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OD(M)自制蓝图设计:M1911A1-Range Master

2022-07-22 18:02 作者:FNG丶Blyat卐NooB7_  | 我要投稿

大好,我。😄

上次我画1911的枪匠虫豸,还是在上次,嗷。然后呢,我依稀记得当时的惨状:👇

一语成谶是吧

属于是祸从口出了。🥶

我也不到这属于是我无心的一句话导致于它这样的,还是现在这个环境就这样啊,这也不是我能左右的,对吧,2333😇

不过无论如何,我鼓捣完枪匠了感觉差了点啥……🤔对辣,蓝图嘛。🤓于是就有了这一篇,嗷。🤗

所以呢,建议看本篇之前先去看CV16720180,因为此蓝图是和该枪匠系统通用的。😋


然后我在这bb点我对于枪械蓝图或者说枪匠设计的一些看法,总结一下就是下面几点:👇


(不爱看我扯犊子这段可以直接上滑跳过)


●你设计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枪械的基本操作原则。🤠比如保险/快慢机在哪,拉机柄在哪,弹匣卡榫在哪,有没有抛壳窗,拉机柄行程是否足够,这是最基本的。🙁根据以上要素,暂且将枪械自身结构搁在一边,缺少任意一点,那就是失败。👊🤨

●人机功效。再把要求放低点,你这个玩意是不是人类能用的。😇比如枪上没有奇怪的尖刺和利刃,枪托有足够且舒适贴腮面和抵肩面,护木能保证抓握舒适,弹匣上面没有奇怪的东西,机匣上没有奇奇怪怪容易怼到脸的东西,没有奇奇怪怪屁用没有徒增重量的东西。✋😥

●有充分的设计依据。🤨,🧐,🤔,🤓💡!


以上是我觉得设计一款枪械蓝图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有任意不符合,视作不合格的馋翅品,❌如无一符合,则视作垃圾。👎包括某游戏的“幻化锁定”,可以说是一点也不给枪匠系统面子啊。😰(虽然枪匠系统也很烂🤗)我的建议是不要什么乱七八糟玩意都往枪上缝,那样就不是武器,而是玩具。✋我可能会觉得好看,但绝对不会想用它。🥶



正篇:👇

事先声明:蓝图目前仅停留在设计图阶段,不能完全代表最终成品,蓝图命名如有和现实中的型号有雷同,则纯属巧合😄


然后就是说一下我这个蓝图的基本设置,嗷:

自带5配件,通用本人的虫豸版枪匠系统。不可幻化。👇

●轻型补偿器(特殊造型)

●轻型扳机(特殊造型)

●ACPO Gen2红点瞄准镜(ee,,,👐)(特殊造型)

●颗粒握把皮(特殊造型)

●15发弹匣(特殊造型)


此外该枪的设计团队在该枪上架之前就已经发表了免责声明:正如该定制手枪的命名,该枪设计为竞技射击或比赛使用,不建议作为战斗手枪,自卫手枪以及EDC使用。

不过到了游戏里,这些东西都可以往后稍稍了。👐

这次后期调色应该没问题了罢,,,

●然后介绍一下整体设计吧:👇


该枪整体分上中下三部分,偏模块化设计。

●上滑部分包含套筒,枪机以及枪管组件。👇


•5英寸的标准枪管,但是依旧采用表面烤蓝处理的钢制比赛级Bullbarrel,有利于提升精度,降低后坐力,减少共振和延缓过热。而不同的是枪管上方增肌了一条固定的肋条突出于套筒顶部,光纤准星则也是和肋条一体切削出来的。这样准星会非常牢固,且射击时准星不会随套筒一起后座,能使射手更好的聚集注意力,此外进一步降低套筒重量,减轻可感后坐力。😃弹膛外壁有浅刻槽,一般来说这种都是要另加钱的。✋右侧有.45 ACP字样,代表枪管口径。

套筒采用TC18钛合金制成,表面拉丝电镀处理,默认颜色是钛灰色,但是照门以及凹刻的部分则是哑光黑色。套筒外壁做了大量的镂空和凹刻处理以减轻重量。✋

该枪管的照门也是可调的竞赛照门,后壁表面略倾斜并有横纹处理以反射光线,配合准星的光纤,指向性优秀,此外虽然该蓝图默认使用镜桥安装红点,但是如果对重量和重心有意见,套筒后方也已经切好了Optic Ready。👀

照门前方有一个辅助拉机柄,这是该枪管独有的配件,而且还会对换弹动作有影响,下面会提到。👌🏿

虽然是竞技手枪,但是设计团队还是有参考一些“战术”的要素,比如图中抓壳钩前半部分特别用阴影加重,表示这一部分会外露于套筒表面,膛内有弹时会凸起,充当指示器的作用。无论如何,省去了press check的步骤。🧐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全枪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这个巨大且张牙舞爪的“轻型”枪口补偿器。该装置由不锈钢制成,默认是表面电镀金处理。😃上方两个巨大的开口,虽然能有效抑制枪口上跳但是也带来了燃气上喷的问题,于是在两侧也有各2个开孔,以及内壁8个孔位,对应8条前端凹槽以分散枪口燃气并且减重。当然实际作用可能依旧是装饰性大于实用性。😕

