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同人]“破军金甲”重装前进指挥型陆战机甲-背景设定

Allies:"Pojunjinjia" Experimental Energy Ground Type Macha
定位:实验大型战斗机动装甲
制造方:神州兵器工业集团
量产方:重甲工房
科技需求:重甲工房升级
科技等级:T4
关键特性:
》“火眼金睛”光电综合观瞄系统
》新式小型聚变反应堆
》特种AR驾驶员头盔
》“夷干”试作型特种复合装甲
》“背嵬”全真模拟驾驶操作系统
》“倚天”试作型反装甲等离子巨剑
》“传音”试作型激光通讯中继枢纽
塞北,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天地间一片缟素,但是这大自然的白色精灵仍然遮掩不住雪地上焦黑的痕迹,那是一大片弹坑和烧焦的战车残骸,甚至还有战机的残骸也出现在了坦克残骸之间,其中有为了掩护身处绝境的神州战车部队而舍身赴死的朱雀攻击机,也有入侵的联盟“双刃”直升机,它们为自己进入神州领空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是这一切都将淡去,只有战争双方那些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丈夫,或者父亲的家庭,会一直记得战争带来的伤痛。而对于神州这个古老的国家来说,这次与联盟在边境的摩擦,也是一次代价不菲的教训。
但是仍然有必要强调,为了这个“教训”神州军方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北方的两个野战集团军大伤元气,航空兵和装甲力量损失过半,才在西伯利亚寒风的帮助下将入侵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土。看着一辆被击毁的貔貅破阵战车,燕京战车所的刘戍北不可察觉地叹了口气,从身边那辆显然是被一发破甲弹引爆弹药室身首异处的残骸边走开,对着空中的运输直升机挥挥手,示意他们把这个残骸吊回研究所,然后向着一架几乎看不出原貌的胜遇直升机残骸走去,仔细看了看以后拿起对讲机:“那辆貔貅先别管了,把这架胜遇和我一块弄回去。”
几分钟以后,运输直升机的轰鸣从雪原上离开了。
事实已经明了了,这架负责前线信号中转和局部指挥的胜遇直升机是被一发反辐射导弹干掉的,他们这几天已经探查了好几个这样的残骸,都是作为指挥节点的前线作战单位被反辐射导弹精准打击,再与战斗的记录资料对照可以发现一些联盟军队的战术操作:首先用远程的精确打击狙击神州部队的前线指挥节点,令神州军队无法收到上级的指挥调度信息,然后对失去指挥的神州部队进行分割包围,以优势兵力将其歼灭。
其中第一步清除信号中转节点的步骤尤为重要,前线的部队在哪里,遇到多少敌人,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打赢,需不需要空中/炮火支援,这都是需要指挥系统统一协调部署的,然而信号中转节点被人敲掉以后,这些东西都成了泡影,神州的优势兵力见不到人影,杵在那里不知道该干什么,而落单的军队却迟迟等不到支援只能战至最后一刻饮恨沙场。
甚至后来联盟方面还在进攻之前对神州军队进行电磁干扰,本来功率较低的无线电通讯机只能冒险烧穿这层干扰,然后就成了反辐射炸弹眼中耀眼的光点。这不得不让神州考虑对现有的通讯方式进行改进——无线电实在是太脆弱,也太容易暴露了。
神州的电子战专家很快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低功率极紫外激光脉冲通信与无线电双保险。作战单位之间以激光点对点相互连接,这种通讯因为是点对点直连,因此抗干扰能力极强,反窃听能力同样优秀。但是缺点是因为地形和地球曲率问题,地面单位之间的激光通讯不可能覆盖太广的面积;但是作战时飞行器的速度非常快,又对激光的校准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还是要使用陆航直升机作为通讯节点,但是陆航在战场胶着的情况下又极其脆弱。
眼看通讯节点改进项目就要进入僵局,但是总设计师马磊进京面圣时却突然有了灵感。
在向皇上呈上作战调查报告后,神州的最高权力掌握者紧皱眉头看完了报告,看着殿前身穿最新的“龙炎”全包覆辅助动力外骨骼的禁军士兵,突然说道:“爱卿,我看了你的报告,里面说军队急需一个足够高的地面单位作为通讯节点?”
