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山脉之外
一、跳高行动
1946年12月,时任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James Vincent Forrestal)——他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任国防部长——奇怪地组织起了一场针对神秘的南极大陆的秘密行动——跳高行动,或者说高空降落行动。
其参与兵力包括一支由40艘舰船组成的大型特混舰队,4700多名官兵,6架直升机,6架水上飞机,2架多用途飞机,15艘其他飞机。
这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下无疑是非常奇怪的:美苏正在逐渐步入冷战的泥潭,而欧洲则尚未从二战的余波中复苏;在美国国内,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慌正悄然兴起,而逢此之时,美军舰队却正处于战后大规模裁剪的虚弱期,诸多的军舰和人员退役,兵力捉襟见肘。
在苏联随时可能压进的情况下,却依旧向无关紧要的南极洲派遣出如此规模的舰队,这几乎是难以解释的。故而让人特别怀疑美国海军是否要在南极继续一场看不见的秘密战争,而其中的某些大胆而不安的揣测,后来也确实被该行动的领导者,理查德·拜德上将所证实。
据说这一行动原本计划持续6到8个月,然而行动仅仅持续了八个多星期,便突然戛然而止。行动结束后,美军一度将其列为最高机密,直到七十多年后才开始逐步向外界解密了部分文件。
根据公开的说法,跳高行动的目的是利用南极短暂夏季的时间完成对南极的测绘工作。明面上的任务还有:对军事人员进行寒冷条件下作战训练和装备测试;探索南极科考站可能的建造地点,以及实际使用、维护的可行性;研究冰上基地——尤其是冰上空军基地——的建造、维护及使用的技术,以及应用于格陵兰岛的可行性;探索和搜集南极地区的水文、地理、地质、天气学及电磁条件的相关信息。
然而根据跳高行动的亲历者弗里曼·沃尔特斯的说法却并非那么简单,根据他晚年自传性和回忆录质的小说《疯狂山脉之外》,这一行动确实怀有特别的目的,以上的诸多目标只是顺带之物,他们根本上的目的是找到并摧毁纳粹残党位于南极大陆的秘密基地。
在那里,他们不仅要与可恶的纳粹分子战斗,也还要与绝望的低温天气和可怕的暴风雪做斗争。然而这不是最最恐怖的,在那些死寂了千百万年的冰冷荒原之中潜藏着一些人类难以想象也不改去想象的可怕之物。人类的贪婪把它们从神话般的亘古之地唤醒,并带来了可怕的畸变与毁灭。
1946年,随着太平洋战争宣告终结,充满腥风血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战争可能远未结束。
1946年12月初,弗里曼·沃尔特斯所在的连队突然突然接到了一项紧急命令,他们将参与绝密的跳高行动,在更换完寒带作战装备,立刻与美国海军第68特遣舰队的中央群汇合,在那里他们将荣幸地搭乘特遣舰队的旗舰“奥林匹斯山号”航向此行的目的——南极大陆。
负责介绍此项行动的少校情报官告诉他们:“南极洲出了点状况。不久前,卑鄙的英国人背着我们在南极大陆进行了一场秘密行动,但是他们失败了,伤亡惨重,而且对盟友再也隐瞒不住了。于是他们这时便想起了自己的亲密盟友,他们告诉了上头大人物,德国佬在南极修建了一座秘密的地下基地,还有数目未确定的军事人员,而且似乎还使用着一些神秘而怪异的科技。”
然而糟糕的情况是,英国人的警告已经被部分证实了。根据海军情报机构的调查,一些数目不详的德国U型潜艇在纳粹德国投降前后期间神秘地失踪了,而且更不幸的是,他们中的一些在失踪前已经向智利和阿根廷当局投降,并因而得到了后者给予的充足的燃料补给。
尽管美国政府已经就此问题与智利和阿根廷进行交涉,然而失踪的德国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大人物们决定组织一次针对南极洲的特殊行动,跳高行动就是此行动的代号。
按照官方的说法,具体的行动由海军少将理查德·H·克鲁森(Richard H. Cruzen)领导,而名义上的行动组织者和领队则为海军少将理查德·E·伯德(Richard E. Byrd)。后者是知名的极地探险家,因其考察南极的功勋而美国政府授予了海军少将的军衔,他曾于1929年与德国科学家一起参与了南极的探险活动,也是第一个飞越两极的人。
据少校说,由于可能要深入南极内陆作战,上面的人本想从各个部队抽调精锐临时组成一支新的部队,然而任务太过突然,且万分紧急,又对兵力有着不小的需要,因此退而求其次,使用编织完整且配合有序的精锐老部队加入这一行动。所有参与此行动的地面作战部队都要在舰队航向南冰洋的过程中,做好寒带战斗准备,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
根据此次行动的第一阶段分配的任务,弗里曼·沃尔特斯所在的K连将换乘西部群的驱逐舰亨德森号,并将随西部群前往毛德皇后地附近的玛塔公主海岸,他们将在那里登陆,占据或夺回英军之前建设的前进基地,并尽可能地深入南极内陆进行探索侦察。西部群的水上飞机支援船库瑞塔克号,将会对其提供先期的侦查和有限的空中支援——如果天气状况许可的话。
履带拖拉机改装的雪地装甲车和三支狗拉雪橇分队将会配合K连行动,他们将会携带上足够的弹药、汽油、食物、炸药和其他物资,而且一旦前线基地得到稳固,并附近的冰原清理出一条简易的飞机跑道,只要天气状况良好,源源不断的支援——包括兵力和物资——都将会陆续到达。
