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5章
重点知识
重点知识
1.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①财富
指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所有资产;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财富的增长会增加对资产的需求数量。
②预期回报率
即预期下一个阶段的回报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资产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上升会增加对该资产的需求数量。
③风险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如果一种资产相对其他替代性资产的风险增大,则对该资产的需求数量会相应减少。
④流动性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一种资产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就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它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2.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该理论说明了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愿意持有某资产的数量。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理论认为:
①资产需求数量与财富规模正向相关。
②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正向相关。
③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回报率风险负向相关。
④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正向相关。
3.预期通货膨胀率对利率的影响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一方面降低了债券相对于实物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另一方面,债券的实际利率下降,债券需求曲线由向左移至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会导致发行债券的实际成本下降,导致债券供给曲线由右移至。交点从1点到2点,价格由P1下降至P2,利率上升。

4.经济扩张对利率的影响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收入与财富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从右移至;经济扩张导致企业预期盈利能力上升,企业愿意通过发债融资,债券供给曲线从右移至,供给曲线右移的幅度比需求曲线大(如图所示),均衡价格从P1下降至P2,均衡利率相应上升。

5.增加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要考虑的因素
① 流动性效应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会降低利率
② 收入效应
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对经济会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从而扩大了国民收入与财富的规模,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债券供求理论都认为,这会导致利率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收入效应是指利率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③ 价格效应
货币供给的增加还会引起经济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这将导致利率的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价格效应是指利率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④ 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由货币供给增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还会通过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对利率产生作用。债券供求理论表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会导致利率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是指利率随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
一般而言,流动性效应可以立即发挥作用。然而,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发挥作用存在时滞,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发挥作用的可长可短,这取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提高时人们调整其通货膨胀预期的速度。
因此,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于利率的影响有多种可能性:




重点名词
1.费雪效应
揭示了通货膨胀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i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即。(准确的表述应为即,由于最后一项很小,所以忽略了最后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