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搬运——机神咆哮Demonbane——机神胎动 第二章

2020-08-30 02:47 作者:涡动破坏神DEMONBANE  | 我要投稿

第二章 胎盘都市——复活之城!诞生之机神!(1)


这是一个关于“钢之巨人”的故事。

  不,这并不是神话,也不是童话;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是正把自己的足迹刻印在世界各处的、现代的巨人。

  他的祖国——美利坚合众国,建国百余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扩张,最终成长为今天的庞大国家;当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大陆横贯铁路开通,在南北战争留下的龟裂把这个国家和人心分解之前,这掌管物流和通讯的铁轨,再度将之坚定地统一起来。

  如此庞大的事业,事实上,是在一个人的手上变成现实的。

  他有着足以成就这般事业的“力量”。那既是他的智慧、意志和财富之力,也有因财富而来的权力,和因权力而来的武力——不,那一切的源泉,应当称为人世之理。换言之,他熟知经济、社会以及这个世界的构造和操纵方法,就像使用蒸汽机一样地控制着世界,从而得到自己期望的成果。

  人们管他叫“超人”、说他是“巨大的活力之化身”,也有人说他“一个人就顶得上一个国家”——他的名字就是“霸道钢造”。

  在他先祖出生的国度,黄金之国日本,“钢造”的意思是“打造钢铁之人”,而“霸道”则意味着“征服者之道”。 


  现在,我正置身于横贯大陆东部、从洛杉矶开往圣达菲去的列车之中。

  列车白天经过科罗拉多河,目前已经进入了亚利桑那州境。在视野所及之处,荒原上风化的砂岩山星罗棋布地矗立,红茶颜色的土地里,露出像薄饼一样的地层。

  这亚利桑那的荒野,在保留了北美天然风貌的同时,也是霸道钢造传说的起点。不知是真实还是传闻,距今约二十年前,随淘金热潮而来,将这块土地买下的东方青年——年轻的霸道钢造,挖出了令人惊叹的“最后的大矿山”,凯旋回到东部,留下了这样的逸闻。

  “一文不名地离开,铺着铁路凯旋回乡”,这是赞扬他那巨大成就的当地俗语。——但,很遗憾,这不完全是事实;当他把到圣达菲的铁道打通为止,已经在亚利桑那经过了十年的岁月。此间,使他从一个普通的“幸运儿”成长为“石油王、铁矿王、贸易王,然而更是拥有全美铁路网七成以上的大铁路王”的,则是他在纽约交易市场上精力充沛的投资行动。

  其后,当他计划的阿卡姆铁路完成时,霸道钢造就把自己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他的故乡,当时属于马萨诸塞州的阿卡姆。铁路从阿卡姆市出发,遍经东海岸的主要城市,然后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北方横穿加拿大领土,与他开发并买断的大陆横贯铁路连接起来。从此,闭塞的阿卡姆古镇,就面向全美国开放了。

  至此,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钱、人才、活力吸引到阿卡姆来的系统就完成了。从那之后,默默无闻的乡间小镇阿卡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都市——以此作为“世界之都”,建立了“霸道钢造的帝国”。

  从亚利桑那州,去向阿卡姆市。

  两条铁轨横贯无人的荒野,通向地平线的彼方——霸道钢造的帝国。

  这是象征着“钢之巨人”霸道钢造的足迹的、不可动摇的征服者之路。


  “‘钢之巨人’啊……呼呼呼。”

  在列车的轰鸣声中,爱尔达的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轻轻的笑声。

  “啊,你笑了!你刚才用鼻音笑了!真没礼貌啊!”

  爱尔达从妮亚拉手中把原稿拿回来,撅起嘴检查着。

  “哪里好笑了?”

  “你的文字稍微有些繁复了。”

  妮亚拉对她说。

  “写了这么多,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霸道钢造有着足以将全美国买下来的财力」,看,一句话就够了。”

  “那样是不行的呀。”

  “不行吗?”

  “《钢之巨人——霸道钢造不为人所知的真面目(暂定名)》,这是我要写的第一本书,该说是需要写得有点趣味,还是有点风格呢——啊,你又笑了!真是的!”

  爱尔达把原稿唰唰地揉成团,卷起袖子坐到打字机前。

  “算了算了,我重写好了!”

  “休息一下吧,小姐——要吃冰淇淋吗?”