“是的陛下,我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个单位,但是目前的几个方案都失败了。”
“哦?请爱卿举例。”
“我们实验了车载折叠式高架天线,但是摇动十分严重,完全无法控制,甚至可能折断,但是如果要把支架做的足够坚固,又无法折叠收回。第二个方案是用探机作为天线的搭载平台,因为造价低廉,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大面积覆盖,不怕被敌方击毁其中的一部分,但是问题在于探机的续航有限,而激光通讯组件的功率比无线电通讯大得多,会加剧探机续航力的下降。第三个方案是采用在我国境内大面积安装固定式通讯节点形成组网,但是成本过高且这一方案仅在我国国土内才有效,局限性很大。”
“朕虽然不太懂你们技术上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有个想法可以与爱卿分享。”
“臣必当洗耳恭听。”
“如果把殿前的禁军那种外骨骼,”徐宪指了指殿前的两列士兵,“把尺寸放大,然后把节点安装于上,可有一点可行性?”
“陛下英明。但是这种形式在机械动力上并不讨喜,在尺寸放大后机械赋予人的力量优势反而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了,因为灵活性大大降低;而且有可能对地面的压强过大导致通过性不佳。”
”算了,朕也仅仅是提个外行人的建议,具体还是你们去做,经费经过这次的冲突我一定会拨足的,你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军队需要的东西做出来,不要让士兵拿着落后的装备白白送死。朕也是有家庭的,也清楚民众的痛苦,你们要记住,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下一步,我会把海军各位将军正在海军中服役的子女调往陆军,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敢不敢挤占陆军的经费!我决不允许悲剧再次发生!退下吧。“
”陛下仁厚,臣告退。“
回到研究所,马磊却突然想到了战车的历史。当年整个神州都认为装甲战车的可行性不高,没有研究的价值,但是战争证明了装甲洪流的意义,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都被装甲彻底改写。他突然想到了那个古老的传说。第二天,他只身前往武圣关帝庙,金色大殿上,武圣关羽一身青色战袍,威风凛凛,关平周仓侍奉在左右,那柄神兵——重达七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被周仓紧握手中。马磊看着关公的塑像,想到蒙古铁蹄即将踏破中原之时,武圣关羽突然显圣,带领数十条天狗下界斩杀残暴的蒙古人。听说升阳方面对人型机甲情有独钟,最近一款新的人形兵器正在爱知县接受测试,虽然神州方面本来对人形机甲不感兴趣,认为他们过于笨重和脆弱,但说不定大型装甲外骨骼也有它的价值呢?那就得先做出来再说。世界的运行规律不是靠脑中臆想就能揣测的。
半个月后,第一台大型外骨骼诞生了。它采用钢制主体,特种陶瓷关节和液压控制机构,由操作员远程操控,在研究所的靶场上跑了一圈,但是周围的研究员看了结果后都叹了口气,便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做自己的事情了,他们毫无疑问地认为总师疯了,那个大家伙还没有安装装甲,仅仅是主体的重量就把靶场春天湿润的地面踩得到处都是坑,而且一路上磕磕绊绊,不完善的机体OS让旁边操作仓里试驾员都要口吐白沫了,却还是阻止不了它在总长1000米的测试中摔倒了六次。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东西够耐造(操),每次摔倒都能再次爬起来,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液压油漏一地——显然,储存筒都被摔破了。
