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
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简练、概括的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相对减弱明暗、光影变化及质感,着重体现物象造型、空间及内部结构的一种绘画方法,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一:结构素描的起源
结构素描的起源相对比较晚,它不同于传统素描概念早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基本确立,而是直到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开创了结构素描教学,结构素描的理念才被正式提出来,并且在教学的实践中日益显现出它的开拓性和重要性。但是这种素描方式,或者说是理解方式,引入我国已是上个世纪80年代,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深入到学院素描的教学体系之中。

二:结构素描的特点
1.由于结构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
2.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3.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结构素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

德国现实主义画家——阿道夫·冯·门采尔(1815 - 1905)

三:思考问题
思考问题:作为刚刚才学习绘画的同学,观察方法的训练与观察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那么结构素描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1.首先在观察方法上下功夫。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的,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直接影响。所以在观察对象时,可以不管光线在物象上产生的明暗投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物象的结构本身上,一个物体支撑他的框架是什么,找到框架就找到了结构了,不仅看清楚的地方要研究分析,看不清的地方也要研究分析。
2.其次要整体观察画面,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对象时,要面面观前后左右都要看,而不是将眼光一开始就停留在某一角度,例如我们在画物体时,物体的长宽比例、大小比例、前后的透视关系比较,每个物体的高低比较和大面小面之间的比较,这些都是我们在观察时分析研究的对象。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再整体去画,一下笔就要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要把握主动权。
3.再次,在观察的过程中,迅速准确地抓住大的主要结构,抛弃那些小的起伏。使画面达到强烈、准确、生动的效果。
作品欣赏
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学习结构素描对初学者来说,关键在于理解对象的结构,画准对象的造型。






100万美术生都在学的线上画室--美术集
想获取更多新手绘画礼包的同学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美术集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