付概率表:

第一次重疾险理赔,癌症理赔占比最高,占了75.2%。
但癌症第二次理赔的概率,只有8.03%。
第三次理赔的概率,只有2.01%。
其他重疾,第三次理赔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重疾赔二次,就够用了。
很多重疾险看着能赔付五六次,甚至更多,这种都是虚的。
这里敲个小黑板:多次赔付重疾险,一定要看是否分组,分组是否合理。
多次重疾险,比如能赔3次的,赔付的逻辑就有两种。
一个是不分组赔多次,一个是分成多组,按照组数赔。
这里面有质的差别,就像你去买个蛋糕。

一个是买一送二,最后能拿到3个蛋糕。
一个是给你切成3块,但是本质上就这一个蛋糕。
所以多次赔付重疾险:不分组>分组(癌症单独一组)>分组(癌症不单独一组)。
我建议首选不分组,赔二次的。
4、癌症赔付二次和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付,可以选上 。
我还是先带大家认识一下它俩:恶性肿瘤扩展保险金 = 癌症赔二次。

特定心脑血管疾病扩展保险金 = 心脑血管疾病赔二次。
这俩保障,有预算的都尽量加上。
看了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你会发现癌症都是理赔最高的。
比如泰康人寿2020的理赔数据:

男性癌症理赔占了57%,女性占了85%。
男女癌症都高发,复发、转移、新发的概率也高。
加上癌症赔二次,很有必要。
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理赔占了23%,女性相对较低。
所以男性或是经常熬夜加班的打工人,心脑血管疾病赔二次建议加上。
5、少儿高发特疾额外赔,可以有。
父母都知道的,少儿特疾发病率高,花费也贵,如果能额外赔保额当然好。
比如治疗孩子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就需要70万一针的救命药,还上了热搜。

(来自网络)
一针就能压垮很多普通家庭。
如果重疾险的保额能额外赔,比如双倍赔付、多倍赔付,自然是雪中送炭。
相当于多买了保额,非常实用。
拿妈咪保贝(新生版)来说,它就针对少儿特疾多倍赔付:

婴儿进行性脊髓萎缩症,赔300%保额。
买50万保额,可以赔150万。
赔起来很给力,可以减轻很大的经济负担。
去年我们团队协助了一起240万的重疾险理赔。
侯女士给孩子投保了能够额外赔付的重疾险,
也就是晴天保保超越版和妈咪保贝,孩子得了白血病,这俩能额外赔,才赔了这么多钱。
6、身故责任加上保费涨幅不大,可以加上。
担心保额打水漂,可以选上身故责任我的第一份重疾险是在网上买的,就加上了身故责任。
当时五年前,重疾险附加了身故,50万保额保终身,一年保费不到6000块。
保障责任也没有问题,我觉得性价比高,就买了。
很多人老是担心将来不生病,重疾险不理赔,保费打了水漂。
那你可以在买重疾险的时候,选身故责任。
如果一直身体健康,等到活到100岁,自然身故了,重疾险因为带身故,还能赔付100%的保额,这个比保费更高。
也就是如果没患重疾,重疾险一直没有理赔的机会。
但是后面人自然身故,保险公司也能赔保额,赔的是身故的保额。
这样不至于保费白交了。
只要加上身故责任后,保费在你预算范围里,就可以选上。
2
弄明白了重疾险的这6个保障,再就是看重疾险的“三保”。
也就是:保障责任、保额和保障期限。

1、保障责任
重疾险里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很多人以为疾病种类越多越好。
其实不是看数量多少,而是要看高发疾病全不全。
银保监会规定的28种高发重疾,占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
所以重疾上,各家保险公司发挥的空间不大。
挑选重疾险的时候,我们要重点看这11种高发重疾对应的轻症,覆盖的全不全。

主流重疾险,大多做到了全覆盖。
另外给孩子买重疾险时,
我们要重点看白血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川崎病等16种高发重疾覆盖的是否全面。

2、保额
保额是万一病了,能实实在在拿到的钱。
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
保额越高,患病后拿到的钱就越多。
才能有足够多的钱,弥补患病期间没有收入的经济损失。
以及支付康复期间的护理费、疗养费等。
这是中国精算师协会整理的重大疾病平均治疗花费:

基本在10万-80万之间。
重疾的保额不仅要覆盖我们的治病花费,
还要覆盖生病后的生活开销和收入减少损失。
所以重疾险的保额,我建议50万起步。
成人的话,后面收入提高,可以按照年收入的3-5倍加保。
比如我自己,就隔一段时间增加重疾险的保额。
去年底,给自己加保了50万保额。
3、保期期限 重疾险的保障期限,我建议保终身。
中国精算师协会整理了一份统计,就是这张图:

人一生中患大病的概率,随着年纪上涨。
如果活的足够久,有可能100%患重疾。
所以重疾险我建议一步到位保终身,买个一辈子的安全感。
3
说完了重疾险挑选策略,如何选对性价比高的重疾险呢?
我的方法是:丰俭由人。
也就是根据预算多少,选重疾险。
首先,我都是按上面的“三保”,选的50万保额,保终身。
然后提高预算,增加保障。

1、预算4000多
康惠保旗舰版2.0
我选的是入门版:重疾+前症。
它对预算不多的朋友,特别友好。
保障很灵活,中症、轻症和癌症赔二次保障都是自由可选的。
钱不多,可以只选必保的重疾+前症。
重疾上面我刚聊了,每款产品差不多。
它还有20种前症,赔1次,赔15%保额。

前症是重疾的前期疾病和身体异常状况。
能小病先治,防止恶化成大病。
入门版的重疾+前症,价格很便宜。
27岁男女,买50万保额,保终身,一年只要4000多。
2、预算5000多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成人版)、达尔文5号焕新版和达尔文5号荣耀版。
这个预算,能买到刚需的重疾+中症+轻症。
它们仨都对女性很友好,一年只要5000多。
建议首选健康保普惠版(成人版),重疾不分组赔二次。
前15年第一次重疾,能赔150%保额。
一年后,第二次重疾,赔120%保额。
其实它的保障,已经达到下个全面版的阶段了。
对男性友好,60岁前重疾赔的钱也最多。
60岁前重疾,能赔180%保额。
买50万保额,60岁前最高能赔90万。
是目前重疾险里,60岁前赔钱最多的。
不过达尔文5号焕新版有个缺陷,最高只能买46万保额。
达尔文5号荣耀版的保费,虽然中规中距。
但有两个亮点:一是自带癌症靶向药津贴。
投保15年内得癌症且确诊2年内,自费达10万,能额外赔50%保额,也就是25万。
二是我选了60岁前疾病关爱金。
60岁前首次确诊重疾,买50万,赔80万。
额外赠送保额非常的实用,因为是实实在在的多拿钱。

3、预算6000多
达尔文5号焕新版和康惠保旗舰版2.0。
这属于全面版,重疾+中症+轻症+癌症赔二次。
这俩我更推荐达尔文5号焕新版。
有三个优势:一是保费便宜。
加上癌症赔二次,27岁男女,一年都只要6000多块钱。
二是癌症赔二次赔钱多。
癌症二次赔150%保额,是目前赔钱最多的。
三是间隔期短。
如果首次重疾不是癌症,第二次才是癌症。
间隔期只有180天,其他产品(比如康惠保旗舰版2.0)最短也要1年。
这个间隔期是目前最短的,有机会快点拿到理赔。
预算多的朋友,还可以加上心脑血管疾病赔二次和身故责任。
4
孩子的重疾险真的很便宜,一年500多就能买到50万保额。

1、预算1000以下
惠保宝少儿重疾险和妈咪保贝(新生版)。
预算不多,先给孩子买保到30岁的定期重疾险。
一年500多,就能给5岁的孩子买到50万保额的惠宝保。
这个价格,是目前最便宜的了。
惠宝保和妈咪保贝(新生版)除了保费便宜,少儿特疾额外赔的钱也多。
这是惠宝保的:

20种特疾,最高赔270%保额(25岁前有效)。
5种少儿特定遗传和先天性疾病,最高赔230%保额(25岁前有效)。
妈咪保贝(新生版)赔的钱更多:

20种少儿特定疾病,赔200%保额。
5种罕见病,赔300%保额。
不过它俩都缺少高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2、预算2000多
妈咪保贝(新生版)和健康保普惠多倍版(少儿版)。
孩子的重疾险不贵,有能力的,我还是更推荐直接保终身。
它俩的实力,旗鼓相当。
有个共同的亮点,重疾不分组,赔2次。
上面我划过多次赔付重疾险的重点,不分组是最好的。
能赔二次不说,保费也很实惠。
5岁孩子买50万保额,30年交费,一年只要2000多
如果你想买重疾险,还没有头绪。
可以按照我这个丰俭由人的思路来。
根据预算多少,6个保障一个一个的加,性价比肯定高。
保险配置很人性化,钱多就往豪华里加,钱少先入门。
钱多钱少,都能选对。
关注二姐,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你科普保障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