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41 世界可知性

2023-01-10 09:30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1、世界可知性


  指客观世界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肯定回答。

  在哲学史上,存在着关于世界是否可知的斗争。不可知论者休谟和康德声称,世界是不可知的。然而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其中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分歧。唯心主义由于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出发,虽然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不能真正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如黑格尔把客观世界当成绝对精神的产物,他所说的世界可知性,实际上只是指绝对精神的可知。旧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出发,承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唯物地解决了世界可知性的问题;但由于它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把认识看作只是对客观世界直观、消极的反映,仍然不能真正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认为客观世界不是不可捉摸的,在反映和被反映之间没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思维和存在有着同一性,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存在是思维的来源。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检验世界可知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可知的事物,只有已经认识的事物和尚未认识的事物之间的差别。过去没有认识的,现在可以被人们认识,现在尚未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将来可以被人们认识。每一次革命斗争的胜利和科学技术的发明,都充分证实世界及其规律是可知的。比如过去人们并不认识从煤焦油中提炼出茜素,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不仅从煤焦油中提炼出茜素,还提炼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等化学工业原料。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可知性的观点,是无产阶级与革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它彻底驳斥了不可知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可知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可知论的局限性。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41 世界可知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