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场让人久久未醒的赌局---看《陈情令》

2022-03-02 23:48 作者:一朵Faye鱼  | 我要投稿

   如果说《山河令》是我心目中的《公民凯恩》,那么《陈情令》则是我心目中的《乱世佳人》,若论观剧的过程,前者是对审美的拆解,后者则是对命运的前所未有的共情。

年度最意难平之角色---魏婴。

    “每当命运需要一个坏蛋或者一个英雄时,它便把一个人放在这种试验杯里。”世界和命运打了一个赌,赌这个人能在正义的路上走出多远。如果说蓝忘机是秦怀章不死情形下的周子舒,那么魏无羡就是顺利走入四季山庄的温客行。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曾拥有,那么失去并不算什么,但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再被剥夺一切,那才是一场天崩地裂……

    “难将前尘都随风,天光一醉万里红,山遥水远坞中可有人在等?几回庭前儿时梦,寒剑锋冷谁独拥,只余,血海,孤灯。”世间若无舍身咒,江澄有否后悔?意难平之魏无羡&江澄。

   先看魏婴,一个总在破坏规则的跳脱分子,却总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正义放在第一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放浪形骸,却坚持无愧于心。这就和江澄的理念背道而驰,江澄以家族兴衰为本位,独善其身,注重得失,即便可以为他以命犯险,但不能没有家。魏婴对他是亲情,可以剖丹相赠,但他二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命运的考验中不断地把他俩越拉越远,如果说虞夫人是裂痕的源头,那么当维系一切情感的师父和师姐死去,魏婴和江澄也走到了尽头。“剑指昔年旧友,方知寻道不同,昨日情分不似众朋。”魏婴在不夜天彻底毁了江澄的“家”,这是突破了江澄的底线,江澄不惜下杀手,但真正突破魏婴底线的是,不夜天悬崖,江澄的剑锋劈向蓝忘机拉住他的手臂,为了置自己于死地,不惜伤害无辜之人……自此一别,各自殊途,再相见,亦是旧友新容。意难平在于,江澄为了引开魏无羡身边的追兵而自投罗网,因此失去金丹,魏无羡救回江澄,剖丹相赠,最终江澄知道了事情原委,但魏婴却不知。江澄后来参与了灭温之役,而温氏姐弟对他又有救命之恩,命运之神或许因为这个污点而没有站在他这边,但如果魏婴知道了,至少心底还是会多一些温暖吧。

   丹心何须言在口,横笛闲吹落星斗,使我徒有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意难平之魏婴。

   先说温客行之坠崖是一个杀局而非死局,杀的是赵敬,死的不是他自己。而魏婴之坠崖,则是个彻底的死局而非杀局,因为没有人能杀得了夷陵老祖,能杀死他的只有他自己。

   魏婴虽然是幸运版的老温,儿时有所依归不至于朝不保夕,但命运之神其实早就对他出手了。虞夫人的处处针对,讽刺责骂句句戳中要害,罚跪挨打中长大的魏无羡竟不生一丝怨怼,反而心怀至善,对兔子,对阿苑,对绵绵,师姐受委屈也只有他冲在前面。第十四集,在被虞夫人奚落后反过来还安慰江澄,坦坦荡荡把话说得明明白白,江澄做了家主他就做江澄的下属,姑苏有双璧云梦就有双杰,江澄把这句话牢记心底,却让人有些伤怀,魏婴把话说得坦荡,换来的只是江澄的默认,这么多年的情分,哪里是下属,明明是兄弟!在最后金光瑶的一席话才真正说出了我内心的感慨,各大世家对夷陵老祖的讨伐,相当一部分原因出于对他二人的离间,从而削弱云梦的势力,魏婴在乱葬岗让江澄把他弃了,江澄就真的弃了,众人以“邪魔歪道”的称呼掩盖对魏婴实力的忌惮,当一件武器无法掌控时通常弃之亦或毁之,纵然江晚吟对魏无羡有着深厚的情谊,却也未能摆脱历史的套路和最初的人性,命运对魏婴的考验又何尝不是在考验江澄,前者在考验中层层晋级,后者才刚进入程式就被淘汰了,江澄只是个凡人而已。

