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28 谢林

2023-05-01 08:4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8、谢林(公元1775—1854年)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最初是费希特的信徒,即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很快就转向客观唯心主义,最后堕落为反动的宗教神秘主义者。出身于牧师家庭,和黑格尔是大学同学,并一起合办过《哲学评论》杂志。一八四一年被普鲁士王国提升为柏林大学哲学讲座的主持人。

  他公开以先验唯心主义者自居,主张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因而成为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的“同一哲学”的代表。他所谓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实际上主张绝对精神是万物之源。他认为,主体与客体是同时的,是一个东西;不能说那一个在先,那一个在后,因而也就不存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这显然是把锋芒指向了唯物主义。

  谢林的自然哲学虽是唯心主义的,但由于他具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取了费希特的某些辩证思想,因而在辩证法上又前进了一步。这是他在改造德国哲学方面做出的贡献。他不仅提出自然界充满对立力量的斗争,并且还提出了自由和必然的问题。他认为,在自由中应该有必然,甚至还提到自由就是必然,必然也就是自由,自由不仅不排斥必然,而且必然是自由的前提和根据。他还试图把这一观点应用到人的自觉活动中来,摸索人的自觉活动与必然性的关系。当然,由于唯心主义的束缚,他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他的这些辩证思想对黑格尔是有重大影响的。

  谢林晚年在政治上很反动,用神秘主义的“启示哲学”[1]为普鲁士王国涂脂抹粉。他还极力鼓吹剥削阶级的法制是人类的最终理想,但又说这种理想是永远也不能完全实现的,这显然是想为德国资产阶级的卑鄙性和软弱性遮丑。

  恩格斯青年时期曾在柏林大学旁听过谢林的哲学课。那时恩格斯虽然还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但对谢林的反动说教很不满,接连写了三篇批判谢林哲学的文章[2]。马克思于一八四三年在写给费尔巴哈的信中挖苦谢林是德意志联邦第三十八个成员,因而任何反对谢林的东西都会遇到书报检查令的查禁,他指出:“谢林的哲学        这就是在哲学幌子下的普鲁士政治。”[3]因此,对谢林哲学的批判,也就是对普鲁士政治的批判。

  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先验唯心主义的体系》等。


注:

[1] 即宗教哲学。

[2] 《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谢林    基督教的哲学家》。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445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28 谢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