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刚评为最佳就破产了,硅谷银行怎么会走到今天?

2023-03-18 12:27 作者:富日记  | 我要投稿

乔小白:这几天,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真是惊掉我的下巴。

3月7日,硅谷银行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而且是连续5年获此殊荣。

3天后,硅谷银行就破产了。

虽然美国政府及时出手,储户没有损失,但这可是一家总资产2090亿美元的银行啊。

为什么硅谷银行会走到今天呢?

钱老板:你觉得呢?

乔小白:很多人都说是美联储的连续加息。

美国2022年开始加息,从0.25%飙升到4.75%,累计加息450个基点。

硅谷银行利息低的时候,手里有大笔存款,因为疫情等原因,贷不出去,就大量购买1~5年期无风险国债。

美联储持续加息,国债利率上涨后,国债价格下跌,硅谷银行在国债的投资面临大幅亏损。

他的客户又都是科技企业,这几年日子不太好过,取钱多,存钱少。

更糟糕的是,硅谷银行购买的国债很多都是“持有到期债券”(HTM),就是只有到期,才能收回本息。如果提前收回,不但利息没有了,连本金都要损失。

银行资金越来越紧张,发现苗头的储户,都来挤兑,银行就破产了。

虽然听起来符合逻辑,能自圆其说,但我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钱老板:是的,美债相当于硬通货,按道理说,即使没到期,也随时能拿去抵押出现金来,怎么也不会到破产的地步。

所以真实情况不是这么简单,根据我得到的一些信息,主要是杠杆惹的祸。

乔小白:硅谷银行加了什么杠杆?

钱老板:这要从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说起。

它的主要业务是给创投基金贷款去投初创企业,然后用协议约定,创投基金和被投企业的现金存款都存在它那儿。

量化宽松期间,硅谷银行可以在美联储那里可以拿到大大量廉价资金。

它拿这些钱放贷,被投公司的现金又存在它那儿,靠吃利差,根本没什么风险。

但硅谷银行的管理层不满意,还是想多赚点钱,就开始“金融创新”。

乔小白:这让我想到次贷危机,也是源于各种金融创新。

钱老板:巧的是,硅谷银行的金融创新也和房地产有关。

为获得更高的收益,他们购买了大量RMBS、CMBS等房产资产证券化产品。

也就是住房与商用写字楼的未来收益抵押贷款的融资证券。

这些产品一是有实物抵押,二是都是知根知底的硅谷公司及其码农在使用相关房产。

硅谷银行持有的RMBS、CMBS是长期债券,但持有的别人的债权是短期债券,这样的借长还短,相当于上了5到10倍杠杆。

2023年1月份,旧金山湾区的房价下跌,中位数环比下跌8%,同比下跌17%,相比2022年3月的高点,累计下跌幅度达35%。

这就导致高收益的RMBS和CMBS风险增加,长期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公司,意识到风险,开始疯狂“提现”。

如果硅谷银行一开始发现问题,就及时止损也没什么问题。

关键是他们低估了美联储加息的决心,越陷越深,越亏越多。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硅谷银行的高管们没有想方设法去融资,补充流动性,而是选择了提前抛售。

首席执行官在暴雷前两周内出售了357万美元的自家股票。

其他高管也同样在暴雷前清仓式减仓。

其他人一看,就更恐慌了,由此引发了挤兑,这家2000多亿美元总资产的银行就破产了。

乔小白:看来硅谷银行的破产,虽然主要源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但也不能完全赖在美联储头上。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是外因,硅谷银行自身的操作和管理才是内因。

硅谷银行的专业人士为什么对如此致命的杠杆风险视而不见呢?

钱老板: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只不过心存侥幸罢了。

大概率不会出事,不出事他们能拿到一大笔奖金。

虽然一出事就是大事,但如果真出事了,天塌了高个子顶上,他们损失也不大。

假设给你一把枪,里面有1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里面有一颗子弹。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你要多少钱才愿意扣一下扳机?

巴菲特说,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长期资本玩儿的就是这种游戏。

如今长期资本破产已经过去20多年了,硅谷银行仍然玩着同样的游戏。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种行为很疯狂,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定还有无数这种游戏的参与者和受害者。

乔小白:人性的贪婪在这次事件中真的是暴露无遗,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钱老板:不要忽视贪婪的危害性,不要加杠杆,不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留一部分闲置资源,大多数时间这部分闲置资源的确浪费了,但可以有效预防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也就是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乔小白:明白了,对投资者来说,不要加杠杆,不要太贪婪,不要动不动就all-in,留一些闲置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这样走得慢一些,但一定走得更稳。


刚评为最佳就破产了,硅谷银行怎么会走到今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