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语诗词细节看黛玉嫁北静王
批语
第14回
这一回是北静王第一次出场,黛玉父亲死了。有人以贾雨村每次出场都提到宝钗论证宝钗和贾雨村有特殊关系,黛玉和北静王何尝不是。宝钗同样骂过贾雨村,最后还不是勾引贾雨村。袭人也是讨厌那个汗巾子,最后还不是“夫唱妇随真合和”,说黛玉讨厌北静王就不会嫁北静王,未免太双标。
14回回前批“家书一纸千金重,勾引难防嘱下人。任你无双肝胆烈,多情奋起自眉颦。”这应该是黛玉去后贾宝玉的内心。头一句讲宝玉的深切思念;第二句是前面说过的庆功夜宴宝玉黛玉湘云偷偷相会被宝钗撞见的事;“无双肝胆烈”应该是形容的黛玉;第四句“眉颦”很明显指黛玉,是表达宝玉内心复杂的情感。
第16回
在宝玉送完黛玉鹡鸰香念珠之后,
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甲戌双行夹批:略一点黛玉情性,赶忙收住,正为后文留步】
原文部分的解读在“从宝玉看黛玉嫁北静王”早就说过了,这篇只讲批语,批语说的明明白白这是还有后续,当然不是后面“渔翁渔婆”的那次,因为批语还说这次只是“略一点”黛玉性情,后面黛玉会更加生气,这都扔地上了,批语才说“略一点”可见后面多吓人,便是后面嫁给北静王之后对北静王的百般厌恶。
第24回
24回末批语:“冷暖时,只自知,金刚卜氏浑闲事。眼中心,言中意,三生旧债原无底。任你富似郭石,一时间,风流愿,不怕死!”
我的天,这首词真的豪情万丈,我第一次见的时候脑子里全是秋瑾面对敌人毫不畏惧的场景。第24回讲的是小红和贾芸谈恋爱,贾芸在贾家求职的事。这首词表面说的是小红,其实很明显说的是黛玉,从“三生旧债原无底”可以看出,绛珠仙草本来在三生石畔。黛玉会经历什么呀,这么吓人。只根据词可以推断黛玉孤立无援,遇到了非常富贵的人,而且到了要死的地步。还是为的报宝玉的恩。后面贾家都败了,富贵人家不可能是贾家,嫁到贾家也不能要到死的地步,后面小人当道,满清入关,这个富贵人,便是北静王。
第32回
32回湘云劝宝玉读书,袭人回忆宝钗劝宝玉,顺便“诋毁”一句黛玉,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蒙侧批:花爱水清明,水怜花色新。浮落虽同流,空惹鱼龙涎]花自然是黛玉,水自然是宝玉,两个人互相喜欢,怜爱,那鱼龙是谁呀,皇帝是龙,鱼龙便是王。浮落随同流说的是宝玉北静王虽然是朋友,但北静王垂涎于黛玉。
我之前看的是甲戌本,没完整看过庚辰本梦稿本蒙府本的批语,所以比较明显的批语只找到两个,但两个已然是很有说服力,如果后面再找到,再补上。14回宝玉和北静王初见,批语说是为后文伏线其实也是但不明显,不突出。
芙蓉女儿诔
芙蓉女儿诔晦涩难懂。别说整个明白了,就说全中国能全读出来不错的怕也找不到两只手的数。我也是查了前句忘后句,里面一些典故更是惹人头疼。今天只讲几句和黛玉嫁北静王相关的几句。内容也很长,网上我反正找不到任何解释的。
里面一句“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在前面“从历史人物看黛玉嫁北静王说过了”同样是暗示黛玉嫁北静王的。
鱼龙溶水
前面说过了部分北静王是鱼龙的话,这里不再重复。《芙蓉女儿诔》共有两句和鱼龙相关。
1.“潜赤水兮龙吟,集珠林兮凤翥”翥指(鸟)向上飞,大意是说在凤凰聚集准备向上的时候,有只龙潜在赤水中,也就是在宝黛结成正果的时候,北静王潜藏在贾府中。索隐的东西,像“珠”指黛玉等人,赤水是荣国府的话,我就不多讲了。
2.“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唼喋是鱼或鸟等吃东西的声音。大观园里很多人都是鸟名,头个自然是王熙凤,还有鸳鸯,紫鹃(鹦哥),莺儿,春燕,雪雁,晴雯(晴雯原名喜鹊自己去搜),小鸠。贾喜鸾也是。鸟惊散而飞便是后面贾家“树倒猢狲散”的时候,鱼还在发出声音的吃东西,自然就是那些满清汉奸吞了贾家的财产,其中就包括北静王,但和今天主题关系不大,只是和鱼龙相关。
另外我又发现了一段和宝钗有关的鱼唼喋的描写。
(宝钗)掐了那桂蕊,扔在水面,引那游鱼洑上来唼喋。
宝钗真是“狠毒”把林妹妹最爱的花(汉人)扔到水里给鱼吃,这又一次暗示了是宝钗送的林黛玉去的北静王府。
成礼志哀
紧接着一句“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详。”大意是说很悲哀地请求,黛玉成婚成礼的时间知道了。在结婚前请求什么东西,求嫁给宝玉吗?这个求的话未免不合理。看过前面文章的就知道了,是黛玉求贾家让他嫁给北静王。