   他之“晋级”即为他之“重生”。剖丹相赠,褪去仙骨;乱葬岗坠落,重生成魔;不夜天身陨,16年后再世为人。老温之鬼谷青崖山,何尝不是魏婴之夷陵乱葬岗,地狱里重生的魂魄是命运送给他的大礼。命运已经无路可走了,现在和将来之间无法做出连接,于是选择一个人去完成这项使命。命运用残忍的手段选择了一个心性完美之人,可以操控怨念而不会被其所控,当魏无羡用阴虎符完成了讨伐温氏的使命,却又被命运之神选作众矢之的,让世人变得同仇敌忾,从而恢复一个井然有序的人间……

   据说灵魂能够痊愈,而命运则不能。魏无羡这个角色最大的人格魅力在于,他拥有世界上最乐观向上的灵魂,受再重的伤都能够骄傲地重新站起来。面对虞夫人,没了右手他可以练左手剑,为了江澄,没了金丹他练诡道术法,自成一派祖师,命运的试探换来的永远都是遍体鳞伤的坚守。凡人闭上眼睛只剩一片漆黑,他却能看到整个宇宙。但他的宇宙不容于人间,无论是救温氏的行为,还是怀璧其罪的阴虎符,都应了当年听学时蓝启仁的那句话:“若你真找到了方法,各世家就容不得你了。”可若然他不曾找到过这个方法,各家仙门早就被温氏所灭,根本没有机会再去集体讨伐夷陵老祖。所以,整个故事最大的意难平在于,命运总把选择权交给他,只要他坚持正义、坚守自我,那么他就必须要承担这一场死局。即便重来一次,魏婴还是会这么选,倘若反之,估计他一辈子都会看不起自己吧。可见,这个死局无解。于是,在命运和世界的这场赌局中,手段终于黔驴技穷了,第三十三集,命运把遗世孤独还给他,他却把自己还给了这个世界……

   不夜天,粉身碎骨。16年后,归来仍是少年。

   我命由我,是为不想死,不问凶吉,是为不怕死,一力降十会,何为胆识二字!千帆过尽,依旧赤子之心。悲剧是一种毁灭艺术,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一场玩笑,一场让旁观者陷入无限意难平的玩笑……意难平他二世一生不可逆转的身世,不可愈合的命运。意难平他不再拥有与含光君并肩的剑法,不再能驾驭随便,不得不用云淡风轻的笑意,去藏起一段不可触碰的狰狞,无人能说,唯有尽诉陈情。意难平他锄奸扶弱却千夫所指,找不回最懂他的师父,唤不回最疼她的师姐,心心念念的莲花坞成了他的永无乡,甚至没能听到师姐最后想和他说的话……即便命运证明到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却没能给他相适应的繁华。


   幸好,还有蓝湛。

   “禁室琴声遥,弹一曲问灵空回想,再问世间故人黑白毁誉几多量,云深共许一诺人茫茫,君又在何方,相望不忘。”云深不知处是仙境,蓝忘机虽为姑苏双壁之一却不食人间烟火,他的善恶审美都源自叔父、家规的教导,只知锄奸扶弱和惩恶扬善,却不知熟恶熟善、熟黑熟白。魏无羡自小流落市井,后虽被收养却饱受虞夫人刁难,自知世事艰难,人心百态。他把蓝忘机这个形态上的侠士一点一点渡到了凡间,成为了实质上的侠士。强者引为的知己,其实是互相征服的过程。魏无羡用他前尘的一整部命运让蓝湛看清了这个世界的黑白与善恶,受戒鞭,收藍苑,离经叛道,一杯天子笑,祭魏婴。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不夜天,蓝忘机是有多悔。魏无羡哭过的那些人,在条条阳关道上与独木桥诀别,天涯浪客,出走一生,终于找到了他心甘情愿留下来的终点。他救温氏,剖金丹,蓝湛为他二落泪,两受罚,为他三拜,一拜师姐(养育之恩),二拜绵绵(维护之恩),三拜聂怀桑(重生之恩),和他共拜江氏祠堂。君子待知己以过命相交,魏婴以前尘一世渡他,成他仙督之位,再渡众生,终究没有弃了当年孔明灯下之诺言。蓝湛一生陪魏婴走过了两世,真正复活了他第二世的灵魂,而魏婴又为蓝湛照亮了世间大道,让他看清是非黑白,他们互为彼此之光,互相成就,共同变强,终此一生“锄奸扶弱,无愧于心”……

