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纯思($-1-1)——“存在”本身,理念等级制派下来的先锋小弟...

纯思($-1-1)——“存在”本身,理念等级制派下来的先锋小弟,试着自居这一角色,你就把握了这个环节
我们今天讲这个主义主义的$-1-1
那么这个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存有论的第一个环节。我们把它叫纯思Pure thinking.
但是它目的论上也是没有的,目的论也可以看成是缺省,但是就没有必要写,缺省,省下来。
纯思,其实就是纯有,但是它还不纯有
因为在黑格尔那边,代表的就是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但是我对埃利亚学派的解读和黑格尔对埃利亚学派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这里就代表人物是黑格尔所认为的Eleatics爱利亚学派,他的哲学史版本里面的爱利亚学派。
那么这个是纯思,其实就是有。
★但是这个纯思,还没有意识到它一定会走向无,所以这个$-1-1-1,就是目的论上有了这个1之后,才是走向无的那个纯有。
那在本体论上这个1,还是逻辑;
在认识论上的这个1,就是系词。
这个纯思实际上就是纯有
它就代表系词,一种系词意识
你可以把它叫做数位意识,系词意识
就是准备描述,ready to describe,你不知道describe anything,就是说它出去之后,什么都describe不了,回来,就回到它自身。
这个很简单,所谓的纯思就什么都不思
但是它这个时候还没有把握到自己是什么都不思
它是个尚未把握到自己是:我打算思考了,I dont know.
所以这种纯思,由于它是尚未实际上是……
就是这个黑格尔在这里其实赖皮,他直接把纯思或者埃利亚学派那边的……
这个纯思就是有,就是有或者就是being,就是存在
★我不把它写成纯有,因为所谓的纯有就是纯粹的纯思Pure pure thinking
纯粹的纯思的话,其实这个(认识论上的系词意识/纯思)走向后面实际上是加倍的纯思是有,所谓的就是开口说话,就打算开始描述、准备开始描述...就是开始想要说there is ......想要开始描述什么?描述你的意识场域,描述这个场。什么样的场?它不在乎,场域论是没有的,它不预设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以谁都可以用。
它就打算说there is...后面是啥?不知道。
但是黑格尔说……这种纯思可以这样说,它就是:there is ......就是一种敞开的状态
但是黑格尔直接在说存有论……这个环节(纯思)属于质,Quality.
Quality下面第一个pure being,纯粹的有
那么这种纯粹的有pure being,在他看来……其实在我这里就是一种纯粹的纯思pure pure thinking...或者这个pure就把它改成only——only pure thinking
这个pure thinking就变成there is nothing ...only there is(there is 回到自身)
只有这个there is,这个is,这个问题它还不是问题意识,只有这个描述意识、意向性,
只有这个意向性本身
只有一个想要把自己充实的意向性本身
它想要把自己的意向性充实,但是没东西充实,它只能用自己充实它自己,所以它归根结底是匮乏,里面没有任何的(东西),就是我要吃……没东西吃!
黑格尔说,把这个纯思等于有,那么纯纯有就变成只有纯思
所谓的纯纯有,在黑格尔《逻辑学》那个……那我们就到后面一个$111了。
我们今天讲1-1
1-1在这里是有两个运动的,它是有运动的,只不过它没有被写到这个……或者说它是有四种运动都有可能的,前面(场域)是不可能,后面(目的)这个是还没有。
那么这个1-1会有……黑格尔《逻辑学》一开始就会说,这个(本体)要到这里(认识)来——这个(认识)要回到这里(本体)去,要给出来,再回去,会有这么个运动。
就是这么一个本体想要给出自己、给到认识论上、给到这个现象维度、体验这个维度,本体要给出体验,体验要回过来成为这个本体本身!
所以黑格尔说...这个东西如果普泛来说,就是self=self,这个所谓的纯思就self=self。
如果是真的纯粹的纯思的话,就是(谢林那里的)上帝的那个纯粹纯思——要完成一整个过程、要展开一整个过程——就是理智直观;
但是对于人来说,这么一个纯思就是纯直观...只有直观、只有直观本身:只有“想着是直观某个东西,但发现没东西直观,就直观它自己”。
只有这个直观直观本身,只能看这个“看的活动”:没其他东西可看。
那么所以黑格尔在这里已经把握到这个运动。
一方面它是绝对匮乏,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使得后面这些运动环节(目的论上的)开始了。这运动环节开到后面会一个个增补到这个(认识)上面去,然后甚至增补到这个(本体)上面去。就后面这个累计上去了之后,它会让这个认识论上开始有更复杂的(东西);然后这个(认识论)开始变复杂之后,它会让这个本体论上变得更复杂。
($-1-1)只是一个发端、开端。它跃跃欲试、蓄势待发,要到后面去……但是不知道到后面哪里去。
黑格尔认为,你把握这个张力($-1-1的两个1之间的),就知道它怎么把后面的开显出来,它一开始开显出来(的东西)是认识论上这个1是一样的,这里的1界说或者描述、阐述、对它的一个刻画、一个规定。
它就是想要给出规定性、或者说想要让规定显现出来,要把这个视域给它敞开出来。
所以($-1-1)认识论上就是个系词、就是being...把系词本身名词化,而且它(being)是个动作过程.这里其实可以看成是个系动名词。它就这么个东西,而且它是pure being,就是除了这个being之外,什么都没有。