胡人刘妪
(刘姥姥是满清癸酉本里提到的,这里先不讲证据,后面讲成窑杯的时候再说。)
“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嵩岳之妃是嵩山神的夫人灵妃,自然谐音“林妃”,骊山之姥的信息实在是少,陕西一带好像有个骊山老姥,和女娲很像,我感觉这个人是和刘姥姥有关,先是刘姥姥给元春用成窑杯才引起了后面又是抄家找罪证,又是贾芹勒索,用黛玉和北静王换800两的话。或是说启于女娲,本来故事一开始就是天破了,女娲补天,剩个石头的话,这段映射的不多讲。
一朝漂泊

《葬花吟》
《葬花吟》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没读过红楼梦的人应该也多半听说过黛玉葬花。里面一句“三月春巢以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看过癸酉本的应该知道,前面半句说的宝黛三月结的婚。但后半句很迷惑,《唐多令.咏柳絮》也有一句香残燕子楼,里面无情的是白居易,生生逼死了关盼盼,问关盼盼凭什么丈夫死了,她不去死。《红楼梦》里的“燕子”便是北静王,他后面会用李商隐的诗恶心黛玉,北静王前面就是用李商隐的诗“雏凤清于老凤声”夸宝玉,批语还说什么西昆体。63回李纨抽的花签上一句“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是王琪《梅》的第二句,后面两句是“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靖谐音静,诗人便就是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多是风呀雨呀落花呀“东风无力百花残”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啦,懂的人自然已经懂了,黛玉怎么能不讨厌,但北静王一类确是最最欢喜的,不多讲。当然你说“燕子”是春燕也可以,春燕后面沦为北静王走狗也可能,毕竟后面乱的,林黛玉都打死小红了,也没啥稀奇的,眼泪也自然流了。这不是我要讲的,下面这句才是。
2.“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众所周知《葬花吟》不光说的是花,还说的是黛玉的命运,这句很明显呀黛玉会“一朝漂泊”,包括癸酉本黛玉都未曾出过贾府,所以这句就没缘头了,黛玉必然会离开贾府,而且有人“寻觅”前面讲“紫鹃试宝玉”的时候,就说过了试宝玉又让紫鹃去找黛玉。漂泊是随水漂,即嫁与水溶。
3.“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很多人用这个来辩驳黛玉嫁北静王,其实他们无非是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话。质是品质的意思,明明是说黛玉到死都是好的品质,按那些人的理解是把质理解成质量了吗?人的质量只有体重的意思吧,况且古代还没有这种意思。多数是直接无视“质本”两个字,直接当“洁来还洁去”来理解,就算按这么理解,也是品质的意思,按他们那么说,妙玉“欲洁何曾洁”难道说妙玉一直身体不干净,从生下来就被艹,艹到死。前半句说的是品质,后半句“强于污淖陷渠沟”说的才是身体,他们只看前半句,后半句解释不了就视而不见,身体还是强行落入污泥中,就像妙玉“无暇白玉遭泥陷”这句才是说的黛玉的身体,后面会讲“从妙玉看黛玉嫁北静王”这里是做个引子。
《唐多令》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这里风流和前面“风流愿,不怕死”对应。风和流是满清的象征,这里又是“飘泊”黛玉必然后面会出贾府,而且会“缱绻”是情义缠绵,难舍难分的意思,就是黛玉离开前和紫鹃难舍难分的情景,但都是“空缱绻”黛玉还是“回苏州”去了。回苏州并不止“紫鹃试宝玉”那一次提到,63回宝玉生日黛玉调侃湘云,湘云让他快坐船回家吧,别多话了。众所周知宝玉生日是全场flag,湘云又是史书,说的话都是flag。湘云说“咬舌子的林姐夫”自然不是宝玉,这人便是北静王,调侃北静王用李商隐的诗,黛玉偏偏讨厌李商隐,自讨没趣,无话可说。
咏菊
咏菊又提到了诗“无赖诗魔昏晓侵”就是黛玉在抱怨李商隐简直是“诗魔”。“巧”(当然红楼梦没有巧合的话,都是作者一片苦心)的是诗魔是白居易,正是逼死关盼盼那个人,害他“香残燕子楼”的人。
细节
因为一些不伦不类,所以只能额外来讲。
暹罗茶
25回黛玉喜欢喝暹罗茶,这和黛玉喜欢红是一样的都是有深意的,红楼梦没有闲笔,暹罗茶是暹罗进贡而来,和戎羌一样都是外族,茶礼是结婚必有礼仪,凤姐还用和宝玉结婚调侃黛玉,暗示很明显,都直接说了,从风月宝鉴反面看暗示宝玉是满清,从风月宝鉴正面看是黛玉嫁给北静王的暗示。
奇香串香
在此谢谢网友长城上的守望者,我一开始都没想到,这里补上,第19回,黛玉问宝玉:“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暗示后面黛玉会嫁给有香的男人,恰巧北静王有鹡鸰香念串?宝玉说的奇香便是鹡鸰香念珠的香。

鼠偷香芋
紧接着下面便是宝玉编的偷香芋的事,主流红学说暗示黛玉是李香玉,贾家有九重门和巨大开销就能一下推翻曹家说。既然香芋是黛玉那老鼠是谁呢?宝钗是牡丹,牡丹俗称鼠姑,这个老鼠便是宝钗,讲的是宝钗偷偷送黛玉去北静王府
找证据基本找完了,后面就是推演情节,主要讲成窑杯的两条线——刘姥姥揭竿而起和元春打仗,妙玉渡瓜州遭泥陷,最后和黛玉嫁北静王,宝玉娶宝钗,湘云做船妓,忠顺王北静王党争,冯紫英夫妇和紫鹃,袭人嫁蒋玉菡总共八条线汇聚到一条线,众人开庆功夜宴,已经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像前80回元春省亲元宵夜宴那样热闹开心,只是开心的人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