但是马磊并不灰心,新装备哪有一上场就光芒万丈的,半个月时间,尽可能少的测试成本,能有这个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用上新型的高标号空心金属材料,骨架的重量肯定可以降下来。还有不靠谱的液压驱动系统,换一套电磁驱动马达他不香吗,至于装甲,麒麟破阵战车的电磁屏蔽装甲可以拿来试试,而操作系统,半个月时间那些程序员能让这玩意动起来就不错了,还想着动作流畅?总有办法改进的嘛。
从最初的目的来看,项目倒是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总共七丈半的高度,观瞄通讯设施能够在平地理想条件下覆盖半径17km的区域,战役层面绝对够用了。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东西的作战效能怎么样,作为前线指挥节点,正面接敌的可能性相当大,这个重心相当高的大家伙到底用什么武器实在是个很头疼的问题。而且为了充当通讯节点,这套动力外骨骼的尺寸造成了其离谱的正面被单面积,好消息是俯视面积比传统破阵战车甚至还小一点,对弹道武器的攻顶打击不太感冒。马磊在之后的总结大会上力排众议,决定继续这一工程,使用相当奢侈的经费制造第二台原型机。
半年以后,崭新的第二台原型机站在了试验场上,虽然这台原型机仍然没有配备武器,但是其他该有的都有了。太空站无重力环境下制造的空心金属骨架,从“重明”项目交流得来的机载微型核聚变反应堆,定制的电磁驱动系统,特种陶瓷复合装甲,综合光电观瞄设备,相控阵对空/对地雷达搜索阵列,激光量子通讯天线阵列,配上灰色的精致涂装,和几个月前那台堪称简陋的动力外骨骼简直是云泥之别。最重要的是,经过半年的技术协调,和“天罡”动力外骨骼项目组的工程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以后,程序人员和驾驶硬件设计人员终于在单兵外骨骼控制程序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可堪使用的操作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检测驾驶员的动作并对他的动作做出相应的阻尼,配合新兴的AR和视网膜投影技术,驾驶员操作这台六丈高的大家伙就像在控制自己的身体。而且,因为以后破军金甲的驾驶员必然都是指挥员或从部队中挑选出的最精锐的士兵,为保障他们的安全以及方便在一台金甲受损过大无法继续作战时能快速转移,军部最终试用了最新研发的量子传输驾驶系统,让驾驶员可以在安全的后方驾驶破军金甲,无性命之忧后可以让他们更加骁勇善战(虽然他们仍应尽量避免无谓的机甲损耗),在金甲也不能保障生存性的极高烈度战斗中也能快速交接指挥权驾驶第二台金甲重回战场,而量子传输的优势也不用一一赘述,不怕被破解且几乎实时的信息传导能让金甲自身免疫一切干扰,从而让这个大家伙在战场上畅行无阻。
“系统自检,动力系统预热,启动机启动,主引擎启动,电磁驱动系统工作正常。试驾骑士可以开始操作。”司械按部就班启动了安装在腹部的两台反应堆,接通了驱动系统的电源,把电子设备的用电转移到反应堆上,同时开始为电池组充电。
试驾员尝试性地抬起左脚,机甲也在AI的协调下做出了同样的动作,整台机甲重量不平衡眼看就要倾斜倒下,但是很快,试驾员就做出调整稳住了机体。他开始迈开步子走动起来,在电磁变阻阻尼器的缓冲下,足部的触地变得轻柔了许多,走了十多步,机甲已经走出去了近百米,然后试驾员开始尝试跑起来,顿时众人感觉地面都微微震动起来,即使是正常人在跑步时都要承受两到三倍自身体重的冲击力,这个重达三百多吨的大家伙纵使采用了一副大脚板,还是看到秋季干燥的地面都被踩得出现了许多裂缝,不由地让人对它的腿部机构的受力感到了担忧。但是司械们一点都不担心,全电磁驱动系统将关节之间用磁场隔离开来,有着很强的抗冲击性能,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全的只有地面而已。而且行走机构已经测试了很多次,这次测试的重头戏绝不是机甲的机动能力,刚刚走动和跑动测试的其实主要是安装在机甲头部的综合通讯阵列的连接稳定性。
“请试驾骑士回到预定位置,进行第一项测试。”
机甲接着跑了几步,然后在空中转身,落地后足部在地面擦出一道长长的凹痕,然后反向冲刺跑回了初始位置。几个负责操作系统的司械不由得在心里大喊一声万胜。
然后不等机甲完全停下来,远处突然飞来一枚炮弹!这颗炮弹已经算好了提前量,瞄准了驾驶舱所在的位置!
