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2 辩证法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辩证法
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在古希腊文中,辩证法一词,是进行谈话和辩论的意思。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就是发展的学说、矛盾的学说。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1]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2]不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是按其本身固有的辩证性质发展着,人们的辩证思维,乃是客观世界的辩证规律的反映。
辩证法的发展观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对立的。列宁指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3]这是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
教员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4]在中国,先秦法家、兵家、道家、名家的著作中,就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商鞅说,“以战去战,以刑去刑”;孙武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名家认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些便是很好的例证。在欧洲,古希腊辩证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万物皆变、对立统一、相反者相成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对辩证思维的主要形式作了初步探讨。“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5]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黑格尔对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的贡献。马克思称赞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恩格斯也称赞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界、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多次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在其原有形式上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它,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从此,辩证法才真正成为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就是承认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是对立的统一。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开头就指出:辩证法的实质在于“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6]教员用“一分为二”来表述辩证法的实质,并在《矛盾论》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明确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同时他还指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转化,便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从而得出结论说:“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朴素的、神秘的、科学的形态。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是这三种形态的典型代表。在人类认识史上,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斯大林说:“辩证法是在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成熟的”。[7]一般说来,辩证法是反映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形而上学是代表没落的反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实质上是社会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
恩格斯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8]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反动的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蔑视辩证法,结果都被辩证法所否定。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和形而上学作斗争,积极投入三大革命实践,才能逐步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一锐利武器,去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81页。
[2]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278页。
[3] 《列宁选集》第二卷712页。
[4] 《矛盾论》。
[5] 《矛盾论》。
[6] 《列宁选集》第二卷711页。
[7] 《斯大林全集》第一卷27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