至于安装方法,自然也是通过螺纹安装。不过这个鬼东西还有一条配套的复进簧导杆,在安装到枪管后将这个内置弹簧的“双节棍”拧入补偿器下方的预留孔位,然后横向纵向螺丝固定,以此来应对枪管的偏移后座。👊

这个补偿器虽然防跳效果雀食好,但缺点则是又大又重,无论是安装还是拆除都略显繁杂。不过无论如何,恐怕没有人能拒绝这么一个张扬而且发金的大铁坨子。👐

啥?你问我换枪管了咋办🤨?那当然是换这个制退器的不同版本了😋。现实中那就老老实实掏钱😁,但是游戏里那就都是白送的捏🤗


●中身部分则是套筒座,内含FCU(Fire Control Unit)的大部分组件,至于为啥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下面再说。中身整体由不锈钢制成,表面阳极氧化处理,默认配色是狼棕。😎

•前端4槽标准皮卡汀尼导轨可以兼容大部分的下挂枪灯和激光指示器,中部低凹,适当减重。😄

•下导轨上方左右各6个螺丝接口,可安装配套镜桥:👇

•镜桥使用7075铝合金CNC切割而成,表面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整体对称设计,两侧均有6个螺丝接口,对应套筒座上的螺丝孔。上方通用微型红点对接板,另可选择皮卡汀尼导轨版本。使用这种套筒座上的镜桥,虽然比较麻烦而且沉重,但是其优势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红点瞄准镜射击时不会随套筒运动,这就可以提高瞄准的稳定性。😎

此外注意左侧六个螺丝中间那一块突出的斜面,那一块是辅助手的拇指靠,使用正确握姿射击时,辅助手大拇指会自然搭在上面,抑制枪口上跳以及后坐力,尤其是在锁腕的情况下,效果会非常好。🤩不过其位置可能对于小手射手不是特别友好(我的手就不大,但是我在锁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碰到这个位置的👍)。当然这个拇指靠并非此款镜桥所独有,生产商还推出了拇指靠单品,由两个螺丝固定,在不使用镜桥的情况下安装使用。👍

•ACPO Gen2红点瞄准镜(bushi):Advanced Compact Pistol Optic,即“先进紧凑型手枪瞄具”,Holopoint公司ACPO的船新版本。✌3MOA红点尺寸。相比于Gen1,其CR2032的电池仓从下面移至左侧,这就完美避免了换电池要从基座卸除再装回,重新校准归零的繁琐过程(虽然现如今红点瞄准镜电池寿命基本也已经有50000小时之长),当然代价就是轻微的左侧视野遮挡。此外ACPO Gen2前方集成了一小条太阳能板,万一电池没电了,可以采集光线临时供电,这也是Gen1所没有的新设计🤩

此外虽然其是手枪瞄具,但是依旧有其专用的皮卡汀尼导轨底座,可用于任何有顶部皮轨的平台,不过其最适宜的还是PDW,USW,FLUX或者卡宾套这些体积相对较小的平台。👐

其使用方法依旧还是按一下上的按钮开启,上下两个同时按关闭,下的按钮长按三秒切换准星样式。官方预设准星样式有:•,△,⊙和○。🤓

右侧是1911 Range Master手枪配套ACPO Gen2的瞄准效果示意图。对,只是示意图。👀

(以上ACPO Gen2的资料纯属胡编外加瞎姬罢缝,如有雷同,那就是我恰巧借鉴到了🥶)


•扳机护圈前端改直,配合防滑纹和下方三角形凸起,辅助手可以勾住扳机护圈抑制枪口上跳。扳机护圈后部高切。👊

•双侧拇指保险模块。左侧的拇指保险拨杆特别延长且加宽,可以充当右手拇指靠的作用,拇指保险模块可定制左撇子版本。👌🏿

•延长一倍且增高的空仓挂机杆,在落下状态与保险的开启档位平齐,空仓挂机状态下右手拇指可以很轻易触及,减少左手大拇指工作量。👍

•六边形风格轻质镂空击锤。🔨

•延长海狸尾,以及加厚的握把保险。👌🏿


●下部分则是可更换的握把组件,我画出的虚线左侧就是可更换的部分。具体方法就是先按正常步骤拆出扳机,然后拔出空仓挂机杆和弹匣卡榫下方的两根销钉,以及握把底部后方的限位销钉,再拆除弹匣井扩口,即可将握把模块向下滑出,之后再反着来就可以了。😃