然而,它必然要落空了——相控阵雷达第一时间捕获了炮弹飞行的速度和方向,判明炮弹偏右方后计算机立刻越过驾驶员控制右足猛蹬一下地面,整个机体瞬间向左转向,侧身避开了来袭的炮弹。
“第一项,避弹测试完成。”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一枚长戟反战车导弹再次袭来。计算机根据数据知悉了来袭物体的类型,一道炽热的等离子束和导弹的来袭方向相交——导弹在距离机甲十几丈外凌空爆炸。
”第二项,主动拦截系统通过测试。“
爆炸的声浪吓了众人一跳,由于角度原因,机甲被掩盖在了爆炸的云烟后面,让观看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捏了一把汗。(众所周知有烟无伤)
紧随而来的竟然是浑天塔的等离子束。在等离子接触机体表面装甲的一瞬间,计算机立刻启动了陶瓷装甲内测的磁盾,将等离子分散偏离,让这道毁灭天火只在装甲表面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痕迹。不等浑天塔的攻击停止,神州根据盟军光棱坦克的最新情报仿制的激光武器也从另一面发动了攻击。然而不等激光烧穿陶瓷装甲,一道被特化形状的磁场约束的等离子体沿着装甲表面流转开来,将激光尽数挡去。
“第三项,等离子电磁护盾通过测试。”
当机甲的身影破开烟雾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这些司械不由得发出了惊叹,然后是欢呼——机甲表面刚刚开启的等离子护盾还没有完全散去,整套机甲发出了金色的光芒,简直如同天神下凡,这画面堪称绝笔,幸运的是这一幕被一直在记录测试的探机用它超高分辨率的相机拍了下来,并最终成了机甲名字的来由。但是后来这套等离子护盾因为激光对陶瓷装甲杀伤不高,且这套系统能耗巨大还可能干扰信号转接装置的正常运行等原因被拆除了,这一画面就真的成了绝笔。但是很多年以后在遇到盟军冷冻直升机时,金甲的驾驶员如果知道金甲装备过这玩意,估计要破口大骂那个提议拆除这套东西的司械。
现在,人形机甲最重要的两个结构缺陷都得以弥补,那么最后的问题就是给他配上一套相符的武器。如果采用枪械,无论是传统火器还是最新的电磁武器,似乎都因为后座力和这个庞然大物无法契合,马磊在考虑动能武器的不可行性后,决定为破军金甲装上一种威力巨大的近战武器,当他在工作会议上向其他司械公开这一提议时,任何人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人类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武器从木棍石块到铜矛,铁剑,到如今最终选择火器作为主要的作战武器,您现在又要改回古时候的大刀长矛,某实在不能理解。”
“某觉得重心问题可以通过加重脚部配重,武器所需电力方面超导电池应该绰绰有余,加上电磁武器是可行的。”
“不是吧马总司,不会真把一件近战武器装到这个大家伙上吧,不会吧不会吧?!”
马磊的提议让许多同僚都无法理解,马磊在众人讨论结束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某以为,新式人形机甲所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一个大号的移动通信节点天线,用来弥补部分交战区卫星无法进行各部队数据链传导的功能,与敌军的长程单位正面硬碰硬的概率不大,即使遇到了,也可以协调己方的其他长程单位进行反击而不用自己动手;而且由于其出色的各种防御手段,也不一定会惧怕那些远程的火炮,既然扰人清梦,那就冲至近前一刀削下敌人的首级即可——无论是步兵还是战车。而且既然选择人形,就应该让人型机甲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除了在崎岖地形上的高机动性,机甲的两个手臂没被利用起来无论怎么说都有点可惜,再加上破军金甲上肢采用了完全和人手臂一样的动力臂结构,所以一件趁手的近战武器,反而可以达到对机甲本身最大的利用率,汝等觉得何如?”
司械们听了他的发言,又各自讨论了一下,虽然还是觉得不靠谱,但是多少也勉强同意了进行测试。光说不练假把式,新的人形机甲的武器还要造出来,经过测试,得出结论,才能让人信服。
“倚天”试做型反装甲等离子巨剑在马磊建议下进行了试制,它采用的本是转为神州在开发蜀地的山区研发的新技术,通过等离子喷口发出超高能量对岩体山石进行快速切削,像切豆腐一样在蜀地的山中开隧道,修建铁路,老式盾构机刀头磨损的问题完全成为了历史。不得不说这项技术让神州的云贵川山区交通线延伸速度整体提升了200%,现如今山区中的小村落因为新修建的铁路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每天往来的旅客货物络绎不绝。(得了,到哪都是基建狂魔)马磊看中了这项技术的优势,他的直觉是正确的。
