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评|《人生没有“好坏”》

2021-01-17 01:18 作者:sky格格巫  | 我要投稿

点评CV9247151

开篇题外话

很幸运,活动开始当天打开页面,偶然间看见了这篇文。被题目所吸引,于是便将该文的页面保存在了桌面的文档里。

由于当时还在忙年度故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看,但内心早已敲定就点评这篇了。

首先给作者大大说一声,我仅站在读者角度给予一定的客观分析,和很小一部分的主观臆测。或许有可能会说道一些不准确的地方,还请谅解。

认认真真看完后我也是斗胆来点评了,还希望大家海涵!

首先呢。我认为如果这篇严格按照高考作文要求来看,除了字数超了以外,肯定是一份高分作文。

文章的文体属于议论文,而且是一篇可以当范文级别的议论文。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讲究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议论文三部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满足这些点,那么这篇议论文才能算得上合格的议论文。

回到文章当中。为什么我就能说这是一篇能着当范文呢?让我根据议论文的三要素,来逐一分析这篇文章。

论点

意思是指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


题目中可以看见,文章是打算探讨人生当中的“好”与“坏”,但实际上“好坏”的定义其实是非常模糊并且抽象的,因此文章从标题就开始在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再加上议论文本身是一篇具有很强主观意识的文体,通过一系列的辩证来稳定强化自身的观点,从题目上就得开始出手,论证“好坏”实际上就很大程度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开头可以看见,作者先是用了类似题记一样的两个短句来引出作者这篇文章的核心。为了搞清楚这两句话的来源,我还查出了吉野源三郎先生的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以及b站上一个神级混剪视频。

并不清楚作者是否看了这两部作品,才影响了你写出这篇文章,或者想到用这两句话作为文章的引子。


核心的论点出现在第一段:

“好坏”作为明确概念只适用于讨论逻辑论述是否严谨,而对于生活中的“好坏”这一道德评价标准,则是十分空泛的。

前者肯定了“好坏”是存在于逻辑论述中的客观存在,后者否定用“好坏”来评定生活。这一来将原本存在争议、抽象、模糊不定的“好坏”,这一论点完美划在了生活当中,也就是引子中提到的核心——人生。

论据

论据作为议论文的核心大头,自然是最为总要的一部分,也是作者是否能够稳定自身观点的重要支柱。


而作者从第一段的后半段一直到第十段(倒数第二段),基本都处于论据阶段。


文章运用大量引经据典,使得文章整体丰富并且靠谱,也不难看出作者平日的阅读量相当扎实。文章很少运用到主观的论据,而是多利用客观论据来稳固自己的论点,这是为何你会觉得作者写的这篇文会不断给你一种“他说的很有道理”的感觉。


其本质上,议论文就是讲道理,什么样的道理大家能够信服,那就拿什么样的道理来稳固自己的论点。

论证

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多次运用到设问和反问这两个修辞格。


例如:

日本有谚曰“不及濑田绕长桥”,意味行路渡河时,乘船有时不及绕远路过桥来得快。通往死亡这一人生终点的路径远比渡河丰富,渡河尚且有时主观臆测的“正道”不及一段“逆旅”,更何况生命的过程呢?

 再者,追求人生的好坏又岂是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呢?那些醉心于远在天边的“好的”生活的人,往往便减少了对眼前生活的关注,纵使不像古希腊寓言中的天文学家那样掉入坑中,快步疾行趋向理想的道路上对脚边生活中的美充耳不闻,亦是他们作出的极大浪费与他们的不幸。

运用设问和反问的方式来论证,都有一种能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修辞方法,运用在议论中,这两个修辞方法能够使得议论文的论证更加有力可靠。

议论文三部曲

关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文章当中基本上很明显了,文中第二段单独提行承上启下说“为什么?”


第四段的设问就是在说“是什么?”


第五段中也提到了“怎么办?”


因此关于这点我觉得无须赘述了。

总结

文章非常值得肯定,以至于写完我都总觉得我在“尬吹”,但实际上这篇文章真的值得“尬吹”一下,的确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有写议论文犯愁的小伙伴不妨多读几遍这篇文章,说不定能学到一些东西。

我觉得根据我自身的文学水平,能点评的和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作者大大能喜欢。

其实作为半命题作文,最难发挥的便是找对论点,我觉得作者不管是选择论点,还是切入论点做地都是十分优秀的。


简评|《人生没有“好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