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有用和无用

2020-12-12 09:41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一)有用和无用的名言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子)


3.社会不但需要果蔬和药材,也一样需要蔷薇和地丁。(周作人)


4.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这盘菜,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泰戈尔)


5.在功利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丹齐格)


6.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梁文道)


(二)有用和无用的典例


1.当下无用,将来可能有大用


乔布斯读大学的时候,曾去旁听一节书法课,进而迷上了书法。随后他花了大量时间去上书法课。他的同学都不以为然,但他却坚持下来了。多年后,乔布斯负责苹果电脑项目时,他学过的书法派上了用场。他要求开发团队让苹果电脑支持不同的字体,而且每一种字体都要求工整、美观,有书法的韵味。这些特性成为了苹果电脑的一个大卖点。


2.圆珠笔上的“生命之孔”


圆珠笔因其书写阻力小、书写长度长而广受人们的欢迎。渐渐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好用,更是开始追求好看。但是,不论笔的设计如何,在笔帽上总会留下一个小孔——好多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殊不知,这个小孔,其实大有作用:低龄儿童将笔盖误吞后,可以保障呼吸,防止窒息。简而言之,这是生命之孔。


3.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生活


中国的一个教师团访问日本大学,发现日本大学生不仅有繁重的课本知识,还要学习农业、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一位中国教师问出了那句经典的问题:这有什么用?日本教授回答: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生活。


4.段子中的问题:单靠文凭不一定有用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农民工去找工作,对方开出的工资太低,答曰:别逗了,这点钱只够请大学生。段子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单靠一纸文凭不一定能找到高薪而体面的工作。(来源:人民网 智春丽)


(二)有用和无用的观点



观点一:蔡康永:人生不是拿来用的


蔡康永:“我的成长,让我相信: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大都没有什么用:爱情,正义,自由,尊严,知识,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些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经得起反复的追求。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观点二:交“有用”的人不如读“无用”的书


来源:人民网 夏磊


时下,不少人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寻找“有用”的人,或者寻找一切机会结交有权有势的所谓有用的人。若真的读了那些“无用”的书,就可以用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打开《诗经》,“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意象会让许多渐渐远去的日子又回到眼前;翻开《围炉夜话》,很容易读到这样几句:“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就是这样一些无用的书,把我们带回遥远的年代,重温我们民族骨子里共有的淳朴,让我们以儒者的宁静面对芜杂的世界,以平和的心境去迎接突来的风雨。


观点三:别对读书丧失信心


来源:人民网


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读了大学,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逆袭”,但不读大学或许更难华丽转身。它反馈于人的“好处”,未必能够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兑现,而常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中好处,需慢慢体会。


观点四:学中文有什么用?


来源 :人民微评


一句“学中文有什么用?”让人无言。所谓“无用之用,即为大用”,学中文不能立马变现,可能还很不容易找到待遇优厚的职业,但能够充盈我们的灵魂,塑造我们的精神气质,使我们的生命丰富而有质量。最关键的是,中国人不学中文、不学好汉语,注定将失去文化的根!



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有用和无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