司械们首先开始的是一种基于等离子钻机的等离子矛,在提高功率后,等离子束虽然在三秒内融化了一寸厚表准装甲钢,但是马上就过热宕机了,这样的结果是出乎人意料的,但让这么大的机甲抬一个钻机上战场显然不合适,并且仅能坚持三秒就过热实在说不过去,事实证明等离子矛的计划不合理,于是研究所的武器部门专门重新规划了代号为“倚天”的等离子巨剑的研发,各位司械群策群力,将原本钻机上的三束高热等离子喷口进行重新打造,众司械用精密加工技术将等离子喷口做的尽量小,使得高热的能量在喷出时无数个微小等离子喷口向外喷射的能量束能够连接在一起,形成蓝紫色的等离子刀刃,等离子刀刃可以在瞬间融化各种神州方面的标准装甲,其挥动时部分溢出约束磁场的等离子剑气可以杀伤一大片区域内的敌方单位。
同时“倚天”在技术革新的同时竟然将原本等离子刀头采用的冷却剂循环冷却系统改装成了风冷,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得益于分散的微型迷你喷口,热量得以均匀散发,设计人员最终提交了一把巨大的等离子八面汉剑,当马磊亲自站到他面前时,他都能感觉到这把武器带给人的压迫感,没错,这和当日关帝庙中那把仅仅是模型的青龙偃月刀带给人的感觉一模一样,那是一种纯粹的杀气,马磊明白,新式机甲最重要的便是在战场上协调指挥部队,营造有利于己方,不利于敌方的“势”,而势又是一种玄妙的东西,是心理层面的问题,这样一把巨剑无疑给金甲带来了逼人的气势,最终给敌人带来恐惧的心理,而恐惧往往在战争中是最致命的武器。
但是倚天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约束磁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中流动的高温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尤其是在高温下,无论使用什么冷却手段,任何磁体都会出现消磁现象,因此需要间歇地充磁;而且在切割敌方单位的装甲时磁场有可能会发生变形,不再能够正常地约束等离子体发挥其正常的作用,这时候磁场就需要进行重新修形,方可继续发挥作用。而这套设备要放在哪里是个问题。有司械想到为倚天配上一根剑鞘,在剑鞘里放入充磁机构。但是这一方案在实战中还是有问题,譬如剑鞘的开口很小,不能保证百分百一插即入,而且剑鞘也很重,有可能会迟滞金甲的机动。但是后来这套差点夭折的剑鞘还是在禁军装备的金甲身上得以真正装备,因为直接拿着剑在宫里站岗实在有些杀气过重,倚天还是收在剑鞘内沉默地威慑那些不轨之徒比较好。
最终司械们给出的方案是在不握剑的那只手上加入这套充磁系统,只要金甲不时地用那只手“擦拭”倚天,就能将磁场的缺陷修复,这么说来还真的有点像传统的刀剑砍豁了刃口需要磨砺方能继续使用。但是司械在后续的演习中发现,紧张的战斗中不太可能去擦拭巨剑,而空闲时很多驾驶员又忘了这个动作,于是他们只好将这个动作写进了程序里,让金甲的控制计算机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擦一下剑。
但是还没等金甲正式装备部队,皇上就大驾光临了研究所,说想要观看一番金甲的雄姿。在展示了金甲优秀的战场协调指挥能力后,发觉皇上逐渐昏迷的马磊赶紧让司械关闭了倚天巨剑的能源供应,拆除精密仪器,让两个测试人员穿着金甲剑战一番来让皇帝观赏,皇上顿时精神大振,当场挥动狼豪为禁军订购了9台金甲——的确,金甲威武的气势非常适合作为宫廷侍卫来维护皇权的威严。走之前,皇上还亲自为金甲取了正式的名字——破军金甲,寓意金甲能够给予敌军的军阵沉重一击。
这样一来金甲的作战方式就成了近战,所以司械为金甲的腿部配置了极厚的高分子复合陶瓷材料-玻璃纤维复合装甲以防护敌方单位在近战过程中对金甲进行的近距炮火打击而导致机甲失去腿部支撑彻底沦为鱼肉,这一设计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机甲整体的重心,提高了机甲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司械们从第二台原型机开始就对腿部关节进行了修整,新式永磁电机驱动马达让金甲的腿部关节再也不会发生原先关节漏油的情况,同时让金甲对多种地面的适应性也增加了不少。
但是也不能否认长程武器对近战兵器的极大优势,所以神州依然保持了两条研发路线同时推进的办法,在金甲配发倚天巨剑的同时也开始研究将这柄巨剑继续改进,使其不仅能够用于近战,还能充当电磁炮的导轨进行远程火力支援,不过这一计划并没有完全成功。
作战摘要
根据边关战报可知:
·金身罗汉——破军金甲身高约七丈(22.4m),这样的体型无论是谁见到都会觉得无比压迫,伴随着金甲的脚步无论什么东西挡在它的面前都会被踩碎。
·紫电青霜——“倚天”等离子巨剑是一把威力极强的武器,据传樱井大元帅麾下的破军金甲只用了一剑便摧毁了敌方的基地,而且这一情况还出现了两次……虽然没有传闻那么夸张,但没有什么装甲可以挡下“倚天”一剑,如果有,那就再补上一剑。
·电掣之势——当遇到不自量力地试图利用加速奔跑来积攒动能将金甲撞倒乃至结构崩溃的敌军机甲时,金甲亦会迈开步子大步奔跑起来与之迎头撞击,让我们来看看谁更硬吧小伙子!
