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四作词班回忆录(二)

2023-03-01 21:28 作者:丁小爷p  | 我要投稿

平四作词班回忆录(二)

本文由大古老师最新链接引申而来。

从言意象到(?)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假设:我们的思维来源于对现实的假设。

        如果此时有一个人来说:你说的不对,我们的思维来源于从现实中总结来的规律。那么他的这个回答恰好印证了我的假设。因为此时我做一假设,正源于我对现实的假设。这句话看似有些绕,但我们可以从这句话开始,分析出更多的内容。

        世界万象皆从五官,我们睁开双眼,打开双耳,活动四肢,接收到来自我之外的外物的各种信息,它们是新的信息,即使是性质相同的信息,第二遍与第一遍所基于的基础完全不同,正如高中化学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差异一样。如果不再有新的信息,我们的思维便只是基于过往,反复咀嚼过去的文字,过去的故事(这一点有其意义,稍后会说),但我们仿佛像困在过去一样,我们的时间在流动,但我们的所面对的事物仍然是旧的,或者可以说这段限时故事与我们的身体之间出现了破缺,而破缺的增大,会让故事稀释,在我们的反复回想当中(我们只能做这一件事),故事中的每一条目从思维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来,它经过思考之后就变了模样,而经过多次思考之后,故事就扭曲起来,以致于连人的思维都扭曲起来。

        这就是一个关在小黑屋里无法出来的人的生活。

        这是一个基本脱离了社会的人的生活。不过很庆幸,我们不必如此。我们的一切无法脱离社会,寻找到一片清净之地独居而得到同等的生活质量是不现实的。不仅是衣食住行基本需求需要,还有多年群居所形成的社会需求。也由此我们的五官还可以继续不断地接纳新的信息,从而尽可能的弥补上前面所说的那个破缺,让我们同外部的世界显得对称起来。

        这个对称,正是我们成为象的一种特性。我们接纳新的信息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盖邮戳的过程,好的,我要在这里重复一遍这是我的假设,以防止他人会把它看作真理或不是真理。我们互为外部世界的对称,正如事物通过光子传递信息进入眼睛,不是外部事物本身直接成为我们的印象,而是光子上留下了事物的印象,进而传递至眼睛,在视黄醛上留下印象,进而传递至大脑。于是,外部的事物成为了我们眼中的象,进一步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由于每个人所站方位的不同,有些人直面,有些人侧视,故而他所看到的象就变得如此的不同,进而从思维的一端进入,一段流出,所得到的假设就会千差万别。

        到这里我们可以长话短说了,因为以上的这个过程是对整个循环适用的,这依然取决于我所做的假设,如果各位有不同理解,则更加为这假设添了帮助。

        下面简化来说,我们基于群居社会,便有了交流的必要性,无论是细胞的群居组成了多细胞生物,还是人的群居组成了社会,我们有了这种信息交流的必要性,进而表达出来成为了言。它是一种意的最大公约数,是我们与交流对象之间形成的最大公约数,而非外在形成的自然群体。

        通过第一次的印戳之后得到象,象进入思维之后得到意,意经过思维再出来就形成了言。而社会、家庭教育的过程便是构建最初的思维,解决自然数0的问题,正如发动机启动一样,借助家庭的教育所输出的象,这里我们便得到了一个最初思维的来源,即家庭社会所提供的象,经过如吃饭消化一样的过程以后,这些象本身就成了思维,用科学的话来说,我们最初看到的内容调整了我们的观看方式,使我们对它更好适应,这形成了我们最初的角度。

        于是,我们可以说观念,既是社会运行得到的结果,也是一代人教给下一代人的生活的种子。我们会在现象中寻找相同之处,以获得落脚,也会在现象中寻找所缺之处,以获得圆满所需的补偿。它们属于人生的第一问题与第三问题。

时间不早了,就先写到这里。

平四作词班回忆录(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