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供应链管理经历分享
供应链的打磨,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我做买手时,手上有一些工厂型供应商资源。
有时候,有个别刚加我的微信好友,上来就让我介绍一些供应链资源,其实,即便我把所有的供应商资料,客户资料都给他们,他们未必可以做成事情。
这也是我喜欢Coordinator角色的原因之一。
01#企业提升的路径
之前我会经常参加一些服装展会,其实有非常多的商家,他们就缺好的运营团队,供应链上游做的超棒,就是不太会下游这些。
下游就是营销渠道,尤其是一些新场景。
一些提高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涉足上游:从来料加工向经销发展;
链接中游:也就是横向一体化;
强化渠道:增加非生产环节的投入;
把握下游:拉动式生产方式。
02#疫情下的小小建议
如果一个老板,奢望“每个订单都营业”,
基本上个人的建议是:K.O yoursel for Shut down the office。
我之前会去拜访供应商,疫情之下,供应商生意比较难,会问我们要订单做。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有三点建议:
①下调利润点,提高价格的相对竞争优势;
②客户订单操作比较稳健的,没有利润的订单要接;
③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即便微亏,也先做起来。
为什么呢,对应以上三点,原因如下:
①有些工厂老板不听,非得要死死抓着利润点不放,订单量就大大缩水,其实可以细水长流。
②有些工厂老板说,没利润做什么订单;他们不晓得有些固定成本是你接不接订单都要付出的:房租/机器折旧费等;只要有订单做,服装某些生产成本是一直在降低的。
③有些工厂老板直接回怼了,亏欠做的哪门子生意?他们也不会晓得,少请人吃顿饭,少洗几次脚,少进行几次桌下交易,少点虚头巴脑的广告,足够来弥补这个“战略性亏损”了。
就自身而言,可以得到客户的肯定和供应商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比自己赚到钱,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会更大些。
03#作为个人,能做些什么呢?
在供应链中,你所在的每一个下游环节,都可以视为自己的“内部客户”。
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行性计划,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做一定的、必要的“试错”。
如果能力有限,自己没法整合产业链,就提升自己。
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获取消费者的数据。
比如作为一个买手,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预测服装流行趋势,在和供应商的合作中,参与工厂的一些设计和研发,去了解产品本身和相关的成本结构。
在公司内部,参与商品流通、库存周转、线上线下运营等一系列流程,在这过程中,就是你自身供应链能力的积累。
互联网时代,“技术流的上位”是一个大趋势,不可阻挡。
有人说,自己不懂技术。
作为供应链管理者,在公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技术工具替代人力,并懂得如何管理。
这个才是懂技术的核心,为我所用即可。
——拾贝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