此外,一名英国向导将会陪同他们参与此次行动,他是之前英国在南极秘密行动“新士瓦本地战役”的幸存者克里斯托弗·李,隶属于英国皇家特别空勤团(SAS)。但弗里曼也听说,另一人也会参与此次行动,她是对冰封的南极大陆颇有研究的科学家莱丝丽·帕克博士,此前她的父亲在参与英方此前的南极行动中失踪。她是自愿加入的,因此目前的大多数人对她的情况还尚不知晓。
“你们绝对无法想象,我们到底在那里遭遇到了什么?”在连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英国人这么描述。
根据SAS士兵克里斯托弗的说法,英方的前进基地——毛德海姆基地位于毛德皇后地靠近穆里格-霍夫曼山脉的山峦处。在上一个南极夏季的尾声,他们曾经派遣了一支部队在此处驻扎,这支部队曾一度在营地的长波电台里报告他们的发现,他们的侦察兵在穆里格-霍夫曼山脉的山脚下发现了奇怪的隧道和地下温泉系统。
他们说这条隧道相当的古老,但似乎留有新近才出现的人为痕迹。因为怀疑是纳粹基地的所在,他们对这一洞穴系统派出了大量的兵力,试图在冬季降临前进行侦察。但在此后发生了非常不妙的事情,这些侦察队只有两人活着回来,可后者已经完全疯疯癫癫,逻辑失常,根本询问出不多少有用的消息。
这些部队在无线电里报告了这一切,然而随着南极严冬的到来,他们被迫暂停了搜救与侦查的行动。正是在那个严酷的南极之冬,这支部队却突然奇怪地失联了。英方向他们发去任何通讯都宛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英方起初猜想也许是他们的长波电台故障了,考虑到他们的物质储备绝对可以应付整个寒冬,也考虑到在漫长的极夜和南极寒冬恐怕难以施加援助,因此英方并未做出任何改变预定计划的打算。
但在两个月前,长波通讯突然短暂地恢复了。他们传来了非常令人不安的消息——“我们重新修好了通讯塔,但愿这会管用……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到处都是纳粹、飞碟、僵尸、极地人,还有奇怪的昆虫和巨大的阿米巴原虫……我们可能已经等不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了,但你们必须提高警……”这是他们发出的最后一份无线电报告,在此之后他们彻底渺无音讯了。
大约一个月前,随着南极夏季再度到来,英方重新动员组织了一支SAS精锐部队携带着补给前往南极基地调查,克里斯托弗也在其中。他们乘坐通过滑翔机迫降的方式于基地20公里处的平缓地带降落,并进入基地进行搜索。
没有生还者,调查表明基地的供暖系统表明,这里已经有近六个月未有人生火取暖了。除了一些模糊而冰冻的血迹,和奇怪的抓痕,他们甚至没有找到任何尸体,这诡异的景象几乎令他们脊背生寒。基地似乎被什么人仔细地搜查过了,换句话说任何与那个隧道或者洞穴系统有关的证据和资料都不翼而飞了。
因此那一夜他们睡得很不踏实,虽然这其中也有南极极昼的影响,但基地内诡异的氛围和他们回想起的那份怪异的电报却搅得他们无法安然入睡。他们不害怕纳粹,但电报里提到的其他东西,确实悄然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心智了。
克里斯托弗还记得,那一晚的情景。似乎永不下落的南极太阳虽然依旧悬挂于北方的蔚蓝天空之上,天空一览无云,艳阳高照,但飞舞的雪花却在奇怪地源源不断地落下。雪逐渐变得越来越大,卷起冰雪的狂风让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乳白色的浓稠迷雾之中,能见度甚至不足十米。
他们本应该更加小心,然而当寒冷刺骨的暴风雪突然怪异地袭来时,大意的哨兵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血的教训。也许是认为这种恶劣气候下不可能有什么东西袭来,哨兵放松了警惕,在凛冽的狂风中昏昏欲睡。
就是在可怕的雪风中,某些多毛的白色人形在呼啸的寒风的掩护下悄然接近了岗哨。尖叫声响起,热血在寒风下还未得以流淌便早已凝结,恐怖的雪人般的生物成群结队地突入了基地内部。
后者大约一人多高,力大无穷且不知疲倦,极其得适应南极寒冷的气候,宽大的脚掌在绵软的冰雪上如履平地。它们似乎也完全无惧于疼痛,往往能顶着SAS士兵凶猛的火力杀将上来。它们撞开营房的大门,冲入狭窄而温暖的室内,伺机屠杀还未反应过来的SAS士兵。
但SAS毕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士,他们很快就镇定下来,重整旗鼓将雪怪们打得连连后退。就在他们彻底就要将怪物们杀死时,异变发生了。确切的说是,两种异变同时发生于同一时刻。
在大雪弥漫的浓稠白雾中,突然显露出了无数怪异的红色光点,那不是别人,那正是一支怪异打扮的纳粹军队,全身穿着奇怪的金属装甲,背后缠绕着怪异的绿色电火花,那些红色光点似乎是头盔上的一种夜视探测设备。这些纳粹士兵装备着远超SAS小队想象的重火力,几乎瞬间之中就用可怕的弹幕压制了后者。
然而这远非是最为心惊肉跳的突变。真正的威胁来自SAS的身后,那些被认为是早已死亡的雪怪——后来他们才从纳粹口中得知那是“极地人”——如同尸变一般突然复活了。之后的故事简直是一场屠杀,大部分SAS队员被纳粹杀死,一部分被俘获,但只有几个人逃出生天,克里斯托弗就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