这个being其实就是:打开门,等着看有什么东西从这个门儿进来,但是门里什么都没有,那这个门有什么?只有这个开门的这个过程或只有这个门自己;其实你这连门儿都没有,门儿也是规定性:我们举个例子,(being)就只有这个敞开活动本身。
它敞开了后面这个东西(目的论)
它使得后面这个……但是后面这个目的论运动是在它们(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差异之间,就是$-1-1就只有1-1这两个东西:
左边这个(本体)是逻辑;左边这个东西是就是完满的上帝,但是它是作为逻辑的上帝,或者作为一切本质,一切就是完满的本质;这个逻辑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整个世界的所有发生学的那一些;这个其实tm的就是语言啊、一种神圣的语言,就是神的形而上学:这里就本体论上就可以叫做神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1)里面是包含着神的形而上学,但是它要把它讲出来,讲出来首先要有系词。
用系词把它讲出来。那首先讲出来就是系词本身
就是这个有、或者叫存在。
There is那个is,就这个is本身。
但是在这样讲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分裂了。在这里(1-1)隐隐包含分裂了:
这个东西(系词)是蛇皮匮乏,这个东西(上帝)厉害得不得了、完满的。但是它们又都是一、是等同的...非常有意思。
所以后面立刻一个运动,就是这个东西(有/存在)要奔向无——要说“我是小弟,我是被您讲出来的,我这个系词是被您这个神圣逻辑给道说出来的,我是您讲出来的,我是小弟。”
立刻当小弟,先臣服;
所以这个111的1(目的论)就是臣服。
先跪下来——“禀圣上,咱家已经到达现实存在的第一线了”
“我是无啊,等着您来给我施加定在.让规定性,降临下来。”
这么个意思。
所以你可以看成是,黑格尔所想的就是,神派了个小弟,这个小弟就是祂的一个系词。这个系词就是让太监下去开戏台,募捐,挣钱挣回来。
其实祂自己是匮乏的,这实事求是讲,这个就像嘉靖皇帝一样的。你看上去好像这个神非常富有的,祂实际上自己是匮乏的。祂就靠小弟下去开个戏台子,这个戏台子就是这么一个系词being存在。它(being)是一个整体、整全。
那么实际上它们(1-1)相互之间是有张力的,这个东西(being)并不是直接和它(神)相等同,但是它会下去(到目的论去)就直接说:我什么都不是——它必须说自己是匮乏的才能让这个大哥放心。
“你这个小弟,很会当小弟。”
它(being)必须把自己说成什么都不是,
所以才能反过来说自己是祂,自己秉承了祂的旨意。
我是一个空的规定性,这规定展开要靠着一个外面的异质性、神圣力量才降临的。
所以它首先展开的是这么一个认识论上的1,
两个看上去都是1,但是它们不是同一个1
★这个(左上帝)是站在背后的大哥
★这个(右系词)是站在前面的小弟
大概你要明白这里面的关系
但是呢这个大哥……祂要本体上这个1,祂会发现问题很复杂,祂没有完全直接就是1到底,祂最后要变成2,没有办法的,自己要分裂的,本体论上自己要分裂的,祂要变到2的,就是这个小弟不停地回来禀报
“哎我,我下去这样搞【1-1】1234,不同的方式搞了,大哥,都不行啊”——那大哥本人变成2。

那么明天我们再来讲这个辩证法第二讲
这个纯有,所谓的纯有……今天讲的就是有=纯思pure thinking
纯思就是自居为大哥的太监,降到下来摆戏台子,我的纯思是摆戏台子,就是展开戏台子的,我的大哥要登场了或者说你们赶紧募捐、赶紧把好东西交过来。
这个纯思就是敞开一个主体性的视域,这个敞开了之后,就会立刻说,“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我就是负责下来开这个视域的,你不要以为我是什么”
它一定会立刻走向无
好那就讲到这边啊
❤️❤️❤️
存有论的第一个环节,我们把它叫做“纯思”(pure thinking),它是一个动词,但是它目的论上也是没有的。就是省下来的。
纯思还不是纯有,因为在黑格尔那边代表的就是巴门尼德,黑格尔所认为的爱丽亚学派,纯思一定会走向无。那么它在本体论上是逻辑,在认识论上则是系词,一种系词意识,一种准备描述。所谓纯思就是什么都不思,但它还尚未把握到自己如何思考。黑格尔在这里就是赖皮,直接把纯思(有,存在)(我不把他写成纯有,因为纯有是加倍的纯粹的纯思,有着一种想要描述场的敞开倾向 eg:there is ...)只有一个there is用意向性充实自己的本身。
1-1在这里有两种介于1之间的运动:本体要给出体验(给到认识论上),体验(认识论)要回过来成为本体本身,这就是self=self。
如果真的是纯粹的纯思的话,谢林意义上的,就是理智直观。但是对人类来说,只有直观本身。一方面这个运动是绝对匮乏,但这又是后续运动的开始·开端。认识论上的1(界说)想要给出规定性,把视域敞开出来,所以其就是系词,系动名词。但是后面这个目的论的运动是处于本体论(一切完满的本质,即逻辑,一种神圣的语言,神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想把本体论导出的欲望,让系词诞生出来)的差异(本体论是完满的,可认识论又是匮乏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还都占据1的位置,又是等同的)之中。所以他们之间的张力所催生出的下一个运动,是认识论要奔向无,我这个系词是被神圣的逻辑所道出的。但实际上,这个本体论才是真正匮乏的,它会发现自己不能1到底,最终会走向2,这是因为认识论上的1234都最终会导致失败。认识论必须通过空无来贬低自己才能承担起本体论所赋予的责任。
To sum up,所谓纯思就是敞开一个主体性的视域后,认识论走向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