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行】:中华宰相村堪舆考察之旅

2023-06-09 22:45 作者:白華FCF  | 我要投稿

【亲历游记、原创篇章、版权必究】

(本篇原创于2018年)/文:白華金刚范辰帆

中华宰相村,位于山西运城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其闻名于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资源,今新建有凤凰垣、裴氏宗祠等系列景观,于1995年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想到这里参观的,本人建议高铁到侯马后再出发最方便。若先到闻喜就相对远些,且侯马还是晋国故都所在地、又有彭真故里,可一起打包参观游览;本人当年从西安乘高铁直达侯马,若想到关羽故里运城走走再上去亦可,那就经闻喜县这边无疑了,运城我曾到过两次。山西地史人文底蕴丰厚,运城除了关羽故里外还有“唐蒲津渡遗址”、中国五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王之涣绝唱)、永乐宫等名胜古迹,上提能走的我均没错过。

据裴氏家族统计:2000多年来诞生了宰相59位,大将军59名,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其中有11位状元,117名进士,先后600多人进入政史行列,从秦汉到明初,七品以上官员达3000人之多。其家族人物之盛,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一无二。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华“宰相村”因此而得名。唐柳宗元说:“惟裴氏之卿,世服大僚,观唐宰相世系表,独先裴氏列史”。唐玄宗给裴宽赠诗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北宋欧阳修曾感叹:“天下无二裴”。南宋诗人胡邦衡道:“北往常思闻喜县,南人怕入买愁村”。可谓荣誉之极,彪炳史册。

俯瞰山西卫图,三晋大地若翔鸾凤舞,让人想起草圣张旭。其与陕山水相连,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高居临下,表里河山,北控燕赵,南至鲁豫;是华北、华中、西北地区的中心枢纽,自古以来处于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两大脉息自南北穿梭,中间包夹着太原平原,晋中与临汾盆地。作为华北地区一员,全年四季气候分明,境内既有黄土高坡也有河套平原,左边以水为界(黄河)别于陕蒙,南隔黄河接“渭河平原”,北镶内蒙与河北(隔张家口而脉接北京),从太原、阳泉东望则出河北之“华北平原”,地理位置自古被视为南北要塞。自南而北之脉自陕甘蒙,经晋北灵丘入河北张家口再接入北京;自北南下之脉既有东北经河北承德搅合后奔落之龙,也有大漠驾下之脉。

关键处着眼来龙去脉。山西四大主脉,裴柏村来龙几可说与太行山脉无关,此干支之枝干乃自关中“八百里秦川”,索其源无非大漠之渊,而从卫图标示来看,脉渡黄河范辅弼而铺张,起孤峰、稷王沿途而来,至村落附近能出宰相官职不足为奇,或说绰绰有余。太行山脉自北而下,而五台之脉亦由北灌南,至绵山一段较为特殊,阴阳重组的同时,分路潜渡沿汾介一带继续推进,至绛县、沁水、阳城、垣曲、翼城五大县城包裹之间合脉。这同时解释了为何晋国当时定都侯马一带。而太行山脉的余枝继续前去,经三门峡至华阴与潼关间之黄河口,此为把守关中汰玄垣口之一,而另一小部分余枝则洒落在侯马与闻喜的东吴与官庄片区…话已至此,不可再多言,留些空间给大家思考。另:上提之绵山为山西四大名山之一,有机会定要去走走,除了介子推文化,用心体察定能发觉很多不凡之处。既到绵山不妨顺路走走“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世界遗产名录)、再到古镇上的双林寺与镇国寺看国宝(世界遗产名录),本人当年便如此贯穿游览。

【晋行】:中华宰相村堪舆考察之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