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民主任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栏目,为我们讲解:鲜草药化解肿瘤危机
2022年1月23日上午10:00,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王泽民主任,受邀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节目,为大家讲解《鲜草药化解肿瘤危机》。

体检查出结节,要不要切?
甲状腺结节
查出甲状腺结节先别纠结要不要切,通过B超检查,能进一步明确是否为恶性,实际上,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甲状腺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切除。
乳腺结节
检查出乳腺结节时,需要通过乳腺超声或钼靶等方式进一步检查,如果怀疑是恶性结节,则需要做穿刺活检进行诊断。
专家提醒
正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界、形状等方面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一般来说,如果是良性结节,是不需要切除的,只需要根据医生建议,按时到医院复查即可,只有恶性结节才需考虑切除。
肠息肉、胃息肉
不要犹豫,查到就切!
肠息肉包括小肠息肉、结肠息肉、直肠息肉三种。
在查肠镜、胃镜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息肉。在医学上,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肉虽然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可其中一部分还是有恶变倾向的,比如肠息肉和胃息肉。
1、肠息肉
据统计,8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息肉转化来的,其中如果查出来的息肉是肿瘤性息肉,必须要提高警惕,95%以上的大肠癌都是腺瘤样息肉转化来的。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是良性病变,特别是<0.5cm的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的。
肠道的肿瘤样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的范畴,但不会立刻癌变,一般需要5-15年的时间才会癌变,所以一定要及早切除,以防发生癌变。
2、胃息肉
有吞咽困难、烧心、上腹疼痛、上腹饱胀、食欲下降等长期胃部不适的人,都需要通过胃镜探查胃的情况。通过胃镜,有3%~5%的人能检测出胃息肉。
在这些胃息肉中,腺瘤型息肉约占10%。曾有研究对腺瘤性息肉患者进行随访,4年后发现,约11%的腺瘤性息肉发展成为原位癌。
胃息肉的癌变率不如肠息肉高,但也要重视。医生在胃镜下看到胃息肉之后,会先取出一小块,送去病理科进行活检,确定息肉的病理类型。根据息肉的类型,医生可以选择用电子显微内镜下套圈切除、电烧灼、手术切除等方式,让它和胃壁彻底分离。
本次节目要点

要想了解更多内容,您可以关注2022年1月23日上午10点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栏目,王泽民主任会为大家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