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earn to Read Latin中文辅助学习指南C1-S1

2023-04-01 00:53 作者:汐雪芷  | 我要投稿

本文为学习笔记,严禁用作商业用途,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某日,与友人Lanx闲聊,得知拉丁语常用教材中,唯LTRL无人制作对应讲解或笔记。恰逢自学毕,自觉LTRL实乃不可多得之好教材,讲解清晰,架构明确,惜其为全英文版,阻碍不少有心无力之友人体悟之,而退而求其次择较其粗浅之韦洛克也,遂做此尝试,斗胆做此文。一则助各位友人体悟其魅力,更轻松学习拉丁语;二则满足自己授人之心,并以“费曼学习法”帮助自己巩固所学。

【用自己薄弱的高中古文知识整个活,诶嘿~】

说人话版:某天和朋友Mark在qq群闲聊时,得知拉丁语常用教材中,只有LTRL没有人制作对应的讲解或笔记。恰好自己刚刚学完,又可惜LTRL这种架构明确、讲解清晰的好教材,居然因为是英文版,没有译文就阻碍了不少对拉丁语感兴趣的人使用它,而不得不选择讲得粗浅而架构不甚明确的韦洛克,于是尝试自己接下这个任务,斗胆写了这篇文章。一方面可以帮助各位对拉丁语有兴趣的朋友体悟LTRL魅力,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学拉丁语,同时帮助虽然用这教材但用起来比较辛苦的朋友们;另一方面满足自己教授人获得快乐的私心,同时希望用“费曼学习法”巩固自己的理解,以日后更好地教授拉丁语。(我的目的是能到拉丁语老师那种水平)

注意:

1.由于本人仅仅完成本教材学习,尚未来得及阅读多少古籍,故而水平极为有限,如若有错误或不足还望各位大佬多多包涵指正,为此感激不尽!

2.本文仅为试写,且为本人第一次发布类似题材文章,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多多提意见。

【私信,评论,群聊】

3.本文为基于LTRL,结合自己理解创作的学习笔记,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4.在校生,时间不是很充裕,又懒又怠惰,故希望大家多多督促我


欢迎不懂的友人随时通过私信或评论或群聊提问,我看到了会立刻回答


最后面附有图片,有部分以颜色标注了出来(不知道为什么word复制到这,文字的大小和颜色等信息会丢失)

顺便,不知道大家对中文版需求如何,需求大的话希望大家多多督促我,我必然爆肝

本文为学习笔记,严禁用作商业用途,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CHAPTER I

语法部分GRAMMAR

Section 1.

拉丁语名词<Noun>与其属性<Properties>: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

  名词,是人、事、物(如地区)之名*。每个拉丁语名词有3种属性:“性”,“数”和“格”。

  :拉丁语名词有3种“性”,即<feminine,缩写为f.><masculine,缩写为m.><neuter,缩写为n.>”(既非“阴”又非“阳”的就是“中”,neuter来自拉丁语形容词neuter,-tra,-trum:neither)。词汇条目中,“性”由缩写形式“m.  f.  n.”给出。

  :拉丁语名词有单数<Singular,Sg. / sing.>复数<Plural,pl.>,前者指代单个对象(抽象名词常常以单数出现),后者指代多个对象。

  :汉语和英语以“语序”彰显不同词所承担的语法作用**。如:我爱你,I love you。“爱”和“love”是动词,动词前面的就是该句的“主语”,后面的就是该句“宾语”。语序固定不能改变,若改变顺序则含义变化“你爱我≠我爱你,You love I(me)≠I love you”【倒装等特殊情况不在考虑范围】。

  拉丁语不同,不通过语序,而通过让名词变成不同的形式<form>来承担不同的语法作用(所以拉丁语词序较为自由)。如patria,如果是形式patria,那它就可能在句子作为“主语<Subject,subj.>”(单数);如果是patriam,那就可能作为“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d.o.>”。不论他们在句中位于哪里,只要形式确定,语法作用往往也确定***。如“ego amō patriam”,这句话里,ego(“我”)这个形式表示它当“主语”,patriam(“祖国”)表示其当“直接宾语”,amō则是动词“我爱”,所以这句话,无论怎么排表达的含义都不变,都是“我爱祖国”【ego amō patriam=patriam amō ego=patriam ego amō 等等等】。

  根据语法作用的不同,拉丁语将名词的所有形式分为6大类,每一类就是一种“格”,每一种“格”名称不同,且同一种格也有“单数”“复数”之分。一个词的所有形式主要通过“词干<stem>”+“词尾<ending>”构成,其中“词干”不变,“词尾”根据“格”的不同以及其处于“单数”还是“复数”而变化。

  该6大类形式,即“6格”****之名及其基础语法功能如下:

{

* 名词有以下几种:

  1.一般名词<Common Nouns>,如town,book,girl

  2.专有名词<Proper Nouns>,如May,Xi’an

  3.集合名词<Collective Nouns>,如army,crowd

  4.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s>,如love,wisdom

  5.动词性名词<Verbal Nouns>,如doing(动名词<Gerund>),to love(不定式<Infinitive>)

