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础认知心理学-听觉
听觉有两层含义:
对声音的感知,即感觉神经对声音的接受能力。(先天)
对声音的认知,即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后天)
声音通过外耳道、鼓膜、中耳部分的听骨链、咽鼓管及内耳部分的内外淋巴液将声波机械性的传导至位于耳蜗内的、特殊的听觉细胞。听觉细胞接收到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并将其转换为载有声音信息的神经冲动,以神经冲动的不同频率和组合形式对声音信息进行编码,经各级神经元再编码,传送至听觉中枢,便产生了听觉。


听觉对声音的认识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判断声音的有无,接着是引起听觉的注意,一般来说,对听者有意义的内容容易引起听觉注意(如:鸡尾酒会效果)。
听觉可以辨别声音来源的方向
听觉时间差异和听觉强度差异,若声音从正前方和正后方抵达两只耳朵的时间是一致的,就会前后混淆。
听觉识别是辨别声音异同的一种能力
通过声音的频率、波峰、音色等来区别、判断声音中包含的内容、情绪等。
音色就是声音的特征,听觉记忆则是在辨别声音的基础上,把声音信号存储到大脑中。
听觉反馈
人们在听到声音后会出现一种自我调节反应叫听觉反馈。比如带耳机唱歌,觉得唱的不错,但别人听着跑调。
声音适应
在高噪声的声音环境里,时间久了,就会相对不敏感,逐渐适应
在汽车上,让警告声音产生的方位与紧急事件发生的方位相同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声音警告信息结合方位信息,让驾驶员更好的对警告做出恰当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