·破军出鞘——将等离子巨剑的能量蓄积在剑尖,再佐以约束磁场和极快的初速度后,金甲能像划出剑气一样在战场上劈出一道威力巨大的等离子喷流,虽然不如直接用剑刃挥砍,但是巨大的温差掀起的气浪能轻易掀翻大量敌军步兵和轻型载具,如若直接被等离子喷流击中,难以想象的高温能瞬间气化他们,甚至重创一辆破阵战车。而且因为等离子的流体特性,即使面对部分障碍物(如敌军的重型装甲单位),喷流也能在对其造成可观影响后流淌过去继续冲击其身后的软目标。当目标在水上时,这团等离子也能瞬间气化出大量水蒸气而被托举起来,这个特性将让其他势力尝试登陆有破军金甲指挥的滩头时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恐惧。
·雷铸天兵——在发觉即使庞大如金甲也会在战场上被各种因素干扰后,兵械所最终给金甲重新安装回了那套复杂而昂贵的等离子装甲,其虽然能在前线基地断电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运作,但是当基地电量充裕时,系统会汲取大量的电力以确保正常工作,(集电力于吾身)此时的破军金甲便真正拥有一剑当千军的力量,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他停下,不管是曾让所有与盟军作战过的部队如见瘟神一样的冷冻直升机,还是苏联那恼人的恐怖蜘蛛的emp射线,抑或是日后火箭天使的瘫痪鞭。强化过的等离子喷流射程也会远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能撕裂地表的纯粹暴力将让敌人永生难忘。相比之下,断电所带来的暂时的基地防御丧失、严重的产能匮乏、需求电力的友军无法发挥其特殊能力,这些损失简直不值一提。
·元神互锁——基于神州的量子科技研发的元神互锁技术,被设计在后方进行通讯指挥的破军金甲又让樱井元帅开发出了一种战术:让皮糙肉厚的金甲与前线的万夫长迅雷天罡互锁,然后再给金甲不停地维修。这样本就能于炮火之中屹立不倒的迅雷天罡更是在枪林弹雨之中来去自如,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破军金甲的灵感来源于武圣关羽,而套上元神互锁的迅雷天罡就如他的义弟张飞一般“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这无疑给敌军指挥官以巨大的压力。不过好像自此以后愿意当司械的人越来越少了。(司械:你能体会从早修到晚维修还越修越烂的痛苦吗!)

已计算得来的详细数据:
生产:4500$/30s,移速85,血量5000,修正比%:狙击0、枪弹机炮25、破片火箭穿甲震荡75、光谱磁暴70、高爆200。
作战:对建筑、防御、步兵、幻影坦克仅造成75%伤害
挥砍999~700穿甲/(3~3.07s),射程40,aoe半径75;
冲锋650高爆,10s刷新一次,射程400,aoe半径30;
剑气160光谱/20码,攻击间隔3.67s,射程400,最大射程600,不受星级的攻速、伤害、射程加成。持续时间15s,冷却30s,耗电量100
挥砍、冲锋、技能状态下免疫控制

校对/挖坑:Garka、部分群成员
本文已征得两位主要作者的同意进行发布。原本是在两年前即已完成的作品,在最近和人谈起金甲强大的技能时忽然想起了当年这篇同人中的神预言,赶紧翻出来并按照制作组现在的设定定位修改了一番。原本是真人坐在金甲里头进行操控的,且内测时期技能只会释放一道剑气;但杂谈和配音明确其为远程驾驶,技能在公测中修改为持续时间内完全免控并能连续施放剑气,倒是和这篇同人的脑洞不谋而合了。
因等离子护甲而得名金甲的点子来源于麒麟,610主要完成了武器部分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