    命运的试探送走了前尘,却渡化了正道,世界得以安平如常,这一场赌局,谁也没输,却谁也没赢。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人间至善往往经历过万劫不复的邪恶,地狱里射出的光往往更加耀眼。灵气和怨气亦无正邪之分,而在于驾驭之人。魏婴一生我心我主,但求无愧于心。当他一意孤行救走了温氏,进了乱葬岗,同时也入了师姐的梦,一盏白灯,一叶扁舟,一张笑脸,孑然一身渡过冥河,再不回头。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那个碧波万顷,满池莲花的云梦,再也回不去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壶生死悲欢,祭曾经的那个少年郎,一世前尘,千帆过尽,他把自己活成了神话,酣畅淋漓地经历生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当年剑未出鞘就和含光君打个平手……

义城

   晓星尘就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人物,声色不染凡尘,怀着救世之心下山,失了双眼,丢了朋友,却救了仇人,仇人骗他入地狱,害他悲愤自杀。这个故事算是剧中剧,书中书,却也让人念念不忘。天真的小白兔自带的至善至纯,偏偏把仇人融化了那么一点点,拼死拼活也要让他复活,哪怕是变成傀儡。魏婴说这世上有些东西横竖是无法渡化的,说的未尝不是薛洋,但这么一个残忍冷血的魔鬼,竟会因为一颗糖而流露出一丝普通人的执念。既可恨,又可怜,复杂的性格代替了脸谱化的邪恶。

   再看金光瑶,身世可怜,害人无数,竟对泽芜君另眼相待,视为知己。蓝湛曾为苏涉断了腿,苏涉却背叛了蓝氏,偏偏对金光瑶以命相报。这世上有些东西注定无法渡化,须以怨气克之,正如这世间人心叵测,却总有那么一个人的心能与其相容。再看虞夫人对魏婴向来刻薄寡恩,却在灭门之役中尽力护他周全。聂怀桑就像一个柔弱腼腆的纨绔子弟,却成了金光瑶的克星,整个故事翻盘的主导,而金光瑶在生死一刻还是推开了泽芜君,不忍和他同归于尽。人性的套路本就包含着意外的灵魂,而悲剧最动人之处却总在于那些情有可原的“不正确”。所谓世间之定规定法,魏无羡说不定早就看透了,即便一世身陨不夜天,但持一壶天子笑,也会抛出一句去他的真相……

   明月清风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他二人就如同悲剧版的蓝湛和魏婴,薛洋为了报复晓星尘而灭了宋子琛的师门白雪阁,魏婴曾帮蓝湛出头而得罪了温氏,温氏屠了云梦。命运的考验下,宋与晓分道扬镳,魏蓝则未生过嫌隙。魏婴在初遇宋晓二人之时,曾说他和蓝湛也是因为志同道合而结伴夜猎,再看义城事件结束,晓星尘灵识已碎,宋岚一句“错不在你”,却追悔莫及。在阿箐墓前,蓝湛亦曾感叹:“幸好”。区区二字,实则一字千言……薛洋百转千回复活晓星尘而不能,宋晓二人生离死别,再无法解开当年的结;而魏婴十六年后重归于世,始终视蓝湛作知己,蓝湛也用十六年时间养成了信仰,看清了世界,他二人的世界观达到了共情,走到了一起,这时他们还都活着……幸好!

   魏婴的笑脸,林海的配乐,把我彻底封印在了陈情的故事里。莫玄羽耍赖的笑脸,面具后恶作剧的笑脸,温氏岐山背蓝氏家规时挑衅的笑脸,对师姐撒娇的笑脸,夷陵偶遇蓝湛的笑脸,满眼泪花的笑脸,被蓝湛认可的笑脸,还有全剧的最后一帧笑脸……悲欢离合写入其中,微风有灵,吹进意识流里的旋律像一樽诱人的鹤顶红,剧毒却无法割舍,最爱那首《醉梦》,---夷陵老祖骑着驴带着前尘的百转千回重生归来的画面感,伤怀,豪迈,曲折……真希望演员的演技不要都这么好,把有史以来最强烈的意难平留给我,不能愈合的命运,甚至不曾真实地存在过……多希望宇宙中真的有个云深不知处,里面有个仙督,把夷陵老祖藏了起来,二人偷浮一白,千帆过尽,还天真……那该多好!

