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建材公司马临水泥上亿国有资产流失,损害职工利益

2023-12-01 13:28 作者:下雨天的田  | 我要投稿

一、企业转制苦了员工、富裕了个人

习水县建材工业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2001年,该公司与香港某公司合作,改制成中外合资企业——瑞安水泥公司。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公司在2010年开始大规模裁员,其中包括许多正式员工。这些员工不仅被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而且被迫接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每月仅600元的待岗工资,同时还要承担原本应由公司承担的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更令人气愤的是,公司甚至在《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中强制员工放弃股权和利益分配的权利。

就这样,职工们从国企员工变为瑞安水泥公司固定期限员工又变为被违规裁撤的员工,而在这个过程,被裁撤员工们对实际情况毫不知情,甚至来不及为自己说上一句辩解的话。

二、企业伪造材料,蒙骗法院

被裁撤职工们选择以劳动仲裁和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法庭上瑞安水泥公司拿出了两份所谓“减员增效方案”,这个方案声称获得了三分之二以上员工的签字同意,但实际上,很多员工对此并不知情,更没有见过这个方案,何谈签字呢?这一系列的做法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更是对员工权益的严重侵害。

一审、二审法院未经查明确认,就以该文件作为裁判的依据,判决多位下岗员工要求瑞安水泥公司经济补偿、补缴保险等诉求不合理。这个结果不仅让员工们无法接受,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此事的高度关注。

三、员工维权无果,谁来替弱势群体发声?

司法追究未果后,员工们试图将情况反映到纪委部门、检察院、巡察组……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多年来的维权诉求皆因各种原因石沉大海,没有一个机关给予他们及时回复和有效解决。作为普通人,他们对于身处的困境束手无策,只能一遍一遍地发问:

第一、习水县建材工业公司转制时拥有的国有资产折计800万,其中的80%划给国有职工,但是事实却是数百名员工被无情裁撤,那么上述巨额国家资产去哪里了?

第二、为何瑞安水泥公司口中的“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员工签字同意”的减员方案我们并知情?减员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第三、公司在《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中强制员工放弃股权和利益分配的权利是明显违法违规的霸王条款,谁来为我们的权益负责?

第四、瑞安水泥公司的减员决定中,“正式工与合同工以及临时工一样按12个月平均工资工龄补偿一年一个月工资,正式工没有安置”的依据为何?这合理么?

第五、在我们明确否认、瑞安水泥公司根本没有提供原件的情况下,法院为何匆匆认可瑞安水泥公司数份关键证据的证明力?

国企作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有物,存立时应该致力于为更多群众、职工谋福利,转制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广大员工的民意,做到尽量减少职工的损失。

企业转制是商业运行的结果,但转制过程中存在太多的暗箱操作。从社会整体来说,瑞安水泥公司这种兔死狗烹的做法所引发的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给习水县当地的营商环境秩序的构建以及员工对国有企业改制怀疑度的缓和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我们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关注此事,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全貌。让我们一起呼吁公平、公正、透明地对待每一位劳动者和企业。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得到公正的待遇时,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进步和发展。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建材公司马临水泥上亿国有资产流失,损害职工利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