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上的今天】1983年人体微循环“修氏理论”获公认

2022-04-11 07:51 作者:华人世界网  | 我要投稿


1983年人体微循环“修氏理论”获公认图

修瑞娟发明了对微生物血管功能长时间监测的方法,为研究微循环创造了条件。她应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发现了各级微动脉自律运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微循环时器官和组织灌注的新论点--海涛式灌注,被美国和欧洲微循环界的权威称为"修氏理论"。

1983年人体微循环“修氏理论”获公认

【修氏理论--修瑞娟的发现】修瑞娟在中国已是鼎鼎大名了。她是中国医科院的女医学家。早在1981年,她利用休假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血液病研究室工作,就发现了中药山莨菪碱能抑制血液中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并抑制血栓素的合成,为防治各种血栓类病找到了一条新路。

1983年人体微循环“修氏理论”获公认

修瑞娟世界著名微循环专家,医学博士。山东青岛人。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第二医学院。1985至199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微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修瑞娟教授从事微循环病理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40年,成绩卓著。于1965-1966年在北京首次对58例爆发性脑膜炎患儿甲皱微循环变化进行了昼夜连续动态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描述了微血管自主节律性运动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转归之间的关系。1983年,修瑞娟在美国首次提出:微循环对组织细胞的海涛式灌注新理论,否定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田园式灌注的推论,被世界誉为“修氏理论”,并被评为“198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誉。近年来,修瑞娟教授又将该理论运用到爱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上,取得累累硕果。著书八本,发表中英文论文180多篇,被荣聘为瑞典传统医学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医学研究院院士。2002年2月,修瑞娟教授荣获2001届“联合国--欧莱雅中国杰出女科学家特别荣誉称号”。

欢迎互动阅读!



【历史上的今天】1983年人体微循环“修氏理论”获公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