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慈母龙:巨龙亦有母子情

大家好,我是华丽羽王龙。在科普之前,先给大家看一首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在今日也是脍炙人口,在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也广为流传,的确,人类慈母是可敬的,她们会为了自己的后代奉献一生。但是在人类文明建立之前,统治地球的恐龙们究竟有没有母爱呢,答案是有的。这就是我们这次的主角—慈母龙

彼氏慈母龙
Maiasaura peeblesorum
分类
鸟臀目,鸭嘴龙科
体长
8-9米
体重
2-4吨
分布
美国,蒙大拿州
时代
晚白垩纪

自从1923年人类发现第一枚恐龙蛋化石以来,恐龙下蛋便成了共识,但是恐龙会不会像鸟儿一样照顾自己的蛋宝宝呢,当时本着人们对爬行动物的偏见,大家也都一致认为,雌性恐龙从来不会照顾自己的蛋,它们下了蛋之后就会扬长而去,留下宝宝自生自灭,直到1978年,化石的发现,却给了古生物学家们当头一棒。

当时,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龙蛋山,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恐龙窝巢,恐龙蛋甚至是恐龙的幼崽,在巢区旁还发现了属于鸭嘴龙类的头骨,还无疑问这些蛋和幼龙都是这些鸭嘴龙的,这是恐龙保护窝巢的证据,正因如此,这些化石被命名为“慈母龙”,意思就是“好妈妈蜥蜴”

在鸭嘴龙中,慈母龙的个头算是中等,体长约8-9米,体重2-4吨,和很多鸭嘴龙一样,它们有扁平的喙状嘴以及较厚的鼻子,口中也有众多而小的牙齿用以磨碎坚硬的植物。同时在慈母龙的眼睛前方有尖状冠饰,这可能是它们种内斗争的工具。根据推测,慈母龙应该会用两足或者四足交替行走。

说完了外观,我们来说说让它们名声大燥的繁殖行为吧,根据化石发现,慈母龙巢穴排列紧密,如同现代的一些海鸟,巢穴之间的间隔约为7米,这些巢穴呈现盆状,底部铺沙土和石子,可包含30-40课蛋,慈母龙母亲将蛋仔细排列在巢穴之中,然后可能会将腐烂的植物填入,用植物分解的热量来给蛋加温,从体重来看,慈母龙也不会坐在窝上孵蛋,不然蛋非得压碎不可。之后应该只会守护在窝边。



也许有人会问了,慈母龙是否只跟蟒蛇一样,只护蛋,崽子一出壳就离开,其实不然,化石证据表明,慈母龙幼体的化石并未发育完全,行动能力不强。且幼崽的牙齿存在磨损的痕迹,则表明成年龙至少会给幼龙带回食物。这也足以证明,小慈母龙可以得到父母的照顾。





慈母龙生活在76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北美洲,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恐龙还有以植物为食的格里芬龙,原栉龙,亚冠龙。这些超级肉山肯定会招来觊觎它们的肉食恐龙,尽管有父母的照顾,但是慈母龙的蛋和幼龙依然会被斑比盗龙,蜥鸟盗龙这样的贼惦记。而当地最庞大的掠食者俱龙是连成年慈母龙都惧怕的存在,为了面对这些掠食者,慈母龙会结成群体活动,筑巢,育幼。不过依然会有60%左右的幼龙活不到到成年……尽管如此,慈母龙的种群依旧十分兴旺,蛋山附近的慈母龙,很可能多达13500只!!!


除了育幼行为外,慈母龙还有不少秘密被人类发现,上期说的中华龙鸟让人们知道了恐龙羽毛的颜色,慈母龙则让人们知道了恐龙蛋壳的颜色,2018年,通过色素对比,科学家发现慈母龙的蛋颜色是白色的,和鳄鱼一样。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和它们的育幼模式有关,它们把蛋埋在地里,因此不需要颜色来伪装。同时慈母龙也是被估测出体温的恐龙,根据对蛋壳的测试,慈母龙的体温可能有40度左右,这无疑支持了恐龙是恒温动物的理论。

根据较新的研究,慈母龙对后代的照顾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致,但是在它身上人类首次发现恐龙育幼的证据,这一证据也带出了更多的非鸟恐龙育幼遗迹,从被冤枉的窃蛋龙到直面风沙的葬火龙再到带着半大小子闯天下的马普龙霸王龙,冷冰冰的化石诠释了千万年前的父爱与母爱,这么看,非鸟恐龙并不是将古旧的结构塞进伟岸的身躯的次品。而反观我们人类自己,如今的很多家长信奉打骂为最佳教育方式,甚至只因孩子“不听话”,“有网瘾”便将孩子送进豫章书院这样的无良机构,再看看几天前的养女案以及佳木斯虐童事件......
这么看,我们中的一些人确实该反思了,恐龙尚且如此,他们难道无法做到吗?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百度恐龙吧 知乎,微信公众号《小盗龙带你入侵史前世界》
感谢
江氏小盗龙,恐龙帝皇,你好夏麟皓,狂暴角猎龙
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豫章书院以及其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者不得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