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上月牙越多,身体越健康吗?辟谣关于指甲谣言
健康并非第一!而是唯一!关注健康排雷季,健康隐患不踩雷!
指甲是我们身体上的很小一部分,但日常生活中关于指甲的谣言却不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聊聊3个常见谣言,看看你听说过几个?

编辑
这些指甲谣言,你信了吗?
01
指甲上月牙越多越健康?
真相
指甲上的月牙越多代表身体越好,月牙越少则说明身体越差,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月牙”的数量、大小因人而异,与体质无必然联系。
知识科普
月牙的学名叫“半月痕”,由指甲中的角蛋白细胞构成。

编辑
角蛋白细胞由位于指甲根部的“甲基”分裂增殖而来,新产生的角蛋白细胞是白色的,它们会推着我们的指甲“向前走”,而老的角蛋白细胞则会被逐挤压并死去,变成半透明状的硬指甲,这一过程叫做“角质化”,而半月痕就是尚未完全角质化的指甲。
由于甲基中间部分的生长速度快于两侧,所以指甲中间的新生角蛋白细胞更多,也就呈现出了月牙的形状。
专家解读
简单来说,月牙就是新的指甲,而指甲的生长速度因人而异,长得快月牙可能就多,长得慢月牙就少,但这并不能代表身体的好坏。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指甲上的月牙突然消退或突然增长,有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因为甲状腺激素是角蛋白生长所需的必要物质,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02
指甲上出现白点、白斑是缺钙吗?
真相
指甲出现白点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白甲症,另外,生活中的磕碰可能导致指甲的局部磨损,这同样容易让指甲出现白点。
知识科普

编辑切换为居中
白甲症是一种指甲角质化不完全的情况,常发生于指甲的月牙处,会随着指甲生长逐渐转移到指甲边缘,一般多为原发性,或因缺乏某些维生素导致。
通常来说除了影响美观,对健康并无大碍,无需特别治疗。
03
指甲边缘出现倒刺是缺少维生素吗?
真相
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一种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我们指甲边缘皮肤的最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角质层,也就是平时说的死皮。而角质层的外面有一层油脂,可以保证角质层的含水量。当水分充足时,角质层可以和皮肤紧紧的贴合。
知识科普

编辑
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频繁接触肥皂、洗衣液等清洁剂,角质层表面的油脂很容易被洗去,就会让角质层变得干燥,从而容易发生剥离。
一般来说长倒刺和身体中的维生素含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对于频繁长倒刺的朋友,建议在洗衣服、洗碗时佩戴手套,减少与清洁剂的直接接触,并在平时多涂抹护手霜可以有效改善倒刺的情况。
04
指甲上有横向凹痕说明贫血?
真相
产生甲横沟是由于甲板的生长暂时受到干扰,沟槽与指甲近端皮肤间的距离与甲生长障碍开始的时间有关,深度和宽度分别与干扰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知识科普

编辑
指甲上出现的横向凹痕在医学上称“甲横沟”。甲横沟出现在单个指(趾)甲,多见于创伤、局部炎症或神经性损害。
若甲横沟出现在所有指(趾)甲,且在拇指(趾)甲上最明显,甲中线处最深,则往往是急性系统性损害的表现(医学上称“博氏线”),如药物反应、心肌梗死、麻疹、腮腺炎或肺炎等。
温馨提示
指甲虽小,名堂不少,赶快分享给身边的人吧!
END
健康排雷季|民生周刊主办
健康排雷季
刷新健康认知民生周刊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