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业界演员的片酬|衰败期(2012~2019)

2021-02-22 11:04 作者:real春天同学会  | 我要投稿

续上篇:

业界演员的片酬|萌芽期与爆发期(1982~1992)

业界演员的片酬|下滑期(1996~2012)



上期说到业界演员的片酬从2008年进入衰败期,原因是因为盗版猖獗以及步行街品牌的冲击,使得业界市场败退,到了2012年之后,业界演员的片酬跟1988年已经有了多倍偏差,那个只要进入业界就有钱赚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业界成了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

与此同时呢,在2004~2012年间,业界市场的产值逐年递减,曾经4000~5000亿円年产值的行业因为各种因素而缩水,数百家制作商逐渐被收购,分组或宣布倒闭,经历了洗牌之后,业界三大寡头集团出现,最终到了2013年的时候,三大集团(北都、SOD、prestige)已经占据了业界80%的市场份额,根据他们的年报,业界市场差不多是缩水到了年产值400~500亿円的份额,这缩减了10倍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业界演员的数量却正在逐年递增,于是业界演员的片酬也就正式进入了衰败期,这个行业也变成了一个下坡产业。



前文有说到【小室友里】在2012年证言自己在役时期的收入,为什么会有这一场证言呢,因为在2012年的时候这个片酬下滑已经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才会有【小室友里】出来说话。


2012年有人翻出业界的数据,相比于90年代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要1000万円,15年后成本变成了10分之一,而一些企画出道的新人,出道作仅仅只有5~10万円的收入,专属新人顶峰片酬也普遍在100万円左右,且出道作出来之后就会继续缩减片酬,最多的可能第二部就被砍掉一半。这样的价格不说与业界顶峰期时代的演员做对比,就是相比于经济泡沫之后的业界市场也偏差了很多倍,所以【小室友里】当时就说了:这价格换我我是绝对不做的。


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业界的解释是:因为大众已经对于业界并不是那么抗拒,成为业界演员也让很多女孩可以接受。



大致可以理解为业界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很多新人都涌入这个行业的意思,尤其是【惠比寿麝香葡萄团】的成立并顺利成为电视综艺也确实引领了一大帮人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改观,在2015年有一位作家叫【中村淳彦】,这位作家可以了解一下,他写了很多关于业界状况的书,尤其是【东京贫困女子】系列可以看一下。


【中村淳彦】在2015年就说了,这个年代想当业界专属新人,比考东京大学还难,近几年(指2012年前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想进入这个行业吃这碗饭,成为企画演员的不到14%,能作为企画单体出道的不到5%,而能成为专属出道的,300~500人才能出一个,这样的概率比考东京大学还难。


并且在2015年,【中村淳彦】还列出了演员收入的差异,在2015年顶级的业界专属演员,片酬只有300万円,普通的专属演员片酬大致就在80~100万円,这还不算被经济公司抽佣的点(普遍抽40%~50%),想想我在前一篇推送中说2000~2010年专属差不多维持在150万円一部的片酬,这仅仅5年的偏差得偏差多少。



这不仅仅只是普通专属下降了,包括顶级的业界演员也存在这种现象,大家都知道业界专属中片酬最高的是【三上悠亚】,那她的出道作价值多少呢?

【三上悠亚】没有明说,但是暗示了当初muteki给她的片酬,足够在世田谷全款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世田谷公寓当时的价格一套大概在3000万~6000万円左右,也就是说不低于3000万円的到手片酬,这已经足够高了吧,但是相比于2010年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说【山口里子】和【小向美奈子】那种直接拿亿为单位的大咖,就算和2005年从模特转业界的【青木りん】都有差,因为【青木りん】是以写真模特身份出道的,她的出道作片酬到手1300万円。


而2012年之后从写真转业界的选手更是片酬跳水,就比如2014年【立花陽未】改名成【立花はるみ】,她当初作为专属,一部作品的片酬在160万円,一场摄影会到手20万円,这在当时已经处于顶级专属的片酬价了,相比于【青木りん】就更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专属都被缩减这样了,更何况企画,代表选手就是【橘咲凉】(主要是因为她现在还在役),【橘咲凉】在2012年以【伊藤りな(伊藤里奈)】为艺名出道,结果并没有混出色,片酬一降再降,到了2015年的时候她公开说明自己生活过得很艰辛,只能在夜总会当兼职卖酒女郎。


【伊藤里奈】说自从进入了业界,赚的最多的一部到手是40万円(出道作),而后片酬就一降再降,最低的一部收入仅8万円,如果是共演作,还拿过1万円的片酬,虽然有几个月的收入有超过100万円,但自己作为企画单体,平均每个月赚的钱也仅仅只有数十万円,而她每个月的房租水电家用就超过30万円,在2015年她停了2个月的工作,生活就变得特别的艰难,2016年之后,【伊藤里奈】改名为【橘咲良】,但是如今她依然是处于这个薪资水平。



