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省钱】怎么样才能少交“个人所得税”?

2022-03-10 21:41 作者:辰星杂谈  | 我要投稿

我有个爱买彩票的朋友说: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3月1日就是开盲盒的日子。这天每个打工人都将领到国家发放的个税盲盒除了帮忙核算了上一年度全年收入之外,也给了一个补税还是退税的位置答案。晚餐是加鸡腿还是喝稀饭,全看盲盒开出来的答案。


个税APP从2019年正式发布开始,就真的像一个盲盒一样,几家欢喜几家愁。毕竟相比较不太需要交个税的老板们,个税是打工人最心酸的一块“硬支出”。



没有个税APP以前,交税就像价内税,反正眼不见心不疼,看不见也不难受。毕竟合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有必须缴纳的理由。但现在有了个税APP,得眼看着实打实的多少的银子交出去,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更别说,还有需要补税的。

过完年的第一个月,非但没有现金入账,还得在原本的支出账单中添上一笔,少不得晚饭又得少两根鸡腿了。


所以今天呢,

就说一说:

假设要想少交个税,有哪些合法方式?



其实也不是什么新套路,都是写在个税APP上的透明信息,只是之前好像大家的注意力都绑在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上,所以没人注意到。


而这个被忽略的合法少缴个税的信息,就是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在个税抵扣中,三险一金都是抵扣范围。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和公积金, 都属于专项抵扣的范围。


所以相比较上面核算比较麻烦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这四项要简单明了的多,交的越多,抵扣的越多。



所以要想在个税上省点钱,少交点税,就得尽可能的多缴三险一金,或者说尽可能的多缴纳公积金。公积金缴纳的越多,能抵扣的金额就越多,需要缴纳的个税也就越少。


一增一减,也就相当于省钱了。不过当然,公积金的缴纳需要参考工资的基数,缴纳比例和定额也有上限,所以倒也不会说直接免税~


只是对于未婚未育只能在六项专项扣除中点开一个住房贷款抵扣的打工人来说,与其琢磨怎么在剩下的五项中增上几项抵扣。


不如想想怎么和公司沟通一下,顶额顶比例的缴纳公积金,多缴多抵,虽然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少了,但是年底交的税也少多了。



特别是工资8000到1万,和工资17000到2万的两个收入水平的未婚未育打工人,更要好好的想想怎么多的缴纳一些公积金。


毕竟这个区间内,抵扣的多一点,个税的纳税比例是3%和10%,抵扣的多一些,就是10%和20%了。


7%和10%的纳税差额,

一年下来就是:

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纳税差额了~


当然,如果说这是钻篓子,那其实是在质疑体制内那些大佬们的智商了。三险缴纳的越多,对于社会目前安定平稳贡献越大,甚至说还做到了专款专用,省去了国税入库再分配的过程。


公积金缴纳的越多,也用公积金的使用规则做了限制,只能用于租房/买房/专修等与住房相关的地方,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消费增长,助力经济发展了~




【省钱】怎么样才能少交“个人所得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