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呢?
中国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呢?

“中国”作为我国的简称,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但是我国并不是一开始就用“中国”作为自己代称的。
“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的商朝,商朝的国都位于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中央之城”、“中央之国”的代名词,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从商周开始一直到清末,各个朝代从来都没有一个以“中国”为国名,作为其正式名称,每个朝代都只是有一个自己的国号而已,比如汉朝国号为汉,唐朝国号是唐,以及之后的不同朝代称谓:宋元明清。

17世纪开始,欧洲形成了民族国家概念,而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对欧洲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一无所知。
在因为要与西方的一些国家打交道,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国家名称时,“中国”这个名字被作为了首选,出现在道光年1842年8月29日签署的《南京条约》中。
大清与大英对称,中国与英国对称,还有中国官方,中国商人的这种说法多次在其中提及到,从那以后清政府基本上都是以中国的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中国能够走到今天,血脉像长江黄河,有干流有支流,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才是中华文明的地基和支柱。
中国56个民族是一家,现在中国无论哪个民族都可以自豪地称自己是中华民族,少数民族很少刻意去提自己的民族,因为我们共属于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