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细胞基础】4-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轮复习】

2023-08-28 23:25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4-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半透膜

  • 概念: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 原理:直径小于孔径的分子或离子可透过,其他则不可透过
  • 举例:玻璃纸(赛璐纷)、动物膀胱、肠衣等

选择透过性膜

  • 概念:水分子、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生物膜
  • 原理:膜上的转运蛋白决定了一些分子可以通过,另一些分子不能通过
  • 举例: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 总结: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 渗透作用

(1)定义: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的扩散过程。

(2)条件

  • 具有一层半透膜
  • 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

(3)现象分析

3.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4. 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半透膜: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浓度差: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植物液泡内部的细胞液,当它和外界溶液有浓度差时,发生吸水或失水。

(3)质壁分离及复原

①原理

  • 内因
  •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 外因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质壁分离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渗透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②过程


注意:

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若质量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会使细胞在短时间内因失水过多而死亡,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若质量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若外界溶液的溶质可透过半透膜(如KNO₃、甘油、尿素、乙二醇等),则可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因为K⁺、NO₃⁻、尿素、乙二醇等可转运到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自动复原。


③应用

a. 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c.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 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₃溶液和蔗糖溶液)

易错拓展

  1. 渗透作用发生时,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而不是单向运动,观测到的现象是由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改变。
  2. 渗透平衡指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运动达到平衡,但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
  3.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此处的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即单位体积中微粒的多少,不是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4. 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细菌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


考点I 渗透装置

【例1】如图为U型渗透装置,S₁和S₂是两种不同的溶质,起始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只有水和S₁能透过半透膜,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渗透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开始时S₁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S₂的,平衡时右侧高于左侧

B. 若开始时S₁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S₂的,平衡时右侧低于左侧

C. 不论开始时S₁和S₂哪侧物质的量浓度高,平衡时都是右侧低于左侧

D. 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依旧移动,且左侧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右侧


考点Ⅱ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例2】(2021·湖北卷)红细胞在高渗NaCI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I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协助扩散,通透性更大】

A. 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 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 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 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考点Ⅲ 质壁分离及复原

【例3】(2022·浙江卷)“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 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高】

C. 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破【有细胞壁】

D. 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根尖分生区没有大液泡】


【例4】(2022·全国卷)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 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吸水的浓度最高】

C. 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水分交换平衡时,并且处于相同的浓度,达到平衡,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 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例5】(2022·湖南卷)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I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I浓度≥0.3 mol/L【是细胞中整体溶质的浓度大于细胞外】

B. 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 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考点Ⅳ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应用

【例6】(2023·湖南卷)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对蔬果的保存不利】

D. 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

【细胞基础】4-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轮复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