而这个可更换握把模块的主要目的则是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比如说某位用户说要打IPSC,但是买的.45的版本,带不上去,于是他就可以购买双排9mm的套件,直接更换,然后把制退器拆掉,再拿去打IPSC。😎


套件主要包括:替换握把模块以及配套宽度的扳机,2个配套弹匣,以及要求口径的5英寸枪管。👌🏿


然后下面引申一些IPSC的装备规则和限制:👇

这里用结构类似的托卡列夫TT-33拆除扳机的步骤代替演示一下。👌🏿

•握把模块使用7075铝合金制成,表面硬质阳极氧化处理,配色和中身相同。前端有较锐利的颗粒处理,防滑效果极好。握把配合扳机护圈高切,主手可以握的更高,减小套筒后座产生的力矩,有效抑制枪口上跳。 👊

•特别加长的弹匣卡榫,表面斜面加锐利横纹处理,方便触及和操控。👍

•扳机采用轻质的可调(游戏里不能调)镂空扳机,扳机力默认3磅,pretravel和overtravel行程很短,let off非常清脆,段落感极强。👆

•握把护片使用偏几何风格的G10材质握把护片,前段表面平坦,表面烫纹处理,搭配三条横向凸起防滑效果不错。后段……只有虎口那里有一块颗粒表面😅,整体截面呈扁三角形。握把片也是整体镂空设计,握持手感扁平且硬,但是总体上还比较舒适,下方有限位围在握把前方辅助握持。🤓

•下方半围弹匣井扩口。其实设计团队本来想做全围,但是考虑到适配所有1911弹匣,最终选择了半围。此弹匣井通过握把片的下方螺丝以及握把底部后方的限位销钉固定,和颗粒表面的握把背板一体成型,实际上也是起到了连接握把和中身的作用。🤩

•下双上单结构的15发弹匣,可能有人会问我为啥不采用CV16720180里面的15发弹匣🤨?ee,因为那个破弹匣是我在CODM里MW11的铸币12发默认弹匣容量的基础上设计的。说白了那玩意是个四次元的臭单排弹匣。👎😅


而这个15发弹匣,则是按照现实中1911的默认7发弹匣容量设计的🤓。下面做成双排当然也是为了在不影响整体宽度的前提下缩短长度了,此外双排弹匣搞战术换弹的手感应该也更好一些。不过为啥下面的增量扩容只有6发,而不是8发捏?🤔

我给你们做,做个实验吧。(he~tui!)👇

比方说,zhei个事1911滴弹匣吧,对不对?拿把底板给它撬开,顺zhei个口掏进去往出薅(弹簧),薅完事用药筒,用子弹给它填一下,奔里,奔里,塞子弹。完事儿,往里挤那个…….45的子弹。啊,所以如果没有弹簧,这标准弹匣它能塞9发的,所以下面的增量扩容就是6发的增量,然后下面的弹簧自然就是要更长更硬,所以或许对于手动压弹爱好者会比较折磨,建议使用压弹器。👌🏿

然后下面的扩容增量里面为了防止托弹板跑偏,前后都要有限位凸起,将托弹板卡在中间,这样才能用单排宽度托弹板推动双排的子弹。其实原理还是挺简单的,说白了那也就是双排弹匣上面多了一长条而已,当然为了保证强度,15发弹匣使用整体均由不锈钢制成。🤗


总的来说,无论是现实还是游戏中,该蓝图的默认配置都比较OK,基本上不用换装什么配件,顶多就是把瞄准镜换成下挂的激光,或者快手。👌🏿


●特殊动作:

●空仓换弹动作:👇

•无快手:1.枪身内倾后迅速外摆将空弹匣甩出。|2.左手从腰带上拔出新弹匣。|3.左手插入新弹匣。|4.左手反手向后拉辅助拉机柄,套筒复位。|5.枪身复位,准备射击。


•快手:1.借助CAR(Center Axis Relock,中文叫中轴稳定啥玩意的,随便了,反正看一遍JW1就学会了😋)握持的倾斜角度向内使力甩出弹匣,同时左手拔出腰带上的弹匣。|2.旧弹匣落地,左手插入新弹匣。|3.枪身复位,此时可以透过挂机的抛壳窗看见枪膛内部。|4.右手大拇指解除空挂,套筒复位,准备射击。


●检视动作:👇

1.枪身内倾,右手卸掉弹匣,左手接住检视。|2.左手插回弹匣。|3.左手轻轻后拉辅助拉机柄,检察上膛情况。|4.调整握持准备射击。



那好啊,这个蓝图啊,我编的也差不多了,就是说啥呢,真编不下去了,嗷。也别太较真,看我画点破玩意,鬼扯几句,就图一乐,也挺好的。然后,有问题就讨论讨论,喜欢的话,那就点点关注,双祭双祭,嗷。就这样吧。😋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再见。✋😇




COD(M)自制蓝图设计:M1911A1-Range Maste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