**英语事实上也有部分“格”的残留,如“我”的“I,me”,但大部分都消失了。

***事实上,尽管拉丁语词序比较自由,但仍有一些规则必须遵守,比如介词后面那个名词必须直接跟在介词后面(但是可以加属格或者副词等),不能跑前面或其他什么地方去。此外,拉丁语有时也通过语序来消除歧义。

****拉丁语发源自原始印欧语(PIE),PIE有8个格(主,属,与,宾,离,呼,位,具)。拉丁语只有6个格,不过少数一些词,特别是“城,镇,岛”之名,遗留有表示位置的“位格<Locative>”。

}

 

主格<Nominative (Case),Nom.>

1.作为句子的主语

2.作为谓语主格<Predicate Nominative>

  “A爱B”,“C被D打了”。这些话里,A和C就是主语,“爱B”和“被D打了”则是谓语<Predicate>。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what to do)" , "是什么(what is this)"。谓语总是由动词和其他内容组成,但不论多复杂必然包含动词。

  拉丁语中,上述A和C会用主格表达,句法<Syntax>为“主语主格<Nominative,Subject>

  一些我们称其为系动词<copulative/linking verbs>的特殊动词,如英语“be,become,seem”,类似“等号”或“纽带”,将2个具有同等语法功能的元素连接起来。因为系动词连接的2个元素必须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也就必须具有相同的“格”。既然系动词作为谓语的一部分,主语由为“主格”的其中一个元素担当,那另一个元素必然也要为“主格”,我们称其为“谓语主格”。【不要求系动词连接的2个名词“性”&“数”相同,只要“格”相同即可。比如Omnia (sunt) vanitas万物皆空,omnia为复数而vanitas为单数】

 如“He is Tom.”,“He became a teacher.”,“He”是主语,拉丁语里为主格,“is”和“became”为系动词,“Tom”和“a Teacher”为“谓语主格”,其句法为“谓语主格<Nominative,Predicate Subject>。【英语语法中,有所谓“表语”一说。“谓语主格”可以认为是一种表语】

【也因此,英语里It is I而不是It is me更符合语法。不过语言毕竟是人们使用的,要服务于实际使用,因而如果大家都用后者,那后者也是对】

 

属格<Genitive,Gen.>

1.以多种方式限定、修饰另一个名词

2.基本上总是对等于英语的“of ~”

  “the book of Tom”,“a love of wisdom”,“a glass of water”,这些表达中的“of ~”限定修饰了其依附的名词,且该“of ~”结构统统可以用拉丁语的单个“属格”表示,而不必使用什么介词。即,拉丁语的“属格”,本身已然包含了“of ”的概念。

  一个常用的“属格”表达是用其表示“所属,拥有<ownership/possession>”,即“sb拥有~”。如“the book of Tom”,“Tom的书”,表示该书属于<belongs to> Tom。拉丁语中,“of Tom”会用Tom对应的“属格”独自表示,该种用法句法为“拥有属格<Genitive,Possession>”

【属格类似英语“of~”,一般挨着被修饰词,位于其后。不过这是不一定的,也可以在前,也可以隔几个词】

【属格有时可以翻译为  ~’s】

 

与格<Dative,Dat.>

1.表示被动词之动作影响、涉及的人或物

2.总是对应英语的“(with reference) to ~”“for ~”

 “与格”,其名字直接来源为“给,与”。如“I give a pen to Jerry”,这句话中,“a pen”是“直接宾语d.o.”,是直接受到动作“给”影响的,而“Jerry”是“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i.o.>”,是间接受到“给”影响的。拉丁语里面,“to Jerry”用“Jerry”对应“与格”独自表示即可(即,与格本身就包含了“to”或“for”的概念)。这种用法句法为“间接宾语与格/间宾与格<Dative,Indirect Object>

【假设一下,你要给妈妈一束花。你给出的是什么?花对吧,妈妈是收到花的人。所以“花”是直接宾语,妈妈是间接宾语;只要牢记“给出的”是直接宾语,收到的对象是间接宾语即可】

  当“给出的”不是实际物品而是动作时,也属于“间宾与格Dat. I.O.*,可以理解为“for”“给,为,帮,替,etc”。如“我为他留了张座 I keep a seat for him”,“为他 for him”在拉丁语中应该用“他 him”对应的“与格”独自表示。

【“给出的”动作可以对“收到的人”有利,也可以有害。至于具体如何,视上下文而定】

  事实上,与格最基础的用法或许是表示“影响,涉及”,即“相关,关系”,句法为“关系与格/相关与格<Dative,Reference>,详细讲解如下。

“To me the joy of study is real”,“to me”表示了“对我而言with reference to me”,“the joy of study is real”。拉丁语中,“to me”用“我”对应的“与格”独自表示即可。这时,可以理解为“对~而言,在~看来,就~来说,~认为”

  由或许“相关与格Dat.Refer.”或者“间宾与格Dat. I.O.引申出一种用法,即“表动词/形容词的对象”**<Verb/Adjective,V./Adj.>。如“A is similar to B”的“to B”。一些拉丁语动词和形容词,要求用“与格”表示其对象。

{

*该种用法也可能来自“相关与格Dat.Refer.”

