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生都不好找工作,长沙武汉不联手,湖南湖北将被严重虹吸
985毕业生都不好找工作,长沙武汉不联手,湖南湖北将被严重虹吸
今年的经济形势确实不太好。以前985大学找工作是很容易的,现在985大学的毕业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昨天请武汉大学心理系的一个教授来讲座,他跟我们说,他在路上碰到两个大四的学生,他们正在讨论找工作的事情。其中一个学生说,如果那份工作有双休日就很幸福了。武汉大学的这个教授听了觉得很悲哀,但是他没想到,另外一个学生说的更悲观。这个学生说,我要是能活到30岁就很幸福了。由此可见,因为工作难找,这个学生已经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了。
去年出来一个新词叫“躺平”。为什么年轻一代选择“躺平”呢?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往上看不到希望了。往上没有希望,那还不如“躺平”,因为盖子就在头顶,再怎么奋斗也是白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也正好说明,我们的经济活跃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了。
今年前三季度,山西、河南和江西的GDP增速非常慢,在全国都是垫底的存在。湖南和安徽的情况要好一点,但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整个中部地区,无论是GDP的名义增量还是名义增速都以湖北为第一。但是,湖北的名义增量也没有赢过四川,形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中部塌陷现在已经成为事实,除了湖北这一根独苗,中部地区其他5个省都不是特别像话。经济增速缓慢,说明很多企业都已经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了,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毕业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就业,这些毕业生只能选择去沿海地区打拼,“孔雀东南飞”的日子要重现了。
根据最近的统计,东莞已经成为超大城市,城区人口已经超过了武汉,说明什么呢?说明中西部各省有大量人口重新涌向东莞,而无法留在本省就业,这就是现实。
去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长18万多,位居全国第一。与之相比,沿海多个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这样的情形今年大概率不会出现了,人口重新向沿海回流已经成为事实。
除了东莞,杭州也已经跃升为超大城市。这两个城市都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底子还是不错的,在中西部地区哀鸿遍野的时候,这些城市人口却在持续增加。此外,苏州也成了特大城市。去年,苏州的经济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但今年就已经明显好转了。
总的来说,沿海大城市底子好,资源多,恢复也快。长沙、郑州这样的城市,底子比不上沿海大城市,资源也不是很多,明显就要差一截。至于南昌和太原,那就更难了。
长沙最近也在改变,不像以前那么“躺平”,靠“工程装备+吃喝玩乐”过日子。长沙的改变值得肯定,但现在远远没有达到收获的阶段。效果如何,要等几年才能看得到。
武汉已经元气大伤。2020年和2022年,差不多要了武汉半条命。如果不是底子特别硬,被这么一折腾,根本就爬不起来了。至少,武汉现在还能站着,尽管没有以前那么稳健。
最近这段时间,武汉经开区街道上的东本储运车辆比较少,说明武汉的汽车产业无法满负荷运转。武汉的汽车产业是武汉经济的风向标,从东风的产能就可以看出,今年的武汉经开区恐怕只能靠固投和建筑业过日子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源流向沿海是必然的。对于武汉、长沙而言,抱团发展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不抱团发展,广东会将长沙吸得干干净净。为了经济大局,以沿海为重的思维短期内不会改变。
长沙和武汉,不联手已经不行了。
(2023年10月25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