  爱尔达一下子回过头来。

  “要~~”

  妮亚拉把冰淇淋从冰镇的保温盒里取出来,递给爱尔达。

  “与其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远大的目标,不如先把到现在为止的事情慢慢地按照顺序写下来,怎么样呢?如果不中意的话,等到以后再来改也不迟。”

  “嗯,的确是在理的建议——哎呀,真好吃。”

  “谢谢喽。”

  这么应着,妮亚拉捡起那些原稿,抚平,并在上面标明日期。

  “那些你就扔了吧。”

  “这个嘛,不知您以后什么时候又会说‘还是昨天那么写比较好’,然后开始大大地抓狂呢。”

  “不会抓狂的啦。”

  爱尔达叼着勺子坐回到打字机前。

  “这回写好一点吧。”

  “好,好。”

  妮亚拉开始整理东西,而爱尔达的打字机又开始发出轻快的声响。

  过了一会——

  “……嗳,妮亚拉。”

  爱尔达在打字的手突然停了下来,转身问她。

  “这本书的题献,是写‘献给我亲爱的朋友,妮亚拉’好呢,还是写‘给我的姐姐兼师长,妮亚拉’好呢?”

  妮亚拉擦着冰淇淋的空杯,头也不抬地回答:

  “无所谓。只要你喜欢,写什么都行。”


  先把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作一下整理吧。

  现在——在伦敦相遇大约半年后,一八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我——奥古斯特·爱尔达·德雷斯,和仆人妮亚拉,伴随着霸道钢造,正在阿卡姆-圣达菲铁路的特快线上横穿北美大陆。

  而行程的终点,就是霸道钢造的大本营,也是全美最大的城市,阿卡姆市。

  从伦敦到阿卡姆,一般来说是要西渡大西洋——搭乘从利物浦到纽约的定期航班;但这次却有些不同。霸道钢造提出了“向东”的旅行计划——不横穿大西洋,而是从那之外的部分绕过去——这样的预案。

  “再稍微多去几个地方吧。”

  霸道钢造是这样说的——但那根本就不是“稍微”啊,而是超出我想象的,规模空前的旅程!

  首先,是到世界各主要城市去观光和谈判。巴黎、布拉格、罗马、开罗、孟买、加尔各答、新加坡、香港、上海、横浜、马尼拉、悉尼——在这些旅行中,所乘的主要是火车和汽船。那一切都是由霸道财阀出资,霸道钢造为了追求便利是不惜开销的。不仅是美国,而是全球规模的运输·通讯网,已经在他手中实现;我有着切身的体会。而这张网掌握在史上最大的理性主义者霸道钢造手中,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这实在是一张理性之网。

  但是,这张网还不能算是笼罩了整个世界。在从城市到城市的旅行之中,我们既坐过汽车、飞艇、潜水艇(正如其名,是在水中航行的船!)等最新科技的产物,也使用过马、骆驼、大象、挽犬等古代的旅行方式。通过种种方式,我们在网眼之间来回奔走;有时是和未开化的部族交换物品,有时是勘察尚未被人类利用的天然资源;但更重要的是——

  在公开调查以外,我们还访问了许多奇奇怪怪的遗迹。那并不是“探险”或“冒险”,只能算是“视察”而已。藏在比利牛斯山脉洞窟中的巨大石像群、开罗郊外被黄沙掩埋的无貌之神像、波斯沙漠中被遗弃的巨大都市、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巨石建筑——在这些遗迹中,“特殊资料室”都设立了营地,由专门人员进行深入调查。霸道钢造在这些地方阅读调查报告,然后事无巨细地作出指示。那指示的严密和慎重,简直就像是在搬运一桶桶硝酸甘油一样。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位于南太平洋海底的遗迹,及苦寒的南极大陆深处那庞大的石砌建筑群。开着飞艇和潜水艇,轻而易举地越过“前人未至”的边疆的霸道钢造固然值得惊叹,但这些“遗迹”本身的存在,则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在人类根本不可能居住的土地上,有着亘古长存的巨大建筑。它们是由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而建的呢?我曾以非常学术性的态度,向霸道问过;但他只是露出谜样的微笑,回答“你到阿卡姆后就知道了”而已。

  ——现在,我身处开往圣达菲的列车中,正在逐渐接近阿卡姆市。乘在巨人的肩上,如字面所示地,用双脚踏遍世界的这半年——我一生中最激动的日日夜夜,现在终于要到达终点了。在那里,有着霸道钢造不为人所知的最大秘密;这尽头之处,会有什么


  咚——

  “呀?!”

  突如其来的冲击,摇晃着列车。

  这间客室设置在货物车厢内的一角,四壁都有厚厚的软垫,行李和打字机也都被牢牢地固定住了;在抓住扶手的妮亚拉身旁,爱尔达从椅子上摔倒,咕噜咕噜地滚了过去。

  “——不好意思,请让一下。”

  车厢的门打开了,进来的人是霸道钢造的管家,克鲁佛特。他把脚前的爱尔达像个人偶一样轻轻捡起来,放到椅子上,然后谨慎地走向车窗。

  这时——

  啪!