**这种用法和表示“对~而言”的“相关与格Dat.Refer.”,有时难以分辨,得根据具体情况和结合上下文分析。(比如He is friendly to me,到底是“我认为他和善”还是“他对我和善”呢?自然,这句话里“be friendly to sb”该结构已经固化为“对sb友善”的含义了,但其他词不了解的情况下或许会难以分清,尤其英语可以通过把“to me”提前来破坏这种“Adj to sb”表示对象的结构以明晰含义,而拉丁语却因词序比较自由,因而更难分辨,这点要注意。)

}

 

宾格<Accusative,Acc.>

1.作为动词的“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d.o.>

2.后接于特定介词后,表示“趋向”或“位置”等

  “我爱你 I love you”,“你 you”是动词“爱 love”的“直接宾语D.O.”,因为动词的动作直接施加于宾语“你 you”。拉丁语中,用“宾格”本身独自表示“直接宾语D.O.”。该句法为“直宾宾格<Accusative,Direct Object>”

一些表示“趋向(toward/into)”、“位置*(around/behind/through)”或其他(because of)的介词后,加“宾格”。该用法介词是必须的。

{

*该位置包含时间与空间位置

}

 

离格*<Ablative,Abl.>

1.表示“分离<Separation>”,对应英语“from ~”

2.表示“陪同、伴随<Association>”,对应“with ~”

3.表示“工具、手段<Instrument/Means>”,对应“by ~”

4.表示“(时间/空间)位置<Location>”,对应“in/at/on,etc  ~”

拉丁语“离格”继承自PIE,并且吸收了“位格Locative”和“工具格Instrument”。因此,离格基础用法有:表示“分离”、“工具&手段”、“位置”,以及发展出来的“陪同&伴随”。

1.“分离<Separation>”→“来源” (ab/ex,etc.)+Abl.“...from~”

该用法是“离格”本身用法。

“Wisdom frees us from desperation.”这句话中,“from desperation”表示“我们”与“desperation”分离。

“He came from Roma.”这句话中,“from Roma”表示“他离开了Roma,他与Roma分离了”,也即“来自”,是引申自“分离”的进一步含义。

在表示“离开某地(out/away/down from)”时,需要用相应介词<Preposition>+“离格”。故第二句的“from Roma”可能用“ab<away from>”+“Roma”的离格。

第一句的“from desperation”,需要用“desperation”的离格,并且也可能需要对应介词。

2.“陪同、伴随<Association> cum+Abl. “with ~”

  “He came to school with sister.”这句话中,“with sister”表示“He”被“sister”陪同。拉丁语中,用介词“cum<with>”+“离格”来表示“with ~”。该句法为“陪同/伴随离格<Ablative,Accompaniment>。【该用法必须用介词“cum”】

  3.“工具、手段<Instrument/Means>Abl. “by (means of) ~/with ~”

   “He fought by a sword.”中,“by a sword”表示“He”通过什么、使用什么、凭借什么来战斗。拉丁语中,“by a sword”以“离格”独自表达(不需要介词。“离格”本身就包含了“by means of ~”这个结构所表示的概念)。该句法为“工具&手段离格<Ablative,Means/Instrument>

 4.“(时间/空间)位置<Location>in+Abl. “in/at/on ~”

  “Tom is playing in the field.”“The house is on the island.”中,“in the field”和“on the island”表示“位置,在哪里”。这种表示“空间位置”的用法往往用介词“in<in/at/on>”**+“离格”表示。(in+“field/island”的“离格”)

  “时间位置”届时再叙。

{

*“离格”也有译为“夺格”的,考虑到来源和本意,选用“离格”。

**有时,会把介词省略,仅用“离格”独自表示“空间位置”。此外,其他一些介词也可以+“离格”表示“空间位置”。

}

  

呼格<Vocative,Voc.>

1.用于直接称呼对方<Direct Address,d.a.>

  “Hello,Tom!”“Mother,where shall we go?”中,“Tom”和“Mother”是被该句说话人直接称呼的对象。拉丁语中“Tom”和“Mother”用对应“呼格”独自表示。有时“呼格”前会加感叹词“ō<O,哦>”。

这是“呼格”唯一的作用。

【除了部分词外,大部分词的“呼格”总是和“主格”相同,复数时所有词“呼格”都和“主格”相同。】

【一些代词没有“呼格”。】

【呼格的作用比较单一和简单,而且多数情况下形式完全等于“主格”,故一些观点认为实际上拉丁语主要只有5格(去掉了呼格)。实际上我也完全不清楚呼格有什么用,或许是用来表示尊重吧】

                                            

 


明天或后天有空把第一章剩下语法部分更完

Learn to Read Latin中文辅助学习指南C1-S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