相望不忘

论戏剧

   相比小说,还是更喜欢剧集的改编,立意有所升华,人物悲欢更加曲折,最重要的是世界观比较能接受。但从结构来讲,小说比剧集更精妙,跳跃式叙事实际上掩盖了故事的缺陷。

   先说剧集的设定,从第二集回到十六年前,直到三十三集才接上第二集的情节,这中间对于第一次观剧的人来说特别煎熬,却苦苦熬了三十一集,少了酣畅淋漓的快意。还有第一集开篇就是坠崖,等于泄露了前尘篇的结局(死因是跳崖),对于先看剧集再看小说的我来讲是一个不大愉快的体验。其次,从三十三集接上第二集剧情时,让人看得非常入迷,进展迅速,解了此前的煎熬乏味。而当看到大结局时,又让人升出一种难以名状的伤怀, 曾经沧海难为水,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特别想回看第一集,重温一下夷陵老祖复活的快乐,跟着就更想重温那段愉快的听学经历,紧接着“前尘”的情节在第二遍观影时就会变得妙趣横生,这就造成了一个轮回,那就是总想一遍又一遍地看这部剧!多年来唯一一部怎么看也不会腻的剧集,情节布局的缺陷其实暗藏了这么诡谲的手笔,太魔性了!

   再看吸引我的第二个因素,演员的演技。除了两位男主,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一,江澄对魏无羡的掌控欲和又爱又恨,可以说七情上脸;二,金光瑶最后几集告白大拆招,还有他揭发江澄知道金丹一事时的那句:“拿着夷陵老祖以前用的佩剑,到处乱跑,逢人就让人拔呀……”那表情和念白真是绝了!三,明月清风晓星尘,让我看到了“人间美好”四个字!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吗?如梦如烟,不容于浊世的破碎感,要他死何须动兵刃,骗他就够了……四,全剧最美的女性,江厌离,两个浅浅的酒窝,笑容拿捏得恰如其分,形成了人物设定最完美的气质,她的浅浅一笑,足以让魏无羡六神无主了,她之死,大概才是夷陵老祖不夜天幻灭的根源吧……五,魏婴说过,像蓝湛这样的人一生也不会落几次泪,但他每一次落泪都是安安静静地,却都让人听到了世道的悲鸣。六,飘逸的红发带天涯无根,直到和抹额缠在一起……夷陵老祖,天生一副笑脸的模样已然深入人心,但哭戏更是行云流水百转千回,魏婴一滴泪,天上一颗星,他把天上的星星都哭完了,宇宙可怎么活下去啊……

   人设之遗憾。全片最让我难以释怀的就是蓝启仁老前辈,所有世家都去他那里听学,可到头来几个大boss都是他比较烦的学生,甚至不是他的学生。比如聂导、金光瑶、魏无羡。特别是最后一个,没有这个估计所有世家都被温氏团灭了,而金光瑶的卧底多半是打着墙头草的算盘。再加上十六年后,魏婴的冤屈逐渐解开,蓝启仁若当真是一个值得所有世家子弟趋之若鹜的老师,依其见识和胸怀,应该对魏婴有所改观,或者承认他的功绩和人品,但是并没有,这就让人觉得这个角色像是一个卡通式的存在,一个留着胡子刻板的行走的礼教……

   剧情设定方面的违和。义城篇,和书中不同,晓星尘刺了宋岚一剑,宋岚企图让晓星尘摸到他剑上所刻的名字,从而推断出宋岚的身份;书中的宋岚断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不会让晓星尘负罪自责痛苦一生,可见书中的设定更为合理。另,晓星尘自刎一段,其佩剑霜华该算得上是上品灵器(可以指引他杀傀儡),剑灵又如何会轻易弑主,说不过去。不夜天,这也是給我感觉最违和的设定,温若寒已身处仙督之位,列诸仙门之上,费尽心思获取阴铁,不惜损耗自身元神,于动机上并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理由,灭了百家他当光杆司令麽,成果并不具备极强的诱惑力;还有从他作乱到毁灭,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一个居心叵测的仙门老大,又有两个暴虐残忍的儿子,仙门百家仿佛于事发之前并没有察觉和提防,有点匪夷所思。而小说的碎片式结构就稍微掩盖了这一缺陷,对于难以解释的情节并不作表,又好像默认它的存在。所以温氏这条线在剧集的插叙中,更像是为了人物设定而存在的布景,太过刻意了。


2022年春节第一次看《陈情令》,本想写个短评记录一下,岂料没刹住写了这么多。。。

红发带天涯无根,直到与抹额缠在一起...


一场让人久久未醒的赌局---看《陈情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