  车窗的玻璃被打碎,有东西从窗口进来了;是一张巨大的蜥蜴脸。那张嘴足能活活吞下一个人,所幸被窗棂所限,它还张不开嘴。

  “嘿!”

  克鲁佛特踏前一步,挥出那如岩石般坚硬的拳头。就像被大锤打到一样,那张脸被轰出窗外,消失了。

  脸后面的东西——巨大的双足肉食恐龙被打倒在地,抛到车后。但是,踏过它的身体,又有数不清的恐龙追了上来。

  “小姐呀,你没事吗?”

  霸道钢造的声音从窗外传来。他已经上到了车顶上。

  “没事!”

  爱尔达对着天花板喊道;很快就传来了回答。

  “那再好不过了!——克鲁佛特,上来帮忙!”

  然后,就听到了回转式机枪的枪声和不规则的爆炸声音,在那之中夹杂着野兽的咆哮。

  “是,这就来。”

  克鲁佛特把身体探出窗外回道;他拉着窗棂打了两三拳,把它扳弯,做成一个简易的铁栏杆。

  “那个,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爱尔达问;克鲁佛特那只独眼中现出一丝笑意。

  “还用不着您出手。”

  很快,枪声和“嘿!哈!”的声音就从窗外传了过来。

  “小姐……”

  妮亚拉叫着再度坐到打字机旁的爱尔达。爱尔达回过头来,看见妮亚拉正从栏杆后向外望着。

  “遇到这种事的时候,最好先不要写了,好吗?”

  咚——

  肉食恐龙的冲撞,像炸药的冲击一样,再次重重地摇晃着列车。

  “没关系的,像这种事……”

  爱尔达使劲地踩在地面上,保持身体的平衡,执拗地继续敲着打字机。

  “「我将完整地记述霸道钢造的行动在经济和文化上的意义。」神秘主义什么的还是兽人什么的,或者乱七八糟的打斗什么的——像这种事,都是没有关系的呀……!”

在这半年之中,我们曾十几次受到兽人群的袭击。那是名为“D∴D∴”的秘密社团的走狗。

  “D∴D∴”(Darkness Dawn)——“暗夜黎明团”。这个研究神秘学的社团在创办之初,只不过是一群好事者的文化俱乐部——很单纯的社交性团体而已。

  但是,当罗弗蒂入团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拉亚尔·罗弗蒂。生年及经历均不详。据说在本世纪80年代入团时就已是一个老人的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社团的控制权。他不以那些变戏法一样的简单魔法为满足,而是把目光盯在那些包括上流社会成员的团员们手中的资金、权力及人脉之上。

  罗弗蒂向别的团员施以精神性的药物以及东西方种种眩惑人心的秘法,束缚他们的灵魂。反抗他的人陆续遭到诡异死亡的命运,而顺从他的人,在把财产遗赠给罗弗蒂之后,也谜样地消失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暗夜黎明团”已被罗弗蒂和他带来的兽人们完全支配。现在的“暗夜黎明团”已是罗弗蒂一人的私有之物,而麾下的兽人则是他的爪牙。

  他们信奉一个名叫“扎维亚”的古代神祗。罗弗蒂从禁忌的文献中发现了它;那是往昔消逝的一个邪教所崇拜的神。

  这些家伙企图以魔道为手段,在地球上建立霸业,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强力的魔导书和魔法物品。其中,霸道钢造从大英博物馆带出的“马瑙斯神像”,作为他们那邪神信仰的中心,更是被他们疯狂地追求着。

  而且,现在亦然。


     比利牛斯山脉洞窟中的巨大石像群:比利牛斯山脉是分隔法国和西班牙的山脉。典出自F.贝尔克纳普·朗的小说《群山之恐怖》(The Horror from the Hills)。

 开罗郊外被黄沙掩埋的无貌之神像:典出自罗伯特·A·布洛克的小说《无貌之神》(The Faceless God)。

 波斯沙漠中被遗弃的巨大都市:这就是柱都埃雷姆(Irem, the City of Pillars)。典出自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无名都市》(The Nameless City)。

 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巨石建筑:这就是“伊斯之伟大种族”留下来的纳克特城(Pnakotus)。典出自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超越时间之影》(The Shadow Out of Time)。

 南太平洋海底的遗迹:这就是克苏鲁沉睡的拉莱耶(R'lyeh)城。典出自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克苏鲁的呼唤》(The Call of Cthulhu)。

 南极大陆深处庞大的石砌建筑群:这就是远古种族(Elder Things)沉睡的都市。典出自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疯狂山脉》(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


搬运——机神咆哮Demonbane——机神胎动 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