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阶试炼】我的朋友课外书
已输入815字
学习只有两种途径: 阅读, 与聪明人做朋友.
----Will Rogers
==================

相信有不少人选择书籍作为自己的朋友, 但茫茫书海, 朋友也未免太多, 如果能加上一些修饰词就会少很多了, 例如, 虚构类, 非虚构类, 文学, 严肃… 我在这里指明的是课外读物, 是除了教科书之外, 一个大而杂的分类, 为什么这样选理由也很简单: 中了教科书的毒, 或者说被一些教材虐的太惨.
一般来说, 教材的编订可能只适合老师来看, 为了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来安排编书的原则, 与为了学生的理解知识为前提, 这两者始终是矛盾的. 所以才会有翻开教材昏昏欲睡, 一看小说精神抖擞的学生, 这都是很正常的, 这是因为很难看懂在说什么, 或者觉得这些知识记不住, 生理上大脑选择让自己休眠的低效率状态而已.
一些教材尽力的写晦涩, 再加上老师只是照着课本内容念, 相当于把教材拔高到权威的地位, 留给学生的只是遵循就好. 一些老师不明真相的照着书本勤勤恳恳念叨如何学习一门课, 最后却把不少学生吓跑, 恰恰达到了相反的结果, 可以说是老师的失误吗, 还是教材编的太过工具化.
如果抱着"学校里的书都看不完, 还看课外书"的观念, 坚持不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 则很容易把世上所有的书都看作跟教材书一个样子. 这样的人生是悲惨的, 基于这一点理解世界有偏差的话, 后面所有的关于书籍如何如何有益于身心, 都会变成一次一次的伤痛提醒.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增加阅读量就可以了, 对这个世界每多一分了解, 就会少一分恐惧.
在看课外书的过程中, 我发现许多很有趣的事情, 就好像多活几年还不止. 就像流浪沙漠的三毛, 从干涸荒芜的沙丘中, 找到失声痛哭的荷西, 安慰他自己没有死掉, 开启新的人生一般. 三毛有位家人对其评价为: 自己活了不过一个世间, 三毛则活了好几世. 也许这就是书籍的力量, 或者说是课外书, 亦或者通常对于求学考试的无用书. 读这样一些书似乎才可以感受到人不仅要活着, 还要有人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