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用细胞生物学重点章节知识点第十三章

2022-07-09 11:14 作者:BUL-BOUS  | 我要投稿

1、 细胞周期的概念、时相的划分及各特点

1)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 分为G1、S、G2、M四个时相

G1期:RNA和蛋白质合成活跃(早期合成结构蛋白促进细胞生长,晚期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蛋白质磷酸化;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加强。


R点即限制点,G1细胞一旦通过此点就启动G1期向S期演进。通过该点的细胞即使缺少生长因子也会进入S期。是细胞生长调控系统与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交汇点。


S期:进行DNA复制;组蛋白的合成及继续磷酸化;中心粒完成复制。


G2期:大量合成RNA、ATP和MPF,为M期做准备。中心粒开始向细胞两极移动。


M期:细胞分裂期,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2、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组成  核心是cyclin、cdk

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蛋白质组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cdk抑制因子(CKI)、降解CKI的酶复合物(如SCF和APC复合物)

    细胞周期检测点

3、 周期调控蛋白的主要种类、作用

1)cyclin   随细胞周期进程周期性出现消失,与cdk结合。

G1期周期蛋白:cyclinD   G1表达,S期降解,与CDK46组成复合体。

G1/S期周期蛋白:cyclinE    G1/S期高水平表达,与CDK2结合。

S期周期蛋白:cyclinA      G1表达,S期和G2期达高峰,与CDK2结合。

M期周期蛋白:cyclinB      S后期表达,M到顶峰,与CDK1结合。 

分子特点:

细胞周期蛋白框:存在共同的保守序列,介导cyclin与cdk形成复合物。

破坏框:cyclinA B快速降解

PEST序列:G1期cyclin分子无破坏框,通过PEST序列降解。

3) CDK

必须与cyclin结合才具有活性,可将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有CDK1~8,其磷酸化作用也呈周期性变化。

4) CKI  与cyclin-CDK复合物结合改变CDK活性位点的空间位置。

5) 促进CKI降解的酶复合物

cyclinAB和CKI通过泛素化被降解。APC促进cyclinAB泛素化降解;SCF促进CKI泛素化降解。


4、 CDK的调控机制

CDK的激酶活性需要在cyclin和磷酸化双重作用下才能被完全激活。

1) CDK与cyclin结合   部分激活

2) 磷酸化:活性磷酸化 苏氨酸161位于T环,经CAK(即cyclinC/H)磷酸化活性增强。

        抑制磷酸化 酪氨酸15(Wee1激酶磷酸化;Cdc25去磷酸化)和苏氨酸14(myt激酶磷酸化)位于CDK与ATP结合区域。

5、 CDK1/MPF的活化机制

1) cyclinB+CDK1——cyclin/CDK

2) Wee1/myt1——抑制磷酸化酪氨酸15和苏氨酸14磷酸化被抑制

3) CAK——苏氨酸161磷酸化活化

4) Cdc25——去磷酸化苏氨酸14和酪氨酸15

5) MPF正反馈激活cdc25,抑制Wee1。

MPF即成熟促进因子,促进M期启动,包括cyclinB和cdk1。

6、 有丝分裂

1) 前期   主要特征染色质凝集,核仁缩小解体;分裂极确定;纺锤体形成。

染色质凝集:着丝粒两侧附着蛋白质动粒;组蛋白磷酸化。

分裂极确定:中心体(中心粒和无定形基质)S期完成复制,其周围分布的大量微管+中心体=星体。马达蛋白以星体微管为轨道,牵连两个子中心体移向细胞两级,它们最终到达的位置即细胞分裂极。

纺锤体形成:临时性细胞器,由星体微管、动粒微管(一端附着于染色体动粒上)和极微管排列构成。

2) 前中期   主要特征是核纤层解聚、核膜崩解;形成有丝分裂器;染色体列队。

有丝分裂器包括纺锤体和染色体。对中期以后染色体分离两极移动及平均分配由关键作用。

3) 中期    染色体最大凝集,排列在中央赤道板。

4) 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粘连蛋白复合体被剪切导致受力不再平衡)移向细胞两级。

          后期A动粒微管去组装变短

          后期B极微管组装变长+星体微管向外拉力=子代染色体移向两极。

5) 末期     子代细胞核重新形成。动粒微管消失。核分裂完成

胞质分裂:中部质膜下方出现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的收缩环。纺锤体解体剩余物质组成中体。收缩环形成分裂沟,加深至中体,细胞断裂。

7、 cyclin-cdk复合体对细胞周期的核心调控

1) cyclinD-CDK4/6,cyclinE-CDK2复合物顺序启动G1/S期转化

活化的CDK4/6磷酸化Rb蛋白,使其失活,释放出原先被结合抑制的转录因子E2F,从而启动S期相关基因转录。

cyclinE-CDK2复合体逐渐增多,活化的cdk2正反馈激活E2F以及其他转录因子,最终使细胞跨过R点。

2) cyclinA-CDK2启动S期DNA的复制并保证DNA只能复制一次。

cyclinDE的降解不可逆,故已经进入S起的细胞无法向G1期逆转。


预复制复合体包括起始点识别复合体(ORC)、调节蛋白cdc6和解旋酶mcm。位于复制起点。


cyclinA-CDK2保障DNA只能复制一次,原理是cyclinA-CDK2复合体可以将cdc6从预复制复合体上脱离。

3) cyclinB-CDK1启动G2/M期转换

MPF即成熟促进因子,促进M期启动,包括cyclinB和cdk1。

4)M期中cyclinB-CDK1的作用

MPF促进染色质凝集;促进核膜裂解;促进纺锤体形成;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MPF失活促进有丝分裂末期进程。


 p53 基因产物为 p53 蛋白,后者使细胞周期则停滞在 G1 期, 无法进入 S 期。很多肿瘤中存在 p53基因突变, 使细胞获得异常增殖能力。


医用细胞生物学重点章节知识点第十三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