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18——太阳能热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2022-09-19 12:59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太阳能热发电系列的第十七部分:储能时长和度电成本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八部分:太阳能热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 LCA)是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工具。


据 MBA 智库据 . 百 科词条,生命周期是指某一产品(或服务)从取得原材料,经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即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


按 ISO14040 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估是用于评估与某一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和潜在影响的方法,它是通过编制某一系统相关投入与产出的清单记录,评估与这些投入、产出有关的潜在环境影响,根据生命周期评估研究的目标解释清单记录和环境影响的分析结果来进行的。


为确保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碳排放核算至关重要。 


2021 年,西班牙莱里达大学联合西班牙 Abengoa Energia 公司(开发建设并运营全球较多的太阳能光热电站的企业)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带储热和不带储热两种配置)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分析 。


研究结果发现:带 17.5 小时储能的 110MW 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全生命周期(30 年)每千瓦时净发电量的 气候变化指标为 9.8 gCO2 当量 /kWh。在研究中,案例电站容量为 110MW,运行寿命按照 30 年,以能够提供基础负荷的配置设计,其中 带储能的电站储能时长为 17.5 小时。功能单位为“并网 1 度电”,包括塔式光热电站的全部部件,评估 了从建设、运行到拆除全周期的环境影响。


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特征:


图片


带(左)和不带(右)储能系统的塔式光热电站设备配置:



两座塔式电站在制造阶段的清单数据被分为 9 组,包括:镜场区、吸热器系统、塔、蒸汽发生系统、 储热 & 传热流体系统、基础及辅助建筑、接线、管道(吸热器系统管道以外的)。


带有 17.5 小时储热以及不带储热的容量 110MW 塔式电站制造清单中使用的材料和重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两座被分析塔式电站运行中的水电消费量:


图片


通过对两个塔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评估分析(其中没有配置储热系统的作为参考,另一个配置了储热系统),研究对比发现:带有储热的光热电站比不带储热的光热电站环境影响更小,使用 ReCiPe 指标评估每千瓦时净发电量的总影响时,无储能的塔式电站多产生了 46% 的影响。当考虑每千瓦时净发电量的气候变化指标时,带储能的塔式电站的环境影响为 9.8 gCO2 当量 /kWh,没有储能的塔式电站的环境影响为 31 gCO2 当量 /kWh。


IPCC 方法 4:每千瓦时净发电量 GW20a 指标

(a)总体影响;(b)制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影响


图片


研究发现,运营阶段的影响决定了两个电站之间的环境影响差异,并且这可以归因于没有储能的塔式电站所需的用电量源于电网。


电站系统中产生更大影响的是聚光场、传热和储热流体系统。但是当使用 ReCiPe 指标时,接线的环境影响也较突出;而当使用气候变化指标时,必须考虑集热塔自身。 


对于无论是否有储热的太阳能热发电站来说,在聚光场组成部件中,产生环境影响最高的是定日镜金属支架(无论是 ReCiPe 指标还是 IPCC 指标),其次是混凝土基础。


尽管如此,如果采用气候变化指标,混凝土基础的影响更大;如果采用 ReCiPe 指标,金属部件的影响较多。在传热介质和储热系统(HTF& TES system)组成部件中,硝酸盐产生的影响最大。Ecoinvent 数据库中包含的硝酸盐来自矿山或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当盐的类型改变时,硝酸盐对太阳能热发电站 LCA 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影响最小的盐是那些从矿山(比使用合成产品低 20%)提取的。 


研究总结指出,储能对于太阳能光热电站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确保电力的可调度性,而且能够减少其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的第十八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九部分的内容:太阳能热发电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钢铁ESG,乡村振兴


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绿色金融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电子制造业碳中和,CCUS,氢能,抽水蓄能


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房地产碳评估,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


汽车碳中和,汽车行业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麒麟电池专家交流,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磷酸锰铁锂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18——太阳能热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