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中天原创诗词0147《瞻、扮赵云有感 其二》

2021-10-05 06:33 作者:如是我歌  | 我要投稿

瞻、扮赵云有感 其二

常山赵龙号常胜,七进七出谁争锋?

白袍白马赢白脸,银盔银甲葬银屏。

生前救难堪大义,死后封侯拒中庸。

异土谏主雄文胆,同乡作客俏武生。

1055初成

2106改画为赢

 

自注:

01七进七出: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下刘备儿子刘禅,名震三国

02白袍:在民间,赵云被刻画成一个银盔银甲,白袍、白马的无敌白面小将。

03白脸:“赵云无论史实还是演义,都是高大雄伟、浓眉大眼、大脸双下巴,是个大脸河北汉子,不是小白脸娘炮。”“《三国演义》里面描写赵云的形象是:生的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译成白话就是:一米八二的大高个,浓眉大眼,大脸盘儿,两腮肥厚 ,一付威风凛凛的英雄气概。这可不是小白脸儿的形象哦!”

04赢:赢得。老百姓喜欢“小白脸”,自古而然啊。赵云是“凭本事赢来的白脸”!哈哈

05银盔:跟着赵云一起出名的,除了他白马银盔,还有他那举世无双的枪法,以及他的成名兵器亮银枪。

06银屏:双关。第一,因赵云曾在大邑戍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第二,屏幕。现在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赵云形象,基本上延续了白袍白马、白盔白甲的“小白脸”形象,呵呵。

07救难:双关。第一,单骑救主。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事情。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与建安十四年。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术加工出现在小说、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

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

第二,救国家之难。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08大义:赵云死后,大将军姜维给他的评价是“义贯金石”。

09封侯: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文武双全、忠心耿耿,但是在历史中,却是在死后才被封侯。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后主刘禅于景耀四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后主下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10中庸:赵云耿介,绝非“万事中庸”的官场混混。多次得罪刘备(虽然刘备嘴上不说,但是从他给赵云的“待遇”上可知,赵云并不受刘备待见)和同僚(挡了别人的财路)。【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

只能是死后封侯。当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于如此结局。】

11异土:相对于祖籍,成都是赵云和刘备的“异土”。

12谏主: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得罪大批同僚),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得罪刘备)。

13文胆:俗话说“文官死谏,武官死战”,赵云兼而有之。

14同乡:从今天的区划来看,刘备、赵云、我,都是河北人!哈哈。

15作客:双关。第一,对于赵云来说,成都只是他的“第二故乡”,而从观众来说,他们只认“常山赵子龙”!而非“蜀山赵子龙”!第二,我是实实在在的去成都做客,邂逅赵云。哈哈。

16武生:双关。第一,赵云。在传统戏剧方面,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征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稳健,嗓门洪亮。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表演《长坂坡》的剧目著称,有“活赵云、活子龙”的外号。第二,扮武生赵云的我,哈哈。


石中天原创诗词0147《瞻、扮赵云有感 其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