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石出好茶机制的解读2
烂石出好茶机制的解读2
--烂石出好茶的机理(附论据)
金立成
武夷岩茶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独特的“色、香、味、韵”等品质特征与其生
长环境关系密切,传统上根据武夷岩茶原料产地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正岩茶”、“半岩
茶”和“洲茶”三类。该分类方法的实质是依据不同产区的上壤特性及微域气候条件而
形成的茶叶品质特点进行分类。2002版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 18745曾对其地理范围的
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即,将武夷山风景区70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定为“名岩产区”,
而除名岩产区外的武夷岩茶原产地范围定为“丹岩产区”。
木部分研究采用多元指纹图谱技术,在对比研究“名岩”和“丹岩”产区出产的武
夷水仙茶的品质组分差异性的同时,对特征变量进行筛选后,构建产地判别模型。研究
结果有助于开发实用的岩茶产品产地鉴别技术。
武夷岩茶名岩产地与丹岩产地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中,按照名岩产地和丹岩产地的划分标准对两个品种进行划分,分类结果如
下:“武夷水仙”中来自名岩产地的样品共计14个,来自月一岩产地的样品共计20个;
“武夷肉桂”中来自名岩产地的样品共计13个,来自丹岩产地的样品共计22个。
理化组分
“武夷水仙”名岩和丹岩产地的理化组分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s-1所示,直
观_h观察,名岩产地的氨基酸含量略高于丹岩产地,而茶褐素含量则略低;但各组分在
P =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组分间均不存在差异性差异。
“武夷肉桂”名岩和丹岩产地的理化组分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5-2所示,直观上观察,名岩产地的咖啡因,粗纤维,灰分,氨基酸,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略高于丹岩产地,而茶多酚,茶红素含量则略低;各组分在P =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显示,茶黄素和茶褐素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余组分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茶多酚组分
武夷水仙名岩和丹岩产地的茶多酚组分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5-3所示,直观
上观察,名岩产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酷,表儿茶素,没食子
儿茶素没食子酸酷均高于丹岩产地;而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酷,杨梅
素营和棚皮素营则略低于丹岩产地;各组分在P =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显示,上
述组分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矿物质元素
烂石出好茶得岩石风化的岩性与岩味即K值R1、R2,对数农度
1、赵峰:武夷岩茶名岩与丹岩产地品质构成差异分析及判别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