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的重量【白面鸮的日记 1 则】

3月28日 晴转多云
今天博士找我谈了2小时23分钟,话题同往常一样,从最近危机合约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谈起,然后漫无目的地在一个个话题间转移。根据谈话前后对比,有95%的可能性可以推翻“博士状态没有改善”的假设——或者日记应该用更日常的话来记录,应该这么说——博士的精神状态看上去好多了。
博士似乎已经完全相信了我说的“谈话结束后我会删除所有对话记录”。博士不但和往常一样,放下了人前无所不能的形象,坦言他的焦虑和疲惫,这次还稍稍谈及了自己的择偶观和性癖。以一般人的视角来看,那的确和博士的饮食偏好一样奇怪。但我并不会评价这些,让我在意的是,对于博士的信赖,我感受到了少量压力。
很明显,我并没有删除对话记录这个功能,当时只是跟他开玩笑而已,并没有这么方便的事。但从那以后,博士不时就会找我谈心,对我越来越信任,话题也越来越私人。虽然我对传播博士的性癖没有任何兴趣,博士的情绪也不会令我的状态产生波动,但“被人信赖”这一件事,本身就带来了能被明显观测到的压力。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穷尽我的计算能力,我也找不到澄清这个误会的机会了。
这份压力还源于两点:信赖的来源是我重视的人,而他没有其他人可以寄托这份信赖。在罗德岛上,虽然博士和干员们关系都很好,大家都很敬佩、爱戴博士。但根据日常观察到的记录,博士似乎并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可以互相平视的人。那些想要倾诉的话,和“可以删除对话记录”的我说应该是最合理、最安全的选择了。
博士一早就认识到,罗德岛上每个人都对博士有着极高的期望,博士就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无论是指挥作战、矿石病研究、还是给干员做心理辅导。博士似乎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就是“答案”的具象化。罗德岛上下的确对博士寄予厚望。无论是切城付出的牺牲、还是杜宾教官有意无意对预备组灌输的“你们可以信任博士指出的路”、还是阿米娅,博士都绝对没有办法无视。目前,情况逐渐变成了“博士只能是答案、不能有问题”。即使我们作为干员并没有这么要求博士,但承受着这种信赖的博士,似乎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因为,这份压力源于他重视的人们,也因为,他是罗德岛在绝境下唯一的寄托。
博士曾经向我表示过(详见1月26日谈话),比起泰拉大陆上的悲欢离合,他只在乎罗德岛上人们的目标与幸福。作为一个没有记忆的人,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过去、没有自己的动机。据他说,目前唯一的动机并非什么远大理想,只是在回应大家的信任,希望罗德岛上的成员能体面地活着、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不能,至少体面地死去。
但根据曾在泰拉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所有政治实体的发展历程,象征着组织的旗帜、领导人,是不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博士可以和大家谈工作、谈生活轶事、可以公开表明他怪异的饮食嗜好、甚至可以袒露他其他意义上的怪异,但是前提是他要成为万灵药、要成为弥赛亚,他不可以让人看见他的迷茫、无助。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可以理解他所认为的,“自己比来治病的人,更像是罗德岛的过客,是个工具人”。他喜欢大家、大家也爱戴他,但这中间,依然有一道无形的墙。
根据当时语境和博士的精神状态,无法判断这“工具人”论是博士的真心话还是压力下的情绪宣泄。但又根据一般道德共识,无论真相如何,这态度不能让阿米娅知道,她大概率会……自责。而既然博士自己这么认为的话,我也无意提供任何价值判断,亦无法反驳,同时对大家的信赖作任何评价都是无意义的。但至少,他现在可以和我说这些话了。
其实,博士真的不知道我并没有“删除聊天记录”这种功能吗?我不知道,所以我才说这是信赖。我也愿意回应这份信赖。
信赖、期待,对于重视你的人,真的是比萝卜和大棒更有效的驱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