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搅事精婆婆,被搅黄了工作背负着骂名,最终我也只能自认倒霉
婆媳关系,历来都是千古难题,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孰对孰错,谁能判断,不过大多数的婆媳难题,里面肯定夹杂着一个不作为的男人!

这个家要么我走,要么你妈走!只能留一个!你选择吧!
儿媳绝望地说出这样一段话,这并不是什么狗血剧或者是小说里面的情节,当儿媳说出这样一番话,张大姐是怎么也想不到的,自己不就是多说了几句闲话,至于吗?
再如何,儿媳也不应该对自己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说这样的话!
外人纷纷指责儿媳,怎么能这样!但是如果知道实情的人,他们自然知道,张姐其实被人这样赶走,也是咎由自取!
张姐经常说自己命不好,但是实际上,这大半辈子也的确挺坎坷的!年轻的时候跟丈夫恩爱,但是家里穷,穷也不算啥,跟丈夫生了一儿一女,但是没等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丈夫身患重病。为了治病,家里那是刮干刮净,还欠了一大屁股债,最终丈夫也没留得住,留下巨额债务和孤儿寡母走了。

丈夫走的时候,女儿玲玲正读初中,小的儿子志文才读小学,村里给办了特困户,免了孩子们的学杂费。还好村里每年也有那么一丁点的钱分红能把债务逐点偿还,张姐一个人辛辛苦苦做几份工,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两个教育成才大学毕业,女儿在广州工作并且在广州成了家,儿子在我们当地的高中里面做高中老师,这本来算是事业有成。
娶的儿媳叫晓梅,家世挺不错的,跟儿子在同一个学校里面教书。儿子的婚姻挺不错,夫妻俩感情也好,也有共同话题,更难得的是,每年假期都能凑到一起,一家人都是贫困走过来的,所以更加珍惜现有的幸福!
但是张姐这个人,有一个最让人接受不了的缺点,你说她坏吧,张姐人不坏,还挺善良的,文化虽然不高,但是也和善乐于助人,就是嘴巴有点不是太好,嘴很碎,而且有点小八卦!
有事没事,总爱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全盘给外面的人说,这点一直都让女儿跟儿子很头疼!尤其是娶了儿媳之后,这背后讲人的坏习惯更是越来越厉害。最爱在外人面前说儿媳!
一点点芝麻绿豆的事情都会跟外面的人说,儿媳的生活习惯,儿媳的喜好嫌恶,啥都跟人说!这样的行为大概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开始的时候儿媳是不知道的,后来知道了,这是相当的有意见!

但是说不听也制止不了,那能怎么办呢?就因为这事,儿子跟儿媳也吵了好几次!因为儿子跟儿媳两个人都是人民教师,老师得有老师的形象,但是自家婆婆经常这样子在外面胡说八道,等于是在拆自己的台!
儿媳对于这样厌恶到了极点,哪怕是今天便秘了这样私密的事情,婆婆都会跟很随意就说出去了,谁受得了?自然就是经常为了这样的事情就跟婆婆吵。
其实不止儿媳,她儿子女儿一样真的也受不了,但是总的没合适的解决方法、
而这一次又因为婆婆的嘴碎,又闹起来了!因为小孙子过生日,在家里做了几个菜,张姐最拿手的菜就是香芋扣肉,张姐手艺挺好,一家人是吃得乐也融融!
偏偏张姐嘴碎的毛病又犯了,跟外人聊八卦的时候说起了做菜,也很自然地炫耀起自己做的扣肉。
很随意地就说起了这样的话:

唉呀,这扣肉啊我们家孩子可老爱吃了,做一盘一会就给吃完了,前两天孙子生日我做了都后悔了,儿子儿媳吃了总放屁……
张姐本来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旁边的人就笑得厉害:
唉呀,刘老师这两天吃芋头吃多了总放屁啊……
这本来是个小事,比起张姐以前说的,真的不算啥,偏偏还有一个同事跟晓梅调侃:说难怪教室跟办公室都一股屁味……为了放屁这样的一个小事情,儿媳是憋了一肚子的气,谁忍得了啊,回家就跟婆婆吵架。
矛盾积小成大就会变成大矛盾,儿媳是真的忍受不了,结婚几年,这个婆婆就好像臭虫一样的,时不时就跳出点啥事恶心一下旁边的人,所以儿媳直接就对着志文说出了那一句:
要不你妈走,要不我走,这个家是过不下去了!
结果因为这一吵,晓梅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街坊邻里还有认识的人全部都说了,做儿媳妇这样太过分!尤其是这个媳妇,身为一个人民老师,这样老人,人品人格都有问题!

