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致翁老师书
各位好,这里是直江。
西汉文学家 司马迁在任安临刑(腰斩)之前写信回复任安先生,留《报任安书》流传于世。在书中司马迁主要是讲述了自己的痛苦经历(此时司马迁已受宫刑,官复原职),并劝任安淡然地面对死亡的结局,虽然现在这里没有死人什么的事情,但即将告别给下面这位的我,感同身受。
这封信是写给我在旺中遇见的一位名叫翁x(匿掉名字)的语文老师,即日将高升为旺苍某中学的副校长,翁老师今年30岁,尽管很不幸只在她的门下待了10天有余,但是她带给我的印象和力量已经超过了在广中的几乎所有人。
为表示感谢,昨天在她的最后一节课上写完此信,原稿已于2020年8月29日寄出,此处做一小部分的修改。


尊敬的翁老师,您好:
鄙人乃高三(7)班新来的转学生,OOO(此处匿名,原稿有名字)。
即便敝人进校就读仅十日有余,且造化弄人,闻知恩师您即将高升之事,还是充满了不舍。谨在此恭祝恩师将来生活愉快,身心健康,成绩斐然,仕途顺利!
有话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使只是一天的师生关系,终身都是老师的学生,更何况敝人在您门下已将近半月。也许感情没有其他在一起一年多的同学们那么深厚,确切来说,对恩师您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就匆匆作别,虽有遗憾,但这并不改变我对您的恩情。
为什么呢?先说一点敝人在进入这个班前的故事吧。
生在旺苍,但是是一个从小学三年级以来都是在旺苍以外求学的学生。基本上每天都远离父母,一个月下来也见不了几次面,绵外、大东、广中都曾留下过敝人的身影和足迹。也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在外漂泊并没有唤起敝人的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之提升,反倒愈加孤僻、冲动、不合群等贱恙,也因此两度葬送掉敝人的学业。
有两个日子是敝人最难忘的。但此处之“难忘”并非什么好事。
2014年10月24日,敝人因午休看书(导火索)被绵外开除。
一肚子的冤屈在我的心田久久不能散去,其实就是当时的班主任看我不顺眼,一天有事没事,不管我犯错还是没犯错都在给家父打电话,以一种骚扰式的手段编造“莫须有”的罪名,找了个理由就把我轰出了学校大门。
此时敝人正上四初一(绵阳地区有四年制初中,四初一其实就是小学六年级,敝人即栽在那里),当时坐在回家车上的敝人,心里也是满肚子的愤怒和不屑,但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了学校,令人头皮发麻,脊椎发冷。
2020年5月5日,相同的事情再度降临到敝人的头上,敝人又离开了广中。
不过此次,敝人一点也不冤。原因是自杀未遂。
五一假期结束后,因为懒惰的心理,敝人并没有完成五一期间的作业,在班主任万般盘问以及电话通知家父领人的情况下,走投无路,情绪失控,然后纵身一跃,从楼上跳了下去。
所幸被那边的同学们及时拉了回来,敝人也失去了在广中待下去的资格。
这一休学,就是将近4个月。
我回到了家乡,旺苍城。
零诊考试成绩也跌破了历史新低,每天都面对着家人没好意的眼光,严密的控制之中,敝人也逐渐走向沉沦。
很感谢家父和旺中在敝人最悲痛消沉之时向敝人敞开了怀抱,即便是零诊考试之后也没有改变。
真的很感谢这一次给敝人的机会,真的!感谢家父,感谢旺中,感谢高老师(直江按:我现在的班主任姓高)感谢您以及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当敝人第一次上您的课时,您就请了敝人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愚见,敝人从您的眼神中读取到的,不是愤怒,不是恐惧,不是恶感,而是鼓励,勇气和信心!
在那一刻,敝人一直以来积压在心中的压抑、恐惧还有怯懦都仿佛一扫而光,全身迸发出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无穷的强大力量!这就是自信,这就是勇气。
信心,久违的信心啊,回来了。
敝人看到了五六年前的自己。
当时是在大东,敝人也是凭借着这股强大的力量,一举拿下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的全班第一名!
这种在绵外和广中都没能读取出来的眼光,在旺中,在您的眼光之下,尽管问题不难,尽管您没说一句话!
沉默,沉默。
在沉默中爆发吧!
无声胜过有声。
这就够了。
胜过了具体的知识,胜过了三番五次的说教,胜过了各种身体精神上的桎梏,平易近人的性格,包容失败的胸襟,您,就是敝人此生最好的老师之一。
翁老师,您完全配得上。
在一起的时间长短并不重要,您带给敝人的信心和勇气一定能持续长久。
敝人文笔不甚好,还望贵方多多包涵和赐教。课下假期敝人也喜欢写一点小文章,故事、小说、科普都有涉及。敝人自起笔名“直江”,愿男子汉如笔直的江水,气势恢宏,一泻千里,舍我其谁之意,各平台阅读量也少的可怜,累计两万有余而已。小人不才,若觉此段不适,方可一笑而过,置之不理,听便处置。
翁老师,遇见您真是太好了,这段短暂的时光,敝人永生难忘!
愿安好。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高三(7)班
OOO(直江)
2020年8月29日晚于旺中校内
2020年8月30日下午修改于旺苍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