可以说从2012~2016年,业界演员的片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跳水水平,这是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下滑期之后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底薪水平,大致就是专属到手在80~200万円左右,企画单体则比较动荡,通常是出道作在30~40万円左右,第二作开始对半砍,多的能拿个15~20万円,而企画演员则是根据内容吃饭,总之很难说赚到能夸张消费的钱,而业界大部分企画演员,也都是兼职,她们有自己的日常工作,进入业界也只是赚一些额外收入,这样的群体流动性很大,人数也很多,所以制作商开出的片酬也不会有什么恻隐之心。

而2017年之后,业界演员的片酬就变得很动荡,首先是2016年~2017年阶段,业界关于【强要事件】上升到了内阁府成立对策小组的程度,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取缔了很多经纪公司,然后又在2017年用【劳动派遣法】整顿步行街,约束了各个经济公司不得派遣旗下演员出任违背道德的工作,步行街品牌彻底宣布阵亡,而这一禁令也彻底让业界演员只能在业界正规机构工作,虽然待遇与人权有所上涨,但是步行街那种动辄给出两三百万円片酬的工作机会也彻底被终结。


也是随着这一风波之后,日本业界接连成立了【日本业界经纪公司委员会】、【业界人权伦理协会】以及【业界推进改革研究会】,这三大机构又专门针对业界存在的状况进行了很多整改,在2018年1月份出台了诸多重要变革,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变革,一个就是【5年合约】的成立,另一个就是【工资明细支会】,也就是经济公司必须告知业界演员收到了多少片酬,扣除了多少佣金,需要交纳多少税收等一系列工资明细,有了这一条明确的规定之后,底层的业界演员才有了明确的薪酬标准,当然这一条规定也仅仅只针对了底层的企画演员做了保障权利。


而业界在步行街彻底翻不起浪花之后,还发生了很多一言难尽的事情,比如自2013年东京申奥成功之后因为国际吐槽的问题,很多实体店被整改以及对业界进行了多维度打压,又比如2016年【伦理协会】经过【强要事件】之后彻底成为监察使者,大刀阔斧的给很多内容下了禁令,又比如盗版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人一生平安,还有直播行业的冲击等等,总之从2016年开始,业界演员的片酬彻底进入衰败期底部,变得非常非常的少。



也是真的降到了“再降估计都没有啥吸引力”的程度,业界演员的收入才大致上维持在一个比较普遍的标准,专属、企画单体、企画演员有了一个大致的范畴。


而不同的制作商也有着不同的薪资标准,即使是同制作商的专属,专属跟专属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2019年年底出道的【児玉れな(儿玉玲奈)】,她是在北都旗下的帝社S1出道,帝社的片酬也是业界片酬的天花板了,她的片酬就在100万円,这不知道扣没扣抽佣,但是第一壕厂对于没有资历的新人都只能给出这个价码,其他厂就更不用说了。



说一位比较代表性的选手吧,【优月心菜】认识的人应该有很多吧,出道之前她是写真偶像、声优、歌手,也是一位芸能人了吧,在2019年2月作为IDEAPOCKET的专属出道,片酬是80万円。

声优、歌手、写真偶像,这些身份拿出来放在90年代或2010年以前,那妥妥是个能起飞的身份,然而在2019年,片酬仅仅相当于一辆五菱宏光的价格。


这还是在IP社的片酬,好歹还算是个一线末的厂牌,至于那些二三线品牌的专属演员,应该是会更低的。


所以在2012~2019,短短几年的时间整个业界的演员片酬都下拉到了一个很水的程度,也难怪为什么很多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因为这个行业已经不是进来就有钱赚,而是要经历过层层淘汰之后还不一定能赚到钱。



会低到这种程度大致上有几个原因:


从1982~1992年的萌芽期与爆发期,是因为从业者少,且经济状况爆棚,少部分人分享了大蛋糕,于是业界演员的片酬很高,业界电影制作成本可以下重本。


1992~2008年,因为经济状况普遍不好以及业界演员的负面形象逐渐改观(其实负面观点一直存在,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逐渐改观的),导致有很人涌向业界,制作商变多了,演员变得更多了,由此业界的规模增长爆棚,市场够大,所以演员的工作机会也比较多,只是分蛋糕的人变多了,演员的片酬也就逐年下降。而且演员的等级体系彻底敲定,成为了“专属”、“企画单体”、“企画”的悬殊差距。


2009~2019,随着业界的规模已经到达了天花板(一年4~5千亿円),并且受到了盗版的冲击,日本业界的市场已经饱和了并且逐年缩减,制作商洗牌之后变少了,演员却依然有很多,且业界一直没有成功开辟其他市场,但是从业者每年都在增加,蛋糕不够分了,抢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业界演员的片酬一路走下坡,越来越少。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背景,而如今的业界其实已经走了很多年的下坡路,业界演员的片酬也就成为了一个“你以为很高,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的情况,可以说业界演员的片酬在2019年已经到达了一个“再低就没有吸引力”的临界点,也算是到达了衰败期的底部了,可万万没想的是,2020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业界演员的片酬再一次被砍,在我看来2020年的片酬应该算是谷底期了吧,低到什么程度呢?


只能说,低到超乎你们的想象,赚着企划单体的钱,卖着专属的命,有机会的话我们再做一期低谷期片酬的介绍。



业界演员的片酬|衰败期(2012~201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