晓梅是真的没想到,自己满腔的委屈,倒变成最坏的那个。一来二去吧,反正大家都受不了了,女儿只能先把张姐接到了自己家里,但是女婿的,对于这个岳母同样喜欢不起来!
女儿玲玲在一个挺好的公司里面做管理,收入挺不错,跟玲玲比起来,女婿稍微逊色了一点,但是女儿女婿感情很好,两人属于互补的性格!换做一般人,开心都来不及,偏偏张姐这张嘴,总爱说这说那的 ,经常会说,我们玲玲厉害,多优秀啊,娶到玲玲,是女婿修了多少辈子福才能做成夫妻,她婆婆家的房子都是我女儿买的,他们家的一切的使用啊,都是我女儿包了的……
这样的话传到女婿耳中,他怎么可能会喜欢这个岳母?
哪哪都住不了,后来女儿跟儿子一起出钱,把家里的老房子全部装修一新。老房子是两层的,姐弟俩是打算,装修好了让老人家过去住,甚至想给张姐找个伴,好让她的生活有点寄托,不至于老是八卦。
但是在张姐看来,却不是这个意思,张姐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养大了两个孩子,现在是嫌弃自己了,要把自己赶回老房子,说句实话,两个孩子出了20万装修,全部电器家具都是全新的,而且老屋也在镇上,环境好,开门就有街坊邻里,有人聊天有人玩,孩子们给足够的金钱,张姐完全可以过得很惬意!

可以出去旅游啊,出去跳跳舞啊,出去到处耍耍,天天喝茶什么,但是张姐她不是那么想,只认为是孩子们嫌弃自己,孩子以前那么乖,现在学坏了,一定是儿媳跟女婿在教坏了他们,张姐心里怨恨着儿媳跟女婿,不停的搞事,不停的闹,在儿子这边闹,哪儿也会闹,真的是人见人怕!
受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儿媳,儿媳是个老师,但是家里的婆婆这样闹个没完没了,教师的形象已经被婆婆拉着跌到底,对于这点其实儿媳是挺可怜的,曾经儿媳也是很孝顺的一个人,但是现在两个人是没有和好的可能了,张姐要死要活非要回到儿子家,本来儿子跟儿媳刚缓和下来的关系,又再度恶劣。
最终就是说积怨太久,在无法调节的情况底下,儿子跟儿媳还是离了婚,始作俑者的张姐,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掌握了这个家,最可怜的是儿媳吧,背负骂名而走,有口难辩。
儿子离婚之后,相当的消沉,母亲和妻子,就好像有一道天堑在中间,无法调和,自己作为儿子作为丈夫,却完全不能作为,舍不得妻子,老母在那要死要活的闹,管得了老母,妻子背着委屈渐行渐远!对于志文来说,进退维艰,万念俱灰。

但是在张姐看来,她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搅黄了儿子的婚姻,搅黄了儿媳的工作,也直接影响到志文的工作,张姐一概不管,儿子才离婚没多久,就一直在老家物识新的儿媳。
志文虽然奈何不了老母,但是对于结婚这样的事,自己只能选择不配合。
最终的结果就是,张姐在老家那里找来了一个女孩子,说是留住在自己家,其实那是张姐找的准儿媳,志文为了逃避,直接住到了学校的单身宿舍里面,那女孩子就当陪着张姐做个伴吧。
拖拖拉拉挺长一段时间,也不知道张姐用了什么办法,最终志文还是跟这个女孩子结了婚,这女孩不工作,也没多高的文化,比起之前的儿媳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但是张姐却挺满意的。
一来这儿媳是自己找的,二来是因为这个儿媳她条件不是太好,张姐觉得自己能掌控她,而且正因为条件不太好,所以更能听话。

至于儿子志文幸不幸福?在张姐看来,有个听话的老婆,生一两个孩子,这样的日子就是幸福!
你们见过有这样的人吗?如果真的歹命遇到这样的婆婆,大概就只能自认倒霉,你们说对吧?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