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假肢穿着要注意什么
大腿假肢穿着舒适的三要素:接受腔、对线、康复训练,三者缺一不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肢具很难完全发挥正常生理肢体所需的功能,它只能尽可能地代偿所失去的肢体大部分功能,具体安装效果取决于三点:
一、接收腔:
接收腔的适应度与技术人员的制作水平有直接关系,接受腔是假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指残肢,支撑身体重量,控制假肢的运动。佩戴假肢是否舒服完全取决于接受腔的大小。接收腔是影响假肢穿着舒适和功能发挥的重要结构。在现代假肢装配中,接受腔要求为全接触承重和最大程度的残端承载。残端承重,残肢骨负重。布莱齐福德有预防脱钙的生理作用(被动骨质疏松症)。
对儿童截肢者,也可促进残肢的生长。下肢假肢最基本的功能是承重和运动。残肢和接受腔之间的可靠联接,保证了假肢功能的实现。任何微小的“假关节”活动和“活塞运动”都会阻碍截肢者对假肢的精确控制,降低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增加患者的能量消耗。在残肢和接受腔之间充分接触,实现了残肢与接受腔之间的牢固连接。全触点要求残肢至少能触到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二、客体
假腿穿在我们身上,跟正常肢体一样,除了要支撑我们的体重,还有各种各样的力都会作用于我们的假肢,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步行需求,减少病人在佩戴假肢时的不适,以及病人佩戴假肢后的步态,需要对假肢进行对线,整个假肢的对线过程分为三步:
首先是工作台对线,我们知道现在的假肢是由接受腔、关节、脚板等通过连接件腿管等组合而成的,根据这个假肢的具体性能和病人的资料在这个组装过程中需要的对线称为工作台的连接件。
步骤二叫静态对线,即病人穿上假肢试样,在静止站立状态下,对假肢进行精细调整的过程。此步骤是为了使假肢能更好地配合患者自身的肢体和全身情况,在工作台对线的基础上做一些检查和调整,例如检查承重是否合理;检查病人在穿戴假肢时是否能保持平衡;病人穿鞋后假肢的高度和角度是否合理等。
三是动态对线,即病人穿上假肢走路后,根据病人的步态、残肢有无疼痛、悬吊是否合适,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其中涉及到一些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年轻的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摸索掌握技术,才能快速了解病人异常步态的原因,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病人是否能有好的步态来说,这非常重要。
三、康复训练:
其功能是否能够发挥到更大的水平,除了佩戴之前的一些前期工作外,康复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使用习惯和步态。在截肢早期,穿着假肢进行康复训练时,不能直接进行步态训练,他需要进行2-3天的站立负重训练,要让残肢慢慢适应负重的感觉,促进残肢的进一步定型。
文章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Blatchford布莱齐福德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