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预测新大船的剩余坞内工期,会比17舰快一倍!

2021-01-18 22:52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有人说17舰出现第一长方框机库模块被吊装的时候,已经是2015年的年底;而到17舰完成坞内建造下水出坞,已经是2017年4月份的事情。由此说从吊装第一个机库模块到最终出坞,一共是16个月的间隔。而新大船也是刚刚开始吊装机库模块,因此按照17舰的生产规律和工期,那么预计新大船也需要到2022年的春季才能出坞了。这种算法,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就属于明显的“刻舟求剑”了。实际上新大船的剩余坞内工期,很可能只需要17舰在吊装第一个机库模块后剩余工期的一半就足够了。理由也并不难找。比如17舰从最早开始坞内施工,到开始吊装第一个机库模块的程度,期间已经在船坞内施工了9个月。这是因为17舰的吃水部分是采用标准的塔式建造法;基本和福特级的吃水部分,


建造程序大体一致。当然福特级需要在吊装机库前,先完成反应堆系统的基本安装,此后只需要留下装堆的燃料通道即可。而17舰是常规动力,并不需要安装反应堆系统,但是仍然需要同时保留从飞行甲板直通底舱的设备进出通道。直到下水之后,这些设备通道才最终封闭。而新大船从第一个吃水段模块入坞到开始吊装第一个机库模块,一共才入坞了5个月的时间。新大舰的第一个模块其实是某月农历的初一入坞的,显然是个有“讲究”的好日子。也就是已经在盛夏某月的下旬,只经过5个月就施工到目前的形象进度。如果算上新大船在吊装第一个机库模块之前,整个2甲板以下的吃水舰体,包括球鼻艏、主舵、螺旋桨和大轴都已经到位,甚至吃水主体的防水都已经全部提前做好了的状况。


那么说新大船用5个月的坞内工期,实际完成度要比当年已经入坞9个月的17舰的船体完成度还高得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17舰在吊装第一个机库模块时,最前面的吃水船头还没有焊接合拢,更不用说最前面的球鼻艏段了;而且当时其船体吃水部分只有最原始的暗红色底漆,也没做灰白色的外层防水;至于主舵、螺旋桨等动力部分有没有安装更是不得而知。从这一点上来算,新大船入坞5个月,超过当年17舰入坞9个月的形象进度是说得过去的。当然,17舰是在坞内一块一块的小模块往上焊上去的。而新大船的吃水模块入坞前,已经在陆地重型总组平台上,机炉舱的主要模块已放置了20个月以上的时间。在生产吃水船体的生产总时间上不好直接比较,但是在大规模吊装机库模块以后的生产合拢速度更快,则是可以预测的。当年的17舰开始吊装机库模块时,


还只有1个可见的长方形机库巨段。而新大船在第一个长方框的机库巨段到位后,明显还有另外的几个机库巨段也早就加工成了带上下底板的长方框。因此吊装焊接速度会明显比当年的17舰的机库搭建速度更快。17舰当年在吊装焊接机库的同时,还必须回过头来完善吃水舰体;而新大船却可以专注施工完善2甲板以上的部分,因此预测只需要当年一半时间,也就是最多8个月即可整体成型。


预测新大船的剩余